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活動過程,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既要提高教師導學的效果,又要提高學生的自學效果、探究能力和聽課效率,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教學模式;高效課堂;化學
新課改提倡了這么多年,我們對課堂教學也進行了諸多嘗試。然而,我認為我們只是對課堂的表面進行了改革,并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深層次的課堂教學改革,以至于出現課堂上教學方式花樣繁多而學生成績平平的現象。如何轉變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這是擺在我們各位化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下面針對我自己的課堂教學,談一些粗淺的認識和體會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對高效課堂的認識
1.高效課堂的設計要切實落實三維目標,要明確課堂中完成誰的任務。課堂中是老師完成自己“教”的任務,還是讓學生完成他們“學”的任務?通過學習,我真正懂得了,課堂中教師的任務是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學會、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是完成學生“學”的任務,而不是完成教師“教”的任務。
2.高效課堂的每個教學環節都有效,才能實現課堂的整體有效?!白寣W生先學”使教師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為教師有目的地引導提供材料。在學生自學和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周密細致的觀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學生經過讀書、討論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是教師重點引導的部分。打造高效課堂,讓先學成為課堂教學的基礎,讓探究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讓指導成為課堂教學的升華。
3.高效課堂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展的課堂。高效課堂要求教師要退到幕后,把表演舞臺讓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演員,在舞臺上展示自己,教師成為導演,有效地指導。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在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二、如何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
1.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是課改的關鍵。課改就是要改變固有的課堂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真正將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創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實現從傳統課堂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
2.努力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注重創設課堂情境,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一上課就處于一個積極學習、盡情展示的氛圍中。無論是日常生活中還是課堂上應多關心學生,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她的“自己人”,運用“自己人效應”,拉近與學生的關系,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3.把課堂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努力打造高效課堂。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獨立思考、自主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機會,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能夠質疑,就表示他在進行著積極的思維,如果凡事順從,就不可能主動學習。教師在課堂上營造出融洽、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心情愉快,敢言心中之所言,敢問心中之所問,以此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5.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慢”的藝術,凡事“欲速則不達”。這兒所說的“慢”,不是慢慢騰騰,消磨時間,而是對學生要有耐心。課堂中教師要多點耐心,少點急躁,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在學生看書時,在學生思考時,在學生做題時,在學生展示時,要盡量“慢”下來。
總之,高效課堂無論是學習還是借鑒,都在于領會先行學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因此,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我們必須首先改變自己的觀念,改變自己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課堂,讓我們的課堂因高效而精彩。
作者簡介:王利,男,大學本科,就職于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第四中學,研究方向: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