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號 靳美蓮
【摘要】隨著社會教育教學的發展與進步,初中語文教學在素質教育的實施與推廣進程中,從目前來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還是一項相對薄弱的環節,因此要想保證并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就需要采取措施加強文言文教學。因此,本文主要闡述了初中語文文言文在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實際提出有針對性的文言文教學措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 教學效率 提高
當前,在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勤快、學生懶惰的現象。教師通常認為只要將文言文中的所有字詞與句子翻譯完就算完成教學目標了,但實際上學生沒有獲得知識,同時還阻礙了學生學習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與理解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如何提升文言文的實際教學效率,是當前初中語文繼續解決的一大教學課題。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文言文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要弄明白每個字詞的實際含義,以及每個句子的大意,從而應付必要的考試。但是,這種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化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要求,大大影響了語文的教學效果,也使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背離了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與目的。
出現這種教學現象主要是由于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過于注重對文言文的字詞解釋,忽略了語感的培養。文言文教學不具有計劃性,尤其是在課堂教學的流程方面,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教學模式也不夠豐富,這就導致學生在文言文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缺乏深入研究與探索,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在教學中也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使課堂教學變得單調、沉悶,即使文言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也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利于文言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措施
1.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對初中生而言,文言文學習還處于初始學習的階段,所以需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激情。首先,教師要通過大量閱讀培養初中生對文言文的語感,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這樣就不會顯得過于生疏。其次,文言文不同于現代漢語,主要是學生對語句停頓沒有豐富經驗,因此就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文言文閱讀,可以采用誦讀、吟誦與默誦等方式,也可以是全體閱讀或個人閱讀。要想進一步突出教師對文言文的規范化閱讀,可以讓學生進行齊讀、朗讀與默讀。
2.教師進行正確的規范化朗讀。文言文閱讀不同于現代語文,特別注重字的讀音。但是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有先入為主的特點,所以就要求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正確的規范化朗讀,這樣一來就可以強調讀音,加深學生的記憶。例如,初中語文《童趣》一文,“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在現代漢語中句中“強”字讀作“qiáng,但是在本文中卻讀作“jiāng”,由此可見很多文言文中與現代漢語相同的字在讀音上是不同的,這也就是所謂的異音字。
在學生具有文言文語感的基礎上,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深入引導,讓學生自發性地閱讀,真正讀懂文言文,然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指明朗讀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在熟讀之后再進行整體閱讀,保證閱讀的質量。這種文言文的閱讀教學方式能夠有效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給出合理化的評價,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3.堅持從學生的角度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自身以及學生的整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實現語文課堂的“授之以漁”,這樣學生就可以掌握有效的文言文學習方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敢于沖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改變逐字逐句翻譯的習慣,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意境設計,讓學生在既定氛圍中進行文言文學習,加強學生的語感學習,實現譯文與原文結合的教學模式,再通過實踐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文言文翻譯環節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刪減與保留、增加與替換,從而對語句進行適當調整。也就是說,要求學生依照課文中的注釋,結合參考工具、文章的背景環境,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進一步規范文言文的語言。另外,出現難以理解的內容,需要教師進行點撥與引導,可以利用現代漢語的語法知識,讓學生結合一定的語言環境進行調整,利用增加或補充的方式對文言文進行語句疏通。
總而言之,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教學的薄弱環節,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了解并掌握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結合語文具體的教學要求,制定符合實際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堅持從學生的角度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實現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永繼.更新教學理念 優化教學過程——談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學實效的措施[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6).
[2]劉桂清.文言文教學應在讀“上”下功夫——評一節高效的識字課[J].陜西教育(教學).2010(11).
[3]方好平,余青云.新課標下的文言文課堂教學[J].景德鎮高專學報.2007(01).
[4]侯會明.初中文言文開放式教學之我見[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01).
[5]李青柳.淺談中學語文中的文言文教學[J].新作文.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