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 要:近年來,城市形象作為人們對一座城市的整體認知,不斷成為城市發展的熱門議題。以旅游為導向的城市形象定位正越來越發揮出明顯的社會效應,帶動城市的多元化發展。常州近年來通過主題公園建設,成功帶動了城市旅游發展,提升了城市美譽度。現如今,在城市建筑、公交站臺、高速公路、機場車站等場所到處都能看到主題公園的形象宣傳廣告,本文從常州近年來大力發展的公園主題特色出發,探討這一視角下,常州城市形象的發展前景與策略。
關鍵詞:城市形象;主題公園;旅游導向性;策略研究
1 城市形象的內涵
城市形象是近年來城市規劃的熱點話題,是城市改善投資環境、發展旅游資源以及提升國內外知名度的新思路和新的行銷手法。所謂城市形象,是指一個城市的整體特征和感知。其豐富的內涵包括外在視覺形象和內在感知形象。視覺形象包含城市的整體布局、建筑風格、公共標識、基礎設施、民居景觀等;內在感知則包括城市的人文風貌、社會秩序、服務水平、道德水準等。兩者在直接和間接感知上共同塑造了一座城市在群眾心目中的整體形象。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固有資本和價值,可內化為城市品牌,煥發獨特的生命力和魅力。在現代商業化競爭中,一座城市必須提煉出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核心形象價值,給予市民群眾一種獨特的城市生活體驗,否則城市之間將缺乏差異性,失去獨特的吸引力。因此,提煉和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可以轉化為獨特的城市品牌效應,對于提升現代城市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常州城市形象的問題所在
常州市地處蘇南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區,北接長江,南臨太湖,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自古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的美稱。圍繞常州城市形象問題,許多專家學者也展開了眾多的研究與探討。有的從城市文化構建展開研究,如2006年常州日報的錢月航發表了題為“常州城市文化面臨的三道課題”的論文中將常州城市文化建設定位于文化保護、傳承及展現;有的以點帶面強調常州城市文化的復興,如南京大學黃娟于2011年發表了題為《從淹城談常州的城市文化復興》,從社會學角度提出了常州城市文化復興運動的十大主張。可見,常州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問題已經成為眾多常州人所關注的熱點問題。然而我們發現,在蘇錫常地區,常州在城市形象上,歷史不及蘇州知名,自然資源不如無錫豐富;而在現代城市發展建設中,常州的歷史遺存、風貌也逐步淹沒在了鋼筋水泥結構的現代建筑之中,流失了大量的城市特色和資源。因此,常州選擇了資源再造,依托文化引領、旅游支撐的發展理念,成功開發了環球恐龍城、淹城春秋樂園、環球動漫嬉戲谷多個大型主題游樂公園,為常州打造出了一定的影響力,使常州躋身“主題公園之都”。另一方面,常州近年來實行了綠地公園全部免費對外開放的政策,并斥巨資改造公園環境,提升城市綠化面積,讓常州市民共享綠地資源和城市公共設施。開放的常州主題公園文化已經成為常州的一張閃亮名片,在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預示著常州城市形象復興之路的新契機。
3 常州城市形象的旅游導向性
(1)主題公園效應。常州在發展公園特色文化上,借助幾個主題公園平臺,整合了旅游、動漫、文創等多個產業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產業鏈體系,吸引大批省內外游客紛至沓來,不僅在旅游產業收入上連年創收,還實現了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的大幅提升。以常州恐龍園為例,作為常州主題公園的龍頭品牌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恐龍園集主題樂園、文化演藝、休憩型商業、溫泉度假、動漫創意、科普教育等于一身,突破了傳統景區的功能和界定,承載了多元的產業功能和形式,成了常州旅游發展的風向標。因此,主題公園對于常州城市發展的滲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產業盈利模式,不僅影響著市民的居住生活,還成功輻射周邊省市,成為常州城市形象對外的一塊金招牌。
(2)城市形象的旅游導向性。城市形象的主體是公眾,旅游形象的主體是旅游者。從理論上講,每位公眾都是潛在的旅游者,都有旅游的需求。因此,旅游者的概念范疇也不斷擴大,使得城市形象主體和旅游形象主體的區別也越來越小。從另一方面來說,城市形象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客體都是城市,也使得兩者之間的趨同性愈加明顯。因此,城市形象與旅游形象雖然在理論上有所區別,但在內涵和實際操作上又容易結合在一起,反映一座城市在物質環境上的各種信息,影響著城市對外界的吸引力,成為衡量一座城市的標準之一。同時,隨著旅游業在城市經濟文化發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許多城市在城市形象定位中的旅游導向性也日漸明顯。例如,提起全國名列前茅的幾大知名省會城市和直轄市,首先映入眼簾的必是其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特征。每座城市都有自己城市形象定位的指導思想,常州也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導向。基于城市形象和城市旅游形象的趨同性因素,以及眾多城市形象的旅游導向性特征,我們從目前看來,主題公園為常州成功打開了另一特色的知名度,以主題公園特色定位常州城市形象具有極強的創新力和城市內涵改善力,與常州打造旅游城市、生態城市、宜居城市、智慧城市的發展路線不謀而合,并能與其他周邊城市地區產生差異化競爭,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4 主題公園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可行性分析
(1)主題公園特色是一種趨勢。城市形象的效應在于,對內形成目標、共識,對外提升美譽度、吸引力。常州大力發展旅游資源、提升城市生態環境、以主題公園為載體形成產業鏈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加以研究,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可持續地發展,形成主題公園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是經濟發展的一個趨勢。當前,推動城市發展最根本的是經濟,城市形象的定位也必須最終轉化為經濟發展的需要,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因此,城市形象的塑造如同城市發展的行銷手段,必須考慮到所在城市的主要經濟模式,產業優勢、歷史文化和民生需求,最終融入當地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常州當前已經把異軍突起的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恐龍園為代表的主題公園在知識經濟、網絡經濟、會展經濟等層出不窮的經濟形勢面前,展現出了較強的競爭手段和生命力,承載了城市經濟建設發展中整合和推動等多元功能,勢必會成為城市形象的發展趨勢。
(2)主題公園特色具有極強的推動作用。主題公園特色的城市形象定位使常州應該向花園城市、旅游城市、生態城市的目標發展,必須美化環境、提升內涵,在城市建設和藝術審美上突出主題公園的特色文化與形象標志。這一選擇,也要求城市必須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和質量,給予居民生活更新更美的體驗,使城市形象深入群眾中間,提升市民的榮譽感和認同感。主題公園作為常州旅游業的龍頭品牌,是常州對外展示的一扇窗,公眾可以通過這扇窗審視常州經濟、科技、服務、旅游、商業、文創等各個領域的實力與面貌。因此,這必須要求各行各業協同奮進、加速發展創新,共同營造大力發展的勢態,培養國際化視角,爭創全國一流,將目標轉化為城市前進的動力和催化劑。另一方面,通過打造主題公園特色,將常州先進的制造業、服務業展示在全國公眾面前,不斷推陳出新,展現城市的友好、智慧與創造力,這對提升城市軟實力,優化城市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和高端人才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3)主題公園特色的局限性。以主題公園為特色的城市形象定位,也有著其客觀局限性。主題公園特色雖不易產生雷同,能在城市競爭中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但主題內容較為單一,缺乏城市資源的整合性,容易冷落其他行業領域,不易形成合力。其次,城市形象的定位,也需要考慮公眾的情感訴求,使對內提升市民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對外產生足夠的好感和吸引力,然而主題公園特色在情感上人情味不足,缺乏以情感人的群眾感染力。因此,在宣傳手法和行銷策略上,城市形象部門需要不斷創造新的渲染力和亮點,形象維護難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大。
5 主題公園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策略分析
(1)合理配置市場資源,實現共贏。主題公園作為綜合的大型旅游場所,通常集地方特色、文化內涵、時(下轉第頁)(上接第頁)代特征、尖端科技、娛樂演藝等要素于一體。這在一定程度上必須進行地區的各類資源整合,優化配置時間、空間上各類具有市場反響、市場效益的旅游資源。例如,恐龍園就是在國家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地礦博物館等科技資源和實物資源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配置了地產業、休閑商業、酒店、交通、廣告、零售等多個行業的資源,推動了地區的多元發展。短短幾年間,在恐龍園附近就增加了兩個五星級酒店,一個大型商業街區和不計其數的周邊地產業、餐飲業、零售業等,還在文創產業、動漫產業中嶄露頭角,獲得了市場的共贏。
(2)品牌營銷,打造城市名片。要打造主題公園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必須考慮長期經營、樹立牢固的品牌形象,使公眾形成對常州城市特征的良好概念,并且維護和保持這一鮮明特色。例如,可在城市環境中導入主題公園的視覺識別系統(VIS),從視覺上打造主題公園的概念形象,深化品牌形象,加強城市主題公園特色的景觀設計,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其次,可將城市形象定位與其他城市資源進行形象捆綁,通過大型活動宣傳城市品牌,強化主題公園這一特色鮮明的城市符號。最重要的是進行商標注冊、專利申報,使優勢資源獲得相應的法(下轉第頁)(上接第頁)律保護。
(3)建立城市形象傳播的長效機制。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城市品牌的建立絕非一朝一夕,這需要時間的累積和實力的堆疊,需要幾屆政府和各行各業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須建立城市形象傳播長期有效的機制,確保目標的統一性和連貫性,不隨意松懈和變更,造成城市形象的混亂和間斷。城市形象的連貫性不等于一成不變。因此,還需要建立一套城市形象傳播的有效評估機制,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科學評估傳播形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及時調整策略方針,避免資源的浪費,并為傳播提供進一步指導。
(4)為城市未來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培養城市精神,引領市民群眾增強團結意識和榮譽感,使其自覺維護城市的形象和聲譽;良好的城市環境與形象也為招商和人才引進奠定了重要基礎。因此,城市形象對城市未來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提出主題公園特色,是指常州在大力發展主題公園旅游平臺的基礎上,合理配置城市資源,以點帶面,多面協作,帶動城市各行業繁榮發展。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在建立城市形象的同時,必須考慮城市的均衡發展,通過政府宏觀調控手段,帶動城市產業發展的和諧、健康、穩定和均衡,為城市長期繁榮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6 結束語
尋找城市形象的定位,必須深入挖掘每座城市的優勢資源,找到契合城市發展的特色與理念。我們研究基于主題公園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一方面是看到了近十年來,主題公園發展對常州城市對外形象宣傳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主題公園的平臺,將常州優秀的城市文化與行業資源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整合再造,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城市宣傳方式,優化城市內涵,突出城市形象,形成可持續的發展優勢和特色。
參考文獻:
[1] 李永文.論主題公園的區域經濟影響、建設和發展[J].經濟地理,2005(9).
[2] 劉加鳳.常州主題公園對地方旅游業的拉動效應分析[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8).
[3] 夏學英.論城市形象的旅游導向性[J].經濟地理,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