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春華
摘 要:隨著我國文化和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在中小學中深入開展。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闡述了體育教學對高中生健康心理的影響,提出了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健康心理;培養策略
一、體育教學對高中生健康心理的積極影響
1.培養堅強的意志
體育活動要克服諸如惡劣氣候、意外傷害、動作難度等客觀因素和畏懼膽怯、疲勞損傷等主觀因素的困難。學生必須克服主、客觀兩方面的困難,才能順利完成體育活動,如果體育項目要達到一定的運動水平,需要學生付出極大的努力和汗水,還要必須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在這個過程中,意志品質得到了磨煉,培養了高中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2.培養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體育教育以競技抗爭的形式和豐富多彩的內容吸引學生參與,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一直貫穿著競爭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和運動競賽,可以增加競爭意識,培養進取精神。一些集體性的體育活動,還需要配合默契,同心協力,因此可以有效地培養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
3.協調人際關系
體育活動需要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可以增進高中生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同時,通過體育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責任感和群體責任感,并學會以積極的態度關心他人和幫助他人。
4.緩解精神壓力,消除心理疲勞
高中生面對緊張的學習壓力,普遍感到壓抑和疲倦,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渴望能從壓力中解脫。體育教育正是滿足了學生的這一需求,經常參加體育活動有助于緩解緊張的身體和心理,緩解學生的精神壓力,消除學生的心理疲勞。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尊敬、喜愛和信任之情,會讓學生心情愉快地完成體育課教學任務。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組織好每一個環節,關心每一名學生,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每一個正當要求。教師還要善于表達自己對學生的感情,贊許的目光,鼓勵的話語,或者是簡單的動作都能讓學生感知到老師的關注。教師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內心,分享學生的悲傷和快樂,理解學生的孤獨、失望、氣憤等情緒。教師對學生關愛、尊重、負責,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奠定了基礎,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產生深遠有益的影響。
2.有效利用體育活動
體育教學是學生親身參與的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活動中的一切有利因素,精心組織、恰當引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
(1)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體育教學的很多內容,都要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同時又要顧全大局,通力合作。
(2)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高中生的自控能力還不穩定,一些簡單重復單調的動作他們不愿完成,況且,很多體育活動要承受較大的負荷。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力求變簡單枯燥的重復運動為情趣盎然的比賽、表演等形式,以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愉快學習,并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堅強意志。
(3)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體育教學的很多內容是在激烈的競爭中進行的,在競爭中,每一個學生都會有爭取勝利的愿望,但最后的結果是不可能都成為勝利者的。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調節學生的情緒,既要充分肯定勝利者,又要更好地鼓勵失敗者,要求學生做到贏得起輸得起。
3.利用教學比賽,培養健康心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置合適的比賽活動,讓學生在比賽中體驗激烈競爭、團結合作帶來的身心愉悅,以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如,在進行短跑訓練時,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運用接力的形式競賽。在整個競賽的過程中,學生吶喊助威、鼓掌加油,小組內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促進了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
4.多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可以減緩學生的心理壓力,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高中生特別是表現較差的學生,平時在學校得到的表揚、贊賞少,作為體育教師,應該正確理解體育教學的目的,多表揚鼓勵學生,以減緩學生的心理壓力,促使其健康成長。如,組織一場籃球賽,讓學生在球場上展現風采;組織小型的田徑賽,讓學生盡情放松……這樣的體育教學可以消除學生緊張壓抑的心理,他們有了屬于自己的成功體驗,心理就會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強烈意識,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大為.體育活動對情緒健康的影響[J].體育與科學,2012(09).
[2]梅曉紅.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J].中國學校體育,2012(12).
[3]張健忠.體育教學中妨礙學生心理健康現象的探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