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嫘
摘 要: 有效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教師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獲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同時充分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如何在新課標理念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目前課改的熱點問題之一,作者就此談談認識和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有效教學 創(chuàng)設情境 實踐操作 階梯練習
有效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教師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獲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同時充分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如何在把握新課標理念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目前課改熱點問題之一,下面我就此談談認識和體會。
一、用創(chuàng)新情境導有效
數學學習的良好情境,已被許多老師認可并使用,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認識與實踐經驗。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yōu)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證。
在課程的起始階段,能否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我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一課時,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先一起做個游戲,咱們把全班同學分為男生隊和女生隊,每組選三個代表進行摸球比賽。接著大屏幕顯示游戲規(guī)則,摸到紅球次數多的那隊勝利。因為教師事前在袋子中放入紅球的個數遠遠多于黃球個數,結果很明顯是女生隊贏,接著男生隊就會表示不服。這時老師再揭示真相,出示球的個數,很自然引出這節(jié)課的內容,如何設計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如此設計,既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又為本課的導入做好了鋪墊。
二、用實踐操作促有效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和內容。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課間聽見幾個學生在評論學校演講比賽的成績,這幾位同學對評委的打分問題產生了分歧,有人說應該比總分,還有人說應該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我靈機一動,何不把這一話題設計成一個研究方案呢?要求各小組自由組合,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研究,目的是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養(yǎng)成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了解平均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我的想法一提出,頓時全班同學都歡呼起來,個個躍躍欲試。
由于這次實踐活動課面向全體同學,因此活動課本身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學生通過課外自己查找資料,理解平均數的作用。比如贊同應該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那一小組,搜集了這樣一條信息:公園里來了9個平均年齡8歲的人,請猜一猜這些是什么人物?很多同學不假思索地說這都是二三年級的學生來公園玩。結果答案卻是:45歲、3歲、4歲、3歲、4歲、1歲、4歲、4歲、4歲,很多學生露出驚訝的表情,這時再解釋為什么比賽要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就水到渠成了。
三、用多媒工具利有效
在常規(guī)教學中,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難以達到好的效果。而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能給學生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獲得直觀感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優(yōu)化學習效果。
如:我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由于整節(jié)課知識點也不少,臨近下課時學生大多顯得有些疲憊,我提問大家:“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明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嗎?”同學們思考片刻后,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同學都無法準確地用語言說明原因。這時,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大街上有幾輛車輪是方形和三角形的車子正在劇烈顛簸中前進,車內的人都被顛得上下跳動,同學們看到這一幕都哈哈大笑。我接著問:“為什么車內的人都會感覺到顛簸?”有學生站起來說:“這是因為車輪是方的或三角形的,有棱有角。”我接著問:“難道坐在沒棱沒角的車上就一定會坐的平穩(wěn)嗎?”然后我課件出示了一個橢圓形車輪的汽車,坐在車上的人依然上下顛簸。“這又是為什么呢?”學生經過熱烈討論后,運用所學的知識做出了正確的回答。教師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后,再次引導學生看屏幕:一群人端坐在圓形車輪的車上,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平穩(wěn)前進,車輪向前滾動時,車軸“畫”出一條與地面平行的“直線”,鮮明地揭示了車軸與地面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的道理。教師運用課件三次演示,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四、階梯練習做有效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途徑,它是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們不能為圖省事,所有的練習都來自于書本且不加選擇。書上的練習不是不好,只是書上的練習有共性,是最基本的東西。如果我們能投入精力設計出一些針對本班學生情況的、土產的、有版權的練習,就會更省時、更有效。
因而我們要優(yōu)化課堂練習,讓學生的練習練到點子上,練在易混易錯處,使練習題的針對性強,同時注意內容的遷移,要有利于深化理解,活躍思維。這就要求練習題的設計要有層次,能體現(xiàn)新舊知識的比較綜合及對新知識的引申發(fā)展與思考,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減緩梯度。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目標。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盡可能采用高效的方法讓課堂的每一分鐘都體現(xiàn)出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