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摘 要: 學生作文精彩語言匱乏、立意平庸、情感蒼白,這些問題讓語文教師極為頭痛。有不少教師反映,在作文課堂教學中,花了很大力氣講審題立意,講寫作技巧,為何卻收效甚微。作者認為解決這些困惑的唯一辦法就是引導學生關注“窗外事”,激發其寫作欲望。那如何引導呢?教師不妨試著給作文課堂注入時尚風。
關鍵詞: 作文教學 走出誤區 引進時尚
作文是師生共同的痛,生怕寫,師怕改,生寫不出新意,師改不出成效。久而久之,作文課課時被擠壓,直至成了擺設,名存實亡。如何救活作文課,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我認為改變作文教學的老面目,為其注入一股時尚風尤為必要。
據往年參加高考作文閱卷的老師說,學生寫議論文較難得高分,反倒是一篇情真意切的記敘文頗能抓住閱卷人的心。閱卷組的專家多次語重心長地提出:希望廣大一線教師能切實抓好記敘文訓練。在平時教學中我曾把記敘文教學作為作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狠抓了一把,可收效甚微。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出現如下問題:①寫不出標準的記敘文。②記敘事件太松散,詳略失當。③細節描寫不突出。④文章虛構痕跡明顯,情感表達蒼白。學生從小學便開始接觸記敘文,常理推之,學生對記敘文應有一定的駕馭能力,可為何到高中卻棄之不用。我覺得究其根本原因是繁重的學習生活使學生無暇細觀窗外事,同時學生對世界的觀察也缺乏主動意識,發現不了平凡世界背后的美與丑。所以大部分學生在行文時“文必選議論”。可再細品生所鐘愛的議論文,不少結構混亂,立意不明,事件陳舊,觀點假大空。一篇文章套套模子,舉舉例子,喊喊口號,便“草草收兵”,殊不知這樣的文章感情難覓,亮點匱乏,又怎能捕獲閱卷人的心。
針對上述問題,喚醒學生對世界的觀察力,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才是治本之策。作文課中的時尚風必須刮起來。
但要想讓作文課中的時尚風順利刮起來,還必須走出作文教學功利性、盲目性、程式化的誤區。當下此三種弊端仍然比較突出。教師總感覺作文教學無從下手,不知從何說起、教起。學生也糾結于作文水平提升過程比較漫長,不能夠快速適應功利性的考試要求。由此造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畸形發展”現象。為消除弊端,更需為作文課引入時尚這一活水。
時尚是手段,吸引學生是目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喚起他們用文字表達對社會與世界的欲望,并且能夠做到善于表達,能寫萬物之美,能抒心中之情,能析人事之理。真正體會“我手寫我口”的快意。這是作文課的終極目標。
那么如何為作文教學注入時尚元素呢?筆者有如下看法。
一、精選授課內容
引進網絡、報紙、雜志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并結合各種評論激活學生思維,讓其有寫作的“沖動”。要讓學生明白,即使在到處都充斥感官刺激的時代,文字這一質樸的形式依舊最能打動人心。我曾經在課堂上給學生出示了“最美舞者”廖智的事跡簡介,她是帶著傷痕跳舞的美人魚,撒播愛心和希望的天使。廖智用自己的痛告訴世人,做生活的強者,你需要自己站得穩,站得直。學生觀后感動不已,紛紛說出自己對這一素材的解讀,課堂氣氛很活躍,我便趁熱打鐵,讓學生把自己的感觸寫下來,學生有感而發,文字便不再枯燥。我還要求學生準備素材積累本,可用于記下熱點、身邊的人事、好詞好句。督促學生以讀促寫,只有這樣才能厚積薄發、有“米”可炊。時尚風自然注入學生的文章中,改變了以前的古人古事“當家做主”的局面。當然教師在點評學生觀點時,很容易會加入自己的主觀想法,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更要求教師時刻關注社會熱點,明辨是非,當好精神上的“導師”。
二、改變授課形式
改變傳統的教師唱“獨角戲”的模式,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在課前,可以把優秀的作文、名家短文、甚至是學生自己的水平參差不齊的習作提供給學生,讓他們充分研讀。在作文課上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法,讓學生做主角,討論文章在審題、立意、寫作技巧等方面孰優孰劣,教師再適時歸納總結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會得到實實在在的提高。還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在作文課中開展“時事零距離”的演講活動,讓學生認知、思考、評論時事,并把學生的演講稿匯聚成冊。時尚的作文課定能造就時尚的“寫手”。
三、反饋作文情況的方式多樣化
學生的習作必須保證批改的及時性,但批改形式可多樣化。可由老師批改,可由學生互改,也可選出不同檔次的文章放在課堂上,師生共改。既可為教師減壓,又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批改完畢之后,學生可針對自己的問題,對病文進行修改、提升。同時應注意不要以分數的高低論英雄,要及時點出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并在班級中推而廣之。
四、展示佳作的方式多樣化
以往對于學生好的作品一般是教師在課堂中呈現,由于時間較短,其他學生并未能充分吸收佳作的精華。久而久之,佳作展示就成了雞肋。由此觀之應打破這一固定模式,可以成立作文習作QQ群,建立班級寫作博客,讓學生在空余時間能隨時研讀、品評佳作。眾生思維的火花在這里撞擊,真正形成屬于自己的審美體驗。
我相信通過以上方式實現作文課的變身,引進時尚元素,讓師生重新審視作文,終能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需謹記,讓學生學會寫作,不僅是為了考場的高分,拋除這一功利的一面,還應明確寫作是每個人用心感受生活、宣泄情緒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讓作文教學更接地氣,讓學生愛上作文,親近母語,承擔起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任。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論寫作教學.
[2]陳鐘梁,張振華.作文與思維訓練.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
[3]韋志成.作文教學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