王楠楠 陳俊毅 周平安 王娟 陳翱
作者簡介:王楠楠(1993—),女,回族,河南南召人,2011級臨床醫學本科在校生【摘要】傳統醫學教學模式存在著諸多弊端,不能適應21世紀衛生事業和醫學科學的發展,進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過介紹以系統整合為醫學模式的相關教學方法,旨在促進傳統醫學教育的改革,促進同學們樹立新型有效實用的學習思維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能力,提高知識儲備。
【關鍵詞】系統整合;醫學教學模式;學習
【中圖分類號】R9145.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599-02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人類健康問題的全球化,醫學教育面臨著深刻的變革與創新挑戰。同時,隨著生物醫學科學和技術發展,以及計算機、通信和信息技術的進步,也給傳統的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為達到國家臨床醫學專業本科醫學教育標準,適應當今醫學教育國際化的要求,建立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整合課程體系對于國內醫學本科教學改革是機遇也是目前最重要和艱巨的課題。
與內地普遍使用的課程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同,歐美地區的醫學教學模式是以“系統整合課程為主的教學模式”(System—Based),簡單的說就是按照人體的各個具有不同功能的系統分開單獨進行教學,因此稱為是以系統整合課程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同學們綜合的,全方位的對某個功能系統進行學習,通過對同一系統不同課程知識的相互滲透交叉學習,以有助于對同一系統不同課程間的交叉互補,融會貫通,同時也更有利于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和熟記【1-2】。
1努力鍛煉以系統整合的方法學習各個系統
以肝臟為例,我們在大一、大二、大三分別通過相應科目,即系統解剖,組織胚胎學,局部解剖生物化學,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等學習了肝臟不同層面,不同維度的知識,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就需要積極主動的將所學的所有關于肝臟的知識融會貫通,串聯起來,盡可能多的把握它的整體,把相關知識補齊補全,形成一個知識框架,而不是單一的去以某一學科為單位,去學習去識記。
2以系統整合為基礎,打破傳統老三段教學模式(基礎、臨床、實習)
以系統整合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將基礎學科之間以及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之間雙向滲透與重組,基礎教學中有臨床教育,臨床階段有基礎教育,學生提早接觸臨床知識,后期再回歸基礎等。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多的積累臨床經驗,學習到疾病原理對臨床的重要性與相關性,綜合而完整地把握各個系統的科學理論性與臨床意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發展創造思維,增強同學們主動學習醫學的主動性;有利于擴大醫學教育與社會衛生保健服務的聯系[3]。另外,多學科問的整合能夠系統性的學習,提高學習的質量。
3轉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
鼓勵教師運用各類現代化教學方法,采取交互式、小組輔導式、學生講演等一系列優化組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獲得知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器官系統重組課程內容,以臨床實踐案例帶動醫學專業知識與人文社科、基礎醫學知識的銜接與滲透,加強各學科間的聯系和融通。打破基礎學科中各學科間的界限,沖破基礎和臨床的界線,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后期又回歸基礎。在搞活教法上,改變傳統的灌輸式,采取以問題為中心(PBL)、交互式、小組指導式、學生講演、標準化病人、CAI等一系列優化組合的教學模式,以及建立多元化的考試體系,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溝通技巧【4-5】。
4積極指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增加溝通技能課程,強化學生臨床技能訓練。 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學會處理醫患關系、醫護關系等,以減少或避免臨床糾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增強人文關愛,充滿愛心與同情心,同時具備良好的醫學倫理道德。
5提高終身學習技能。
通過終身學習模式的教學,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文獻檢索、循證醫學、醫學統計學等相關綜合知識,使醫學生學會通過多種途徑獨立地獲取不同方面的知識,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批評性學習的能力,擴大知識視野,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以后的繼續教育奠定基礎,從而適應爆炸性增長的醫學知識。
以系統整合為模式的醫學教育模式推進了本科醫學不同階段課程的融合,實現了與國際醫學教學模式對接,在醫學生的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訓練方式等都與全球標尺看齊[6]。上述可見,整合課程教學將真正實現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實現基礎與基礎、基礎與臨床、醫學與人文、疾病與健康等知識的整體融合,更好地培養醫學生創新能力、整體思維、臨床技能和人文關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何萍,楊棉華,林曉珊等.以系統整合為基礎構建臨床醫學本科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3):5-7.
[2] 曾靜,左川,卿平等.以TBL為核心建立系統整合課程考核體系的探索和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0):69-70,137.
[3] 郁松.有效激發學習潛能——香港醫學教育改革之啟示[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0,32(z1):15-16.
[4] 高分飛,陳海波,石剛剛等.系統整合課程體系改革實踐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103-104.
[5] 潘曉晟,解永輝,張作前等.分層次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1):64-66
[6] 張躍銀.臨床醫學專業構建綜合能力本位教學模式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