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萍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各大城市經濟快速發展,這就意味著城市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村輸出。伴隨著大批農民工加入到城市建設的發展進程中,外來務工子女的教育情況也逐漸引起社會關注和重視。由于考慮到外來務工子女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等一系列問題的極大改變,如何幫助外來務工子女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城市的文化中去,就該問題論述了通過美術教育來實現的具體過程和作用。
關鍵詞:美術教育;城市文化;樂觀心態;自信心
由于大量農民外出打工賺錢養家,造成了留守兒童過多的嚴重問題。國家為了解決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身邊而形成的諸多問題,給外來務工子女在教育和生活上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和解決措施。部分地區設有專門的外來務工子女的學校,還有一些地區已經取消了“外來務工子女學校”“外來務工子女班級”等這一類的叫法和稱呼。讓外來務工子女在接受教育時,不受到別人特殊的看法或者歧視,使他們能夠公平地與城市里的孩子一起學習和生活。從客觀上來講,外來務工子女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見識確實與從小在城市中長大的孩子有所不同,教師需要根據外來務工子女從農村來到城市的心理感受來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方法,讓外來務工子女能夠快速地融入城市生活,更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本文導論了從美術教學中經過多方面教育使外來務工子女快速接受和融入城市文化的應用,結合了外來務工子女來到城市的心理狀況和感受,簡要說明了城市文化和鄉村文化的不同點和相同點,讓外來務工子女真正地認識到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美術教育可以改善外來務工子女的審美價值觀
據了解,現代大多數的農村雖然有互聯網或者電視等媒介的傳播和影響,但是由于鄉村學校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師資水平有限,導致美術教學不被學校和教師重視,教學水平相對來說還處于比較落后的階段。這樣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的審美觀得不到充分的提高和改善。而在如我所生活的福建泉州沿海城市等信息資源開放的地區,學生每天都能用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知識來充實自己,而外來務工子女由于之前生活的條件狀況就導致在審美方面比較保守。比如,在鑒賞學習法國著名作品《自由引導人民》時,由于我用的是投影儀將課件展示在大屏幕上,首先我將德拉克洛瓦的資料結合當時法國的歷史讓學生做了簡單了解,之后出現這幅作品時,有的學生在仔細地欣賞,有些外來務工子女卻瞄了一眼就急忙將視線移到教室別的地方,不敢直視。西方油畫里很多作品都有裸露人類身體的地方,教師需要給他們講解要從藝術的角度來欣賞這些作品,感受畫家要表現的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使外來務工子女提高自身的審美價值觀,真正感受到西方油畫的震撼力和藝術魅力。
二、美術教育使外來務工子女了解豐富多彩的城市文化
美術教育在教師的眼中,是一項可以讓外來務工子女更加了解城市文化的教學方式。對于剛剛來到城市的外來務工子女來說,大城市的生活文化既是豐富多彩的,又是充滿挑戰的。他們的心理狀況也是復雜的,所以這往往就表現在學生剛入學無法進入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表現得比較膽怯,害怕被提問或者害怕發言,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外來務工子女去郊外寫生、踏青,鼓勵他們參加實踐活動來感受城市絢爛的文化。讓外來務工子女在進入城市里的新學校時,在第一時間與內心期望的城市生活產生呼應,美術教育使外來務工子女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和減壓,讓他們不害怕城市生活帶來了種種挑戰和不適應,積極參與城市文化,更加熱愛城市中豐富多彩的人類活動。
三、美術教育能夠滿足外來務工子女動手實踐的心理需求
通過調查分析,在大多數外來務工子女的心里,每周的美術課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城市生活需要他們快速地適應和融入,這就需要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許有人會說,農村的孩子動手能力比城市孩子更強,其實這是片面的說法。外來務工子女一般會在家里幫助長輩做家務或者照顧弟弟妹妹,但是在城市中接受新的文化和教育,就需要擁有更高的合作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比如,在新學校中教師會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手抄報、做黑板報等,大多數的外來務工子女沒有接觸過這一類的作業,可能就會有煩惱、失落的消極情緒。而美術教育則能解決學生的這一類難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有效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知道怎么設計手抄報、黑板報。在美術課堂上,教師需要耐心地給學生講述簡單的繪畫技巧,使繪畫基礎比較差的外來務工子女接受到新的知識,通過簡單的繪畫技巧,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感覺到一定的成就感和新鮮感,對快速融入城市文化進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四、美術教育中優秀作品的學習使外來務工子女充滿自信心
我們知道,美術教育一定離不開生活。一件優秀的美術作品的背后,是充滿生活色彩的,是可以讓人們從心靈上得到共鳴或者啟發的。如果是沒有思想的作品,一定會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被人們拋棄和遺忘。美術教育中,有一部分內容是比較貼近鄉村孩子的,比如剪紙、折紙、燈籠的制作,這些傳統的中國習俗在農村還是比較流行的。在學校舉辦的一次“剪紙大賽”中,就是外來務工子女的團隊一舉奪魁,他們的技巧是從長輩那里學來的,讓他們將這些新鮮思想帶入課堂,與教師和學生交流和溝通,使城市孩子更加了解農村的純真歡樂。學生通過互相學習,有了更多的渠道去認識農民生活中的勞動與樂趣,使學生明白生活的簡單與不易,對農民打工者從心底里產生一定的尊重和敬重感,不輕視外來務工子女,促進外來務工子女和其他學生的友誼,使外來務工子女對城市文化充滿自信心和樂觀心態,避免出現因為不適應城市文化而出現自暴自棄或者氣餒的心理狀況。
美術教育在幫助外來務工子女快速適應城市文化方面,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和影響。而美術教育中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充當著為學生的思想和觀念做出正確判斷的引導者。教師通過一系列的美術教育,使外來務工子女獲得積極的樂觀心態和自信心,能夠努力克服來自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困難和壓力,好好利用城市中的有利資源,認識到可以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以全新的思想觀念來迎接嶄新的城市生活。
參考文獻:
[1]付鈺嵐.天津中學生美術特殊人才培養模式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
[2]蔡惠萌.走向為人的美術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4.
[3]張永偉.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3.
[4]朱鋒.我國新疆高中美術教育現狀與未來發展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