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英
摘 要: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立足點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把構建高效課堂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樹立發展教學觀,運用創設生動教學情境、實施教學情感策略、引導自主合作探究、實施恰當激勵評價等教學策略,發揮教師教學藝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中促進對學生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新課程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教學改革的終極目標,著力于通過構建高效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采取與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和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策略,努力營造一個情趣充盈、活潑生動、風采依依的課堂教學氛圍,以由此構建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推動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主動發展。
一、創設生動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有效注意
素質教育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把吸引學生有效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育的初級階段,對事物的認識更多的還停留在表面,教學環境是否有較強的刺激性對小學生的有效注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要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積極變革傳統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認知取向和教學需要,適時創設新穎而生動的教學情境。把教材的文字描述渲染為具體、形象、生動、感人的環境和片段,還原知識形成和應用的生動場景,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中能動地獲取語文知識。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我們面對學生對課文的描述缺乏感性認識,理解困難,導致學習狀態被動的現實,在網上搜集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用水天相連、碧波浩渺的壯觀場面構成了一個“展示”西沙群島迷人景色和富饒物產的整體情境,增強了學習內容的新鮮感和震撼力。學生從教學情境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動”與“活”, 以主動的心理情緒參與教學活動,在“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中,高效課堂水到渠成。
二、實施教學情感策略,增強課堂教學韻味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在課堂教學中知識對流和情感對流是兩條相互依存的主線,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和催化劑。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素質教育尊重學生情感和精神需要的本質屬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實施情感策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用課堂充盈著的情致和韻味營造學生的積極態度、暢快心情和活躍思維,吸引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首先,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把微笑、信任和關懷帶進課堂,用“師愛”打動學生,以親切、幽默的教學語言聚攏學生,建立起溫馨、融洽的課堂師生關系,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第二,用與教學內容有關聯的歌曲渲染課堂氣氛,調節課堂節奏,讓課堂高潮迭起。例如在教學《香港,璀璨的明珠》這一課時,選唱歌曲《東方之珠》,用嘹亮的歌聲深化學生對香港美麗與繁華的感受,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第三,應用網絡多媒體手段穿越教學時空,將枯燥的敘述和說教衍化為直觀、生動視頻或畫面,給學生真切的客觀認識,增強學習的愉悅性和趣味性。如學習《月球之謎》時,通過FLASH課件展示人類對月球的探索經歷,以動感、靈性的知識呈現誘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積極思索。第四,在課堂上開展語文知識競賽,通過同學間你追我趕、拼搏向上的競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表現意識,增強課堂教學的韻味與活力。
三、引導自主合作探究,促進課堂互動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是與素質教育理念相對應的新型學習方式,是突出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行為詮釋。小學語文教師應明確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定位,把“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水平”作為構建高效課堂的切入點。通過藝術性地發揮教學主導作用,構建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不同觀點的交鋒,促進學生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交流中把新知識的獲取、新方法的掌握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在教學《手術臺就是陣地》一課后,我們提出來如下問題:①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他在這個陣地上干什么?②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們的客人?③白求恩把彈片“扔”在盤子里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④想象一下,白求恩沒有工作的三個小時可能做了些什么?并就這些問題展開探究活動,同學們以個體獨立思考為基礎,在課堂上分組討論、交流。在討論、研討過程中,同學們踴躍表達自己的觀點,各小組紛紛爭取發表自己意見,小組間互相取長補短,拓寬思維,既在合作探究中形成了有廣泛共識的結論,又使學生對語文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
四、實施恰當激勵評價,升華學生學習信心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充滿激勵和鼓舞的評價是課堂教學的最好辦法之一,這會讓學生在自信的暗示下產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決定了他們都有喜歡被肯定、被鼓勵的天性,教師的課堂評價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情感投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全面掌握和分析每位學生的性格愛好、學習狀態、特長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從發展的角度看待每個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進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靈感。以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樣化,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獲得成功的喜悅,在升華學生學習信心的過程中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南,不斷反思、調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學實踐,為學生營造出情趣充盈、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充滿情趣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上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蔣海燕.淺議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三要素《教育學文摘》2013年09期.
[2]劉小偉.優化教學設計,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考試周刊》 2013年53期.
[3]李佳.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年0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