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教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體會和了解數學中創新的主要策略和主要方法,并通過對學生的訓練和強化,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目前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實踐,探索新課程改革實行后,高中數學授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
當今世界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與科技高速發展,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需求要求我國的教育必須創新。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就是運用一切已知的信息,根據固定的任務和目標,從多方面、多角度來進行思考,開拓思維,從而獲得獨特的、新穎的意識成果的意識活動。
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措施
1.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在于教師
數學教師要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作為教學目標,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一邊實踐一邊學習知識,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和摸索。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首先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比如,一個學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x+5)=5時,把方程寫成x(x-5)=5×1和x(x-5)=(-5)×(-1),由此得出方程的解x=-1或x=5。老師告訴學生這種解法是不正確的,應該先移項然后合并同類項,將方程化成標準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進行求解。學生自己想到的具有創新意識的解法,被老師否定,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受到壓制。因此,教師應適當地肯定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激勵、
引導、維持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引導作用。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創設一些情境或者是舉一些例子,比如,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故事、科學家對數學方法的發現過程的故事等
等。通過有趣的小故事引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學生成為具有創造性能力的人才的基礎,是創新意識的重要支點。創新就是想別人所不敢想的,做別人所不敢做的。換一種說法,就是將思維意識擴散到別人尚未擴散到的領域。比如,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對同一個題型的不同提問方式,有的學生絞盡腦汁也解不出來。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實就是他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不強,他的思維還沒有擴散到解題的思路上。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塑造出復合型、創造型人才,就要重視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加強學習,適應新課程改革帶來的變化,首先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然后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轉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勇于提問、勇于質疑、積極探索。讓學生的思維擴展與發散,讓學生今后得到更好的發展,也為社會培養出更有用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姜凱.高中數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數理化學習:高中,2012(12).
[2]焦冠穎.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學習[J].學苑教育,2011(17).
作者簡介:肖萃鵬(1985-),男,就職學校:江西省井岡山市寧岡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數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