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能力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而計算機專業是以培養具備較高專業素養和扎實信息技術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為教育目標的。然而,在學生畢業走上就業崗位以后,卻發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并沒有完全達到市場和社會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將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方面,并將其融合在專業知識的教學中。就如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的培養提出了一些見解。
關鍵詞:中職教育;計算機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方法
一個人的職業素養是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綜合體現,它不僅包括一個人對所從事職業技能的掌握和熟練程度,還包括他在工作當中所持有的精神狀態、對待工作的態度、個人的職業行為和作風以及職業道德和素質。在職場中,公司對員工的評價和考核不僅看中員工專業技能和熟練程度這一個方面,還要關注員工的在職場當中的個人修養。因此,一個人在工作當中所呈現的精神面貌也是從業者應該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中職教育以培養面向社會、直接就業的人才為教育目標,為了能夠保證學生能夠盡快適應職場生活,正確看待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關系,在中職教育中,應該融入對學生職業素養的教育。因為學生較好的職業素養和過硬的專業技能,關系著學生的未來的就業發展,關系著學生在人才競爭中能否拔得頭籌,關系著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和人生目標的實現。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仍舊十分迫切,因而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就業前景廣闊。然而,現在卻面臨這樣一個尷尬狀況:計算機專業人才緊缺,而本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卻不容樂觀,就業率不高,許多學生轉行做起了其他工作。是什么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發生呢?從中職計算機專業職業素養教育現狀出發,在探索中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中職計算機專業職業素養教育現狀
1.重視專業技能教育,而忽視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
專業技能教育是中職教育的基本職責,也是學生能夠適應職場、達到工作需要的基本標準。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固然重要,然而,專業技能水平并不是職場生活的全部。試想,如果一位學生具備了過硬的專業技能,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卻不能夠遵守公司的規章和紀律,那么他是不能被上司所認可的。因此,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勢在必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卻只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的講授,沒有注意向學生講述一些職場方面的知識,不重視對其他方面的職業技能的培養,這樣的教育是有失偏頗的。
2.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就業觀
沒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也是中職職業素養教育中有所欠缺的地方。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重視對學生就業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導致一些學生對自己、對所學的專業缺乏足夠的認識,在就業的選擇中眼光太高,總是想找一些待遇好、回報高的大公司、大企業,在就業地域的選擇上也追求“北、上、廣”等大城市,就業選擇單一,對自己的就業崗位也缺乏足夠的了解。這都最終導致了他們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也錯過了許多很好的就業機會。
3.職業道德教育成效甚微
在學校教育中,中職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時,明顯能夠感覺到他們懂的職業道德觀念很多,往往不需要過多的語言講解,學生都能知曉和了解。然而,觀察學生就業以后的狀況,卻明顯能夠感覺到學生“懂的比做的多好多”。這反應出了職業道德教育的成效并不高,學生雖然都知道這些道德理論,但大都流于形式和表面,遵從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
二、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融入職業素養教育的對策
1.創設職業教育實訓環境,模擬職場情景
中職教育不僅要強調使用,面向社會需求,還要面向學生的未來,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服務。為了使學生畢業就能就業,上崗就能適應,在自己心儀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在教育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和模擬職場情景,讓學生在切身體驗中體驗職場生活,還須重視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企業的工作流程和制度進行項目化教學,把崗位中的職責和工作任務分配到每個教學內容中,利用小組協作、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方式組織教學,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工作場景當中。
2.構建專業的計算機職業素養課程體系
為了把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放在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突出位置,應改進教學安排,建立職業素養課程體系,以專門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首先,開設一批專門的職業輔導課程,如《就業指導》《職業道德與法律基礎》《計算機從業標準》等,幫助學生把握職場脈絡,為他們能夠順利就業、順利從業提供幫助。其次,還可以開設一些隱性的職業素養課程,比如定期舉辦職業素養循環講座,請名家、請前輩來給同學們做職業指導;利用校園的文化宣傳欄,專門辦一期有關就業的主題宣傳等。構建一套專業的職業素養課程體系,對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增強他們的職業道德、培養他們在職場中的良好精神面貌有重要意義。
3.充分利用學生社團形式進行職業素養教育
成立以學生為主的活動社團或職業協會,能夠讓學生在自己組織、自我探索中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水平、與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并在自己組織、自己策劃、自己落實的活動中進行磨合和練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全程的幫助和指導,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正,但不直接插手學生事物。還可以利用學生社團組建成工作室性質的小公司,如網站設計室、電腦維修工作室等,在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的同時,也很好地鍛煉了他們的專業技能。
總之,在中職教育中融入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是職業教育目標的需求,是引導學生順利就業或者創業的需要,是培養出符合社會和市場經濟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要能夠正視在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找到在專業教學中融入職業素養教育的對策,如創設職業教育實訓環境、模擬職場情景;構建專業的計算機職業素養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學生社團形式進行職業素養教育,幫助學生能夠在職場中順利闖下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參考文獻:
[1]陳穎.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大眾科技,2011(08).
[2]池保忠.如何培養職校學生的職業素養[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作者簡介:左瓊,女,1975年8日出生,本科,就職于重慶市酉陽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方向:計算機專業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