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鍛煉邏輯思維,這樣才能促進數學成績的不斷提高,因此教師要增強對學生自主探究和科學思維的鍛煉。
關鍵詞:積極;娛樂;推理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科學的、表達自己思維的一種方式,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一、增強學習氛圍
初中生渴望獲得知識,對新鮮事物容易產生求知心理,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創新設計新鮮的教學方式,巧用多媒體課件,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增強數學學習的氛圍。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立一個數學天地,可以在里面放置數學期刊或報紙。另外,教師可以不定時地在數學天地放一些難度較大的數學題,鼓勵學生進行解讀,最快解出答案的學生要把解答過程告訴教師,教師就會給予獎勵,并在數學天地記錄下該學生的名字。通過這一解題競賽的形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解題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師還可以通過傾聽學生的解答過程,適當地糾正他們的思維方向,對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巧用游戲助學
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思維的鍛煉之中,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數學游戲和活動,讓學生在情緒高漲的情況下鍛煉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完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時候,由于知識點較多而且有一定的記憶難度,教師就要利用游戲來幫助學生形成記憶。教師先把學生分為兩大組,一組為猜題組,一組為演題組。兩組每次分別派出兩名學生,猜題組的兩人站在講臺上,演題組的兩人站在講臺下,這時教師在課件上會顯示函數的式子如y=2x+3,學生就要反應過來這是k>0、b>0的情況,演題組的學生要利用肢體語言擺出函數造型讓猜題組猜這個函數是什么函數,是哪一種情況。猜題組要努力回憶函數的特點進行猜題。如果猜題錯誤兩次就要換人。通過這一游戲,學生自然就會加深對每種函數的特點的記憶,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訓練學生的即時反應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訓練推理能力
初中的數學應用題大多都有一定的難度,當學生遇到難題時
很容易就會產生逃避的消極態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把握好應用題的難度,鼓勵學生提高解題的自信心,采用生動的講解方式讓學生掌握解題技巧,適當地訓練學生的推
理能力。
例如,這樣一題數學題:將不足40只的兔子放入幾個魔術盒中,若在所有盒子中分別放5只兔子,會發生一只兔子無盒子可放的情況,如果調整增多為放6只兔子,就會有一個魔術盒成為空盒,且有一個盒子兔子的數量少于4只。提問有魔術盒有多少個?兔子有多少?教師可以把這道題放在課堂上讓學生思考,告訴學生這道題不止一種解法。當學生在思考題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加以指導,如提示學生用設方程的方法來解答等。做題完畢的學生可以舉手告訴教師,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運用,還可以增強與教師之間的互動。
教師在指導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時候,要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情況,適當地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并不時地在課堂上進行游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興趣盎然的情況下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衍榮,吳迪.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
[2]李書剛.試分析我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
[3]李娟.初中數學教學方法中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路徑探討[J].華章,2011.
作者簡介:米少奇,男,出生年月:1982年10月,學歷:大學,就職學校:寧夏中衛市海原縣李旺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