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 要: 合唱教學是一個有計劃、有組織的訓練過程,排練合唱作品應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小到大的原則,盡可能選擇學生較熟悉和喜愛的優秀作品。合唱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讓更多學生受到藝術熏陶,成為新一代的音樂欣賞者、表演者。
關鍵詞: 小學音樂 合唱訓練 訓練方法
合唱不僅以其豐富的和聲使人得到立體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以表現豐富、細膩的情感見長,給人精神上的愉悅和靈魂上的震撼。結合合唱課的實際功能,通過課堂教學及有組織的合唱活動,可以使參與學生的表現力、創造力、音樂感受力、鑒賞力得到明顯提高,激發孩子們對祖國、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孩子們需要合唱,合唱同樣需要孩子們。在具體教學中,可以采用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訓練方式。
一、合唱隊員的選擇
選擇合唱隊員,要求節奏感強、聽覺能力強、聲音圓潤明亮、有一定的音樂表現力,這樣的學生才是學校合唱隊員的最佳人選。在確定隊員之前,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合唱隊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課外興趣,還是為了參加比賽、迎接檢查等。如果是前者,那么在選擇隊員上可以是自愿的,練習上也可放松一些;如果是后者,教師在選擇隊員時就要狠下工夫。這里我主要分析參加各種比賽或迎查而組織的合唱隊伍。在物色隊員時,音準、音色、節奏、形象都應該考慮。音準好、音色較美這兩點很重要,其中音準好這個條件為重中之重。
二、演唱曲目的選擇
1.合唱曲目的選擇要遵循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客觀規律。近年來,一些中小學合唱團為了參加比賽、晚會,增大難度地排一些成人混聲合唱作品,如《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祖國頌》等。殊不知,這些成人混聲合唱作品固然歌頌了人民、歌頌了祖國,有積極意義。但小學生即使喊“破”喉嚨也達不到預期的演唱效果,久而久之,合唱團員的嗓子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長期演唱這些成人化的、遠離青少年生活情趣的作品,合唱團員就會對合唱失去信心、興趣。因此,小學合唱團的曲目選擇一定要遵循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客觀規律。
2.合唱曲目的選擇要圍繞主題思想。在決定選擇什么內容的合唱曲目以前,一定要明確合唱團所要參加的是什么規模、以什么為主題思想的合唱活動。如參加一個主題為“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的合唱音樂演唱會,而合唱團演唱的卻是悲哀凄涼的河北民歌《小白菜》,無論從演唱內容、風格、情緒還是現場氣氛都會給聽眾一種不和諧之感。
3.合唱曲目的選擇要盡量做到量體裁衣、揚長避短。古今中外的合唱作品浩瀚如煙,如果合唱團沒有像樣的領唱,不能量體裁衣、揚長避短,就不應排《歌唱二小放牛郎》、《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等合唱曲;如果合唱團音準欠佳、協調感不夠,就不要問津《猜調》、《牧歌》等無伴奏合唱;如果合唱團團員離調、轉調意識不強,對西方音樂感受不深,就暫時不要排《藍色的多瑙河》、《拉德斯基進行曲》等有一定難度的外國合唱曲。
三、注意合唱教學中的方法指導
合唱是一種集體的表演藝術,不同于個別的聲樂教學活動。在合唱教學中,訓練是為了提高,提高是為了表現;訓練要有方法,提高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礎在于提高聲部的齊唱能力,聲部的基礎在于提高個人的素質。為了鞏固聲區,解決用聲上的響而不噪、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的問題,做到聲音上的協調、平衡、統一,必須進行一些必要的集體訓練。
1.歌唱的姿勢。歌唱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一定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直接影響各器官的配合,姿勢正確了才能使發聲部位正常運轉。
2.正確的歌唱姿勢。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精神飽滿的狀態:兩腳一前一后稍分開,著力在前腳,身體自然平穩;眼睛保持平視,眉、眼、嘴要呈現積極狀態,演唱中眼睛應睜大一些,不要瞇起來唱歌。胸部自然挺起,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正確的感覺應該是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后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可使氣息暢通無阻。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畫蛇添足。
3.歌唱的呼吸。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一樣的。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要求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還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因此,我在呼吸練習方面,要求學生站立,每人將手放在腰圍的位置上,做深呼吸的動作(注意口和鼻一起進氣),讓全體學生一起吸氣,吸后停留瞬間,在輕柔的“嘶”聲中有控制地慢慢呼出。呼氣時要輕柔、平靜、均勻、舒展,并且不斷對學生進行糾正和反復認真的練習,引導學生掌握強、弱、快、慢、休止符等各種氣息的練習和運用,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學生掌握了呼吸方法,唱歌就有了支持點,從而歌唱發聲時,便會感覺到聲音仿佛落在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支持的。我教了口訣:“古目得塔,踏目古德,踏得目的,目塔的德。”這樣對氣息的支持點練習很有效,要求學生堅持練習,從而不僅克服氣息弱的缺點,還彌補咬字、吐字的不足。這樣音色明亮、和諧、統一,避免了平時唱歌臉紅脖子粗、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等不良現象。
4.發聲。歌曲教學前的發聲練習是聲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培養學生自然、良好嗓音的必要途徑。在訓練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練聲的興趣,單純的發音練習會讓他們感覺枯燥乏味,所以我會選擇一些生動活潑的、形象的模聲練習。
四、和諧、均衡和統一訓練
童聲合唱與其他類型的合唱一樣,具有三大要素,即合唱的和諧、均衡和統一。童聲合唱是一種具有嚴密結構的集體音響藝術,在排練時應注意結合作品的特點對以上三方面加以訓練和調整,以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