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國勝



摘 要:竹竿舞是我校廣泛開展的一校一品活動,經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們巧用竹竿開發了多種形式的健身練習,有發展學生奔跑能力的集體持桿跑,提高單雙足跳躍能力及靈敏素質的跳滑竿和集體“跳繩”,培養學生快速移動與反應能力的闖關游戲,發展學生平衡能力及腰腹肌力量的雙人翻轉角力比賽,趣味橫生的“釣魚”“抬花轎”等集體項目,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關鍵詞:竹竿;拓展;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7-0065-02
竹竿舞是我校的校本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利用竹竿既能開展竹竿舞活動,還能進行拓展訓練,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趣味練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面淺析幾則實踐中效果不錯的集體活動,希望能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集體持桿跑
全班同學分成若干組,每組6~8人,選擇長度為3.5~4米的竹竿,學生站于竹竿的一側或兩側,單手或雙手持桿,竹竿上舉或扛于肩上或下垂,通過練習,讓學生體會哪種方法更利于發揮速度、更安全。跑的距離一般為30~40米,可以單向跑也可以進行往返跑。
注意事項:
1.此練習中學生橫向持桿跑時由于速度不一樣,方向不易控制,且占用較大的場地,建議竹竿縱向跑為宜;
2.學生前后站位應均勻,排頭安排速度較快的同學;
3.選取的竹竿應粗細適宜,表面光滑,不能有竹節或毛刺,兩端應用海綿或軟布包好;
4.往返跑時學生到達終點原地轉身,排頭變排尾,排尾變排頭,規定排頭或排尾到達終點即為全組同學到達;
5.教育學生體驗合作精神及運動樂趣,不能互相埋怨。
二、請你快快跳起來
學生每組5~8人為宜,指定一名同學站于中心,其余同學均勻圍成一個圓,半徑約為竹竿的長度,持桿同學雙手握桿的一側,另一側置于地上,中間的同學持桿手臂用力,讓竹竿隨著身體的轉動慢慢在地上滑動,滑動的竹竿經過圈上同學的腳下時,要求該同學雙腳跳過或單腳跨過,后面同學依次進行。滑動兩圈后,圈內同學與圈上同學按順序交換位置。此練習主要訓練同學們快速跳躍及迅速反應的能力。
注意事項:
1.滑竿同學滑動速度不宜過快,竹竿不應離地;
2.竹竿地上一端宜用軟物包好。
三、闖關
竹竿10根,依次間隔2米,大頭向下豎直立穩,每根桿由一名同學雙手扶好,其余同學成一路縱隊在第一根竹竿一側站好,教師指定前進方向,全體注意聽教師笛聲,每鳴一次哨,扶桿的同學迅速前進,換扶下一根桿,成功后聽信號繼續進行,如果所扶竹竿倒地,則判為失敗,失敗同學排到隊伍的后面,其余扶桿同學前進一個桿位,縱隊第一位同學站到第一根竹竿處扶桿,通過全部10根竹竿者為闖全關成功,站到終點處。此游戲訓練學生快速移動及反應能力,培養學生機智勇敢、團結協作的能力。
注意事項:
1.此練習應選擇平坦地面、無風或微風的天氣里進行;
2.要求學生扶桿時向下用力,控制好竹竿的重心;
3.扶桿的同學必須把自己所扶的竹竿放正,不得傾斜;
4.練習過程中教師隨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四、巧用竹桿跳繩
選擇長度為3.5~4米的竹竿,全班同學分為若干組,每組6~8人,站于竹竿的同一側,規定身材較高的兩名同學搖繩(竹竿),雙手或者單手持竹竿的頂端一側,搖擺(畫圓)竹竿從學生的頭上、體側及腳下依次擺過,跳繩(竹竿)的同學雙足或單足跳過,教師開始只規定完成的次數,熟練后再嘗試規定時間內完成的次數。
注意事項:
1.桿上跳繩同學應分別面向搖繩者站立,便于觀察,竹竿到頭上時注意低頭,到腳下時跳過;
2.初次練習時搖繩的速度慢一些,竹竿擺至下方時離地面低一些,待全體同學跳過時繼續搖桿,隨著跳桿者的熟練程度及跳躍能力的提高,適當提高速度與高度;
3.教師及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竹竿的兩端用軟物包好。
五、雙人翻轉練習
兩人一組,迎面或背對站立。雙手各持竹竿的一端,聽信號后同時向同一方向進行身體的翻轉,竹竿隨身體的翻轉進行上下擺動,當兩人中有一人不能跟上對方的節奏或速度時,則判為失敗,換人或重新組織練習。此練習可以通過擂臺賽的形式進行,相同人數的兩組在規定時間內以失敗人數的多少判定勝負。
注意事項:
1.選擇比較堅固的竹竿,兩端平整且用軟物包好。
2.學生練習時握住竹竿的兩端,尖端不要超過手。
3.在統一信號下開始練習,一方失敗立即停止練習。
六、釣魚
竹竿一根,呼啦圈一個,短繩三根,用短繩系住呼啦圈的三個點,再把短繩固定在竹竿的一側,做成一個簡易的“捕魚”工具,指定一個區域內為“魚塘”,學生在“魚塘”內自由運動,扮作“魚兒”,教師扮作“漁翁”,手持捕魚工具在“魚塘內”捕魚,被呼啦圈罩住的同學即為“漁翁”捕到的“魚”,站到湖岸上,等待“漁翁”做“紅燒魚”或其他美味佳肴。
注意事項:
1.教師組織釣魚游戲時揮動竹竿應向一個方向,不要隨意變換方向;
2.教育學生不準拉扯釣魚工具,不能跑出規定的區域,因為“魚兒”離不開水;
3.教師應加強安全教育,提醒學生不要突然變向。
七、抬花轎
竹竿四根,上下各兩根成十字擺放,擺成竹筏狀,上面坐一名同學,雙手抓住上面的兩根竹竿。每根竹竿由多名學生抬起,做原地的抬擺練習或者從場地一側運往另一側。
注意事項:
1.抬竹筏的同學要齊心協力,不能讓竹筏散掉;
2.坐在竹筏上的同學不要亂動,握桿時小心夾手;
3.竹筏落地時,應慢慢的放下,等竹筏上的學生坐好或已經下去再抬起來;
4.抬竹筏的同學與坐竹筏的同學及時交換,讓大家都享受不同的樂趣;
5.注意體重較重的同學坐竹筏的安全,做好保護與幫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