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華
摘 要:本文從當今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和當前的就業形勢入手,深入解析學生個人修養與就業的潛在關聯,以期為促進大學生就業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個人修養;整體素質;就業
一、當前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一)就業人數增加與崗位減少之間的矛盾。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有699萬畢業生,到2014年畢業生人數上升為727萬人,如果再加上2013年沒有就業的畢業生,2014年就業人數高達810萬之多。與此同時,就業崗位并沒有增加,相反一些民營企業的倒閉,使得就業崗位不升反降。
(二)人員素質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雖然我國高校教育一直在進行改革,然而人們頭腦中的觀念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那種有了文憑就相當于有了鐵飯碗的觀念還在影響著人們。另外,我國的高校仍然是嚴進寬出,使得一些大學生進入校園后由于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和其他的一些原因,并沒有學到企業真正需要的本領。與此同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以營利為目的的市場主體,需要的是能夠促進企業發展壯大的人才,對于人員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員素質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導致了就業形勢嚴峻。
二、企業對就業人員素質修養的要求
(一)較強的職業道德素質。作為企業員工只有具有較強的職業道德素質,才能夠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自己的客戶負責,才能夠為企業贏來好的形象。作為有較強的職業道德素質的企業員工,應該做到干一行像一行,干一行愛一行,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充滿熱愛,對自己的言行高度負責。
(二)較強的專業素質。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企業面對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就迫切需要企業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而企業競爭力的增強離不開具有較強業務素質的員工。企業競爭力的增強,創新能力的增強都是由企業內的員工共同努力完成的,只有員工的專業素質過硬才能真正實現這一發展。
對于專業素質的升華就是創新意識和能力,企業不能夠總是停留在原地,進行一些重復性的生產經營,這不利于企業的做大做強。企業需要創新,企業創新的主體就是企業的員工,只有員工們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企業才能夠蒸蒸日上。
(三)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一個國家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在國際上自立自強,一支軍隊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攻無不克,一個企業只有員工們上下一心才能夠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團隊合作不僅僅是一種精神和意識,更是一種能力和素養。任何一個企業都希望自己的員工是有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合力,發揮團隊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的內耗,使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越來越強,從而保證企業在競爭中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四)較強的責任意識。較強的責任意識是現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同時也是現代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有利于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有利于企業上下一心將工作做好,將企業做強。因此,現代企業對于應聘者的責任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較高的文化素養。隨著我國的產業升級,第三產業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許多新興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現代企業需要的不再是那些只會賣力氣的人了。企業的發展除了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外,企業文化、企業形象作為企業的名片,對一個企業也有著巨大的影響。而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很多時候要通過員工素質體現出來,這就需要應聘者除了相關的專業素質之外還要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另外,對于一些文化產業來說,本身的生產就離不開文化,因而對于員工的文化素養要求更高。
(六)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情懷。我們的企業雖然主要目的是為了營利而不是搞政治工作,但是同樣需要員工具有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情懷。企業需要職工能夠時時處處想著企業的利益,需要職工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然而,如果一個人連生于斯長于斯的祖國都不愛的話,他是很難會去關心企業這個集體的。企業對于應聘者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情懷有著特殊的要求。
(七)較強的政治敏感性。政治方向的變化經常會對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產生較大的影響,為了企業的利益,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和員工都要有較強的政治覺察的能力,方能夠使企業經營減少盲目性,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三、學生個人修養的培養
(一)學校應積極為學生個人修養的培養創造條件。學校是學生各種能力形成的主要陣地,肩負著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為了培養學生的適合現代社會需要的個人修養,學校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的全面發展擺在教學的首要位置,進行各種思想教育和實踐教育,使學生的個人修養能夠在學校的課堂上得到培養。
(二)學生本人要注意個人修養的提高。任何外力只是助力,關鍵的還要靠自身努力。個人修養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學生自己提高認識、轉變思想,加強學習,注意觀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只有通過自身有意識地、不斷地努力才能夠使個人修養提高。
總結:總之,現代企業對于學生的個人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個人修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學生能否實現就業。為了使學生的個人修養能夠符合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需要學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大力配合。
參考文獻:
[1] 林治麗,徐惠琴,從就業方面談大學生個人修養[J],新校園:理論版,2013(5)
[2] 劉寶兵,有關大學生求職就業的幾點建議[J],北方文學:中,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