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服裝專業教學中市場調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服裝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了解市場是關鍵;其次,市場調研是服裝款式設計、結構制版和工藝實踐等教學環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關鍵詞:服裝專業 市場調研 實施
中圖分類號:J9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a)-0151-02
1 服裝市場調研概況
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程度不斷增強,服裝行業的發展也處在加速度階段。業界對人才的需求從單一的技術型向能夠把握市場的綜合型人才轉變。目前,國內開設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高校中,把市場調研作為實踐環節納入教學計劃的比較少,大部分是在專業課中安排一定的課時進行市場調研。講授專業課的教師對市場調研的重視程度參差不齊。常見之,教師要求學生對市場寬泛的了解,內容空洞,用于專業實踐中,缺乏操作性。教師能做到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強的市場調研;使學生充分了解服裝市場的市場調研;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有所幫助的市場調研實屬“鳳毛麟角”。
本著培養企業急需的懂得市場、善于創新的實用型畢業生的原則,高校教學應加強學生對市場的了解,把握市場動向,掌握服裝商品消費者的所想所需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市場調研在專業教學中的作用,對于服裝設計與工程的學生來講“勢在必行”。
2 服裝市場調研的重要意義
服裝市場調研是指服裝從業人員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有關服裝生產經濟及目標消費群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并對其進行統計與分析,以此來了解市場需求的現狀,為服裝產品的經營提供可靠的依據。
服裝商品從設計到制版再到工藝制作這一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市場調研。服裝商品的創新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取決于消費者的認同感。脫離服裝商品的消費者的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產品的款式、結構、工藝都要經得起消費者的考量、市場的檢驗。只有不斷的了解消費者的心理訴求,才能獲得市場的擁戴。能否得到市場的認可,是服裝設計師的作品成功與否的標準,來自于市場的信息是連接設計師與市場的紐帶。
3 服裝市場調研的實施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階段主要在專業課的學習中進行市場調研的實踐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校的內、外環境和社會的大環境都對服裝市場調研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3.1 滿足服裝專業課程需求的市場調研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主干專業課程的設置相對集中的是設計課、結構課、工藝課,其中部分課程是以實踐環節的形式完成的。為了學生對專業課程的掌握達到良好的效果,做到高質量、高效率、高水平,充分的服裝市場調查研究是前提。針對課業的要求學生需要了解所要完成的設計提案的受眾心理預期是怎樣的;當前市場現狀是怎樣的;流行趨勢是怎樣的。切忌走馬觀花式的服裝市場調研。服裝市場調研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1.1 服裝設計課
服裝設計課在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所涉及的內容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在整個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是由認知近期未來服裝的流行趨勢開始的,而服裝流行趨勢的獲取比較直接的手段就是市場調研。通過流行趨勢的市場調研,篩選出有價值的流行資訊,把它應用到服裝主題設計當中去。
服裝流行趨勢的相關信息主要包括:主題、風格、色彩、廓型、面料、圖案等項內容。服裝流行趨勢的市場調研可以從多種渠道進行。首先,通過網絡調研能夠準確的收集各大權威機構發布的流行趨勢資訊;以網絡為載體可以快速便捷的搜索知名企業發布的流行信息。其次,通過時尚雜志能夠準確的把握平面媒體的信息,取其精華,為設計籌備素材。最后,通過各個服裝行業協會,各大賽事舉辦的服裝發布會獲取服裝展示的三維立體效果資源,為服裝設計作品的最后成型提供全方位的第一手材料。
3.1.2 服裝結構設計和工藝實踐環節
時代在進步,消費者更注重著裝文化,對流行時尚的要求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服裝的結構設計和工藝技術需要不斷更新改進。服裝結構設計和工藝實踐環節市場調研對于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學生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服裝結構設計和工藝實踐環節的市場調研主要圍繞服裝博覽會和服裝賣場進行。
服裝博覽會的舉行是為了推動服裝行業的發展,提高服裝產業的整體形象和推廣服裝品牌開展的。在博覽會上,國內外知名企業帶來的都是最新的產品;最能體現品牌實力的新技術、新成果。通過觀摩服裝博覽會,能夠直觀的感受成衣款式的流行走勢,面料的織造構成、成分、性能的特點,結構設計的創新之處,工藝技術的更新換代等業界產品的最高水平。
通過服裝賣場的市場調研,熟悉服裝商品適合在什么場所銷售;是以什么方式銷售;銷售情況是怎樣的;顧客的試衣情況如何,對服裝商品款式、結構、工藝的反饋情況。調研者直接收到消費者對服裝商品的基本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服裝賣場調研參與者通過試衣環節,能親身體驗款式設計的著裝效果、結構設計的合理性與舒適度、鑒別工藝技術的水平。服裝賣場的市場調研得到的數據相對其他調研渠道來講,準確性更高。
3.2 服裝市場調研的方法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學生適合采取的市場調研方法有:問卷法、觀測法、統計法,這三種市場調研方法,執行時各有優點和缺點。
3.2.1 問卷法
問卷法服裝市場調研的要點是提出問題的準確性;取樣的隨機性;數據的準確性;分析的精確性。他的優勢在于數據采集比較全面,調研結果非??陀^、真實可靠。問卷法服裝市場調研可以在網上開設調查問卷,由網友來完成,也可以組織人員在公共場所進行隨機取樣進行調研。為了獲得更多的問卷結果,調研時需要采取適當的獎勵政策,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偏多。問卷法服裝市場調研的劣勢在于參與調研的人員多,花費的時間長,費用開支大,工作過程復雜。問卷法服裝市場調研適合長期全面的橫向調研,不適合短期的市場調研。
3.2.2 觀測法
觀測法服裝市場調研的要點是現場的代表性;時段的分散性;統計的完整性。他的優勢在于費用開支小,數據采集比較方便,可做服裝品牌的縱向調研。觀測法服裝市場調研適合在服裝賣場中進行,不同的服裝品牌商品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類比清晰,可以對單一服裝品牌進行,也可對相近市場定位的服裝品牌集中進行。調研選擇的時段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將日常的客流量與節假日的客流量分別進行統計,才能得出準確的數據。觀測法服裝市場調研的劣勢在于工作過程比較復雜,需要的人員較多。
3.2.3 統計法
統計法服裝市場調研的要點是調研數據的權威性;資料的全面性;分析的邏輯性。他的優勢在于花費的時間短,工作過程簡單,費用開支小,參與者少。統計法服裝市場調研適合作概念性的調研。通過網絡調研,短時間內收集大量信息,所需人員少,產生的調研成本低。通過服裝博覽會調研,能集中的調研服裝行業的高、中、低個層次的品牌,接收到的是個品牌成衣效果、宣傳效果、招商情況等,花費的調研時間短,取得的成效明顯。統計法服裝市場調研的劣勢在于內容偏多,不易全面,容易失實,市場調研結果易出現主觀傾向性。
3.3 服裝院校環境對服裝市場調研實施的影響
服裝院校的環境由學院自身的內部環境、外圍環境和社會的大環境三部分組成。
3.3.1 服裝院校的內部環境
服裝院校的內部環境主要指的是學院的辦學條件。服裝專業工作室的設置是否理想,影響到的是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圖書報刊的更新速度影響的是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調研媒體訊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服裝院校開設的展覽、講座的數量和質量,影響到的是學生拓展知識面的程度。
3.3.2 服裝院校的外部環境
服裝院校的外部環境主要指的是校園周邊的環境。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從事的工作皆與服裝商品有關。筆者提到的市場調研的主旨是培養學生的服裝商品意識,所以,商業氛圍對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服裝院校坐落在北京的國貿或者上海的淮海路上,學生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走出校門感受世界知名品牌的獨具匠心。他們體會的是身處繁華都市的絢麗多彩,日積月累,學生們的市場意識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他們時刻感受到的是時裝帶來的“濃墨重彩”。目前,國內的服裝院校大都在高校園區,與商業區遠隔數公里,學生調研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就要兩三個小時,極大影響了服裝市場調研的效果。當然,現階段要解決這一難題對于我國的實際情況來說,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3.3.3 服裝院校的社會大環境
服裝院校的社會的大環境主要指的是國際、國內經濟大背景對服裝市場調研的影響。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給服裝領域帶來的是飛速發展;反之,政治動蕩、經濟蕭條,給服裝業帶來的是停滯,甚至是倒退。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經濟形勢,在校的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學生的服裝市場調研工作時刻面臨著新的挑戰。
當前經濟正處在繁榮時期,服裝行業的發展是迅猛的。消費者在購買服裝商品花費占總收入的比例較高,人們更重視精神與物質享受,注重自己的打扮,在選擇服裝上用的時間和金錢呈上升趨勢。但是,當下電子商務的日趨完善,網上購物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網上購物訂貨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買到當地沒有的服裝商品。網上的服裝商品總的來說其價格較一般商場的同類服裝商品更物美價廉。網上購物對服裝實體店的沖擊很大。有些服裝商場面臨著無客關門的境地。
由于網上購物成為服裝銷售的重要渠道,導致消費者網上購物的情況成為服裝市場調研的重要組成部分。網上購物的市場調研很難獲取準確的信息,網上購物市場狀況的虛假信息較多,不易分辨真偽。對于網上購物的市場調研盲點多的問題,只憑消費者的留言,真實性無據可查,其他信息難以獲取,在短時期內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4 結語
服裝市場調研在院校的教學環節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指導學生從了解市場開始,逐步把握服裝市場動向,培養學生開拓市場的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服裝商品意識。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學生所做的市場調研工作,關系著他們專業技能的培養;關系著他們將來就業、擇業、創業的發展。為我國的服裝行業培養出一流的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羅仕紅.服裝設計教學中市場調研的作用與實施[J].企業家天地,2007(8):45-47.
[2] 竇俊霞.淺析服裝專業教學改革[J].中文教育研究,2012(1):45-47.
[3] 杜博.淺談服裝設計教學改革[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