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萍
摘 要: 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有效教學的相關概念,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從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內涵、現階段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相關問題原因分析及問題的解決對策四個方面探討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希望可以在實踐中指導小學英語教師進一步完善有效教學,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有效教學 問題研究
一、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內涵
(一)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概念。
有效教學最根本的特征是課前確立清楚的教學目的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充分準備,課中關注學生科學合理的組織教學,教學后促進學生自由發展。綜合有效教學的最根本特征,筆者把有效教學定義為:把學生全面自由發展作為根本目的,通過提高教師授課技能,以盡可能少的教學投入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自由發展。
(二)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標準。
為了評價一種教學方法的效率,需要制定相應標準,筆者通過查閱大量文獻,歸納總結了以下四個評價小學英語有效教學水平的標準[1]:
1.單位課時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和了解英語技能的情況;
2.促進師生共同參與和學習的情況;
3.把英語學習和生活情景聯系的情況;
4.單位課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
一個真正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綜合了上述四個標準,各個標準相互促進、相互協調,促進小學英語有效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小學英語課堂存在問題
(一)重知識,輕能力。
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整堂課不停地為學生講解,就是所說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例如新課標教材是以英語短文的形式編書的,需要擴展的內容很多。小學不少英語老師認為自己多講點,學生就可以減輕負擔,把整堂課都用來講述知識點,導致學生不僅接受不了太多知識,本應該用來擴展自學的機會也沒有了。
(二)單純“教書”,忽視學生個別差異。
小學英語老師通常同時教授多個班級,而每個班級往往采取相似的方法授課,這樣一來,一百甚至兩百名學生接受完全相同的講課方式,顯然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的接受方式,單一的授課方法必然導致部分學生接受不了,漸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重活動,輕效果。
近年來,英語課堂中出現了小組學習討論學習的模式,一堂課采用多種活動形式。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熱烈討論,自律能力強的學生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提升了英語交流能力,對于那些自律能力差的同學,這樣的討論毫無意義甚至成了他們課上嬉戲的好機會,課堂的有效教學水平不能得真正的提高[2]。
(四)學生厭學,缺乏自信心。
小學生的特點是年齡小、自制力較成人差很多,他們不能充分考慮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若英語恰巧是他們所不喜歡的課程,就干脆不再學習。還有一些小學生對于語言掌握較他人慢,也缺乏迎頭趕上的決心和毅力,長此以往,成績落后,導致厭學和自信心的喪失。
三、小學英語課堂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一)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
長久以來,中國的教育把把知識掌握的多少看做教學的重中之重,而忽視了很重要的能力培養。這種教育方式往往把受教育的兒童看成是白紙或者容器,而老師的作用就是盡可能多地在這張白紙上寫下知識或者將自己知道的裝進容器里。學生自由發揮和思考的機會很少,阻礙了小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要求整齊劃一,學生分層現象嚴重。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言語智能不同的學生接受英語的能力不同。學校通常為教師制定了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師必須按照相同的進度授課。這就導致學生有的接受得很好,有的卻接受不了,存在學生成績參差不齊的現象。
(三)應付課改,關注形勢。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老師為了尋求新潮的授課方式,使課堂教學脫離教學大綱,華而不實,學生雖然整堂課都興趣高漲,但沒能獲得實用的知識。例如一些老師沒有正確理解自主學習的含義,把自主和放任視為一體。在課堂上讓小學生自主閱讀英語課文,沒有進行閱讀目標的規劃和閱讀后的總結,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一堂課下來也沒什么收獲。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老師單純應付課改,關注形勢,沒有真正理解有效教學的含義。
四、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為了真正做到有效教學,必須將教學目標明確到每一個知識點的要求上。其中就包括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層次,具體要達到熟悉、掌握還是了解的程度。對于一堂課程的具體安排,也要明確到分鐘,比如課堂的前十分鐘復習上堂課的重點知識,后二十分鐘進行新單詞和語法的講授,最后展開情景聯系,鞏固和加深理解并進行課堂總結。只有把課前的準備落實好,制定詳細教學目標并保證目標的可行性,才能節約課上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二)開展有趣、有序的課堂游戲。
小學生年齡小,還處于愛玩的時期,學習和游戲相結合是小學生喜愛的學習方式。除了可在課上開展詞語接龍這種常規的游戲外,還需要小學英語老師開動腦筋,創新一些符合教授知識的游戲。比如筆者在講授名詞的復數形式時,采用“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這種接龍的方式,讓同學反復理解練習名詞復數的使用方法,比單純的語法講解的接受性、趣味性大很多[3]。
(三)創造教師繼續教育機會。
教師的英語專業能力是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好的小學英語老師會將小學生帶上正確的高效的學習道路。這就需要老師自身不斷充實知識儲備,夯實專業技能,確保自己的發音準確。同時需要學校和國家重視小學英語老師的選擇和再教育問題,加大對優秀小學英語教師的鼓勵,使有良好教學能力和高效授課技能的老師得到重視,并推廣其授課方法。從教師自身素質出發,保證教學的正確性、高效性。
參考文獻:
[1]余文森.論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J].中國教育學刊,2008(11):41-44.
[2]干萍.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探討[J].南呂高專學報,2008(6).
[3]祖利軍.語言習得與英語教學——從認知心理學視角[J].中國教育學刊,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