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照日格吐
摘 要: 小學體育課大多在室外進行,而且根據小學學生的特點: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這些可謂給體育教學工作帶來很大難度。根據現場觀察和一些富有經驗的體育教師總結,本文就針對小學低年級體育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小學體育 興趣培養 培養方法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指對學生活動所具有的愛好和追求的心理傾向,鮮明的感情色彩是必備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是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的基本前提。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體育實踐課一般由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個環節組成,由于各環節的教學任務不同,教師既要緊扣教學目的和需要,又要抓住學生學習情緒的變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靈活地組織教學。
1.課堂開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開篇,便是戲劇的開始,開篇引人入勝才是制勝的關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求知欲,誘發最佳心理狀態,這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手段。教師無論從學生活動的形式、活動的內容還是組織手段等方面,都要為學生創造有吸引力的外界條件,使學生產生好奇、新穎感。通過教師的引導,師生可以小組結伴練習,可以自己編織舞蹈歌曲活躍氣氛。這種組織方式既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練習熱情,達到了熱身的效果,又縮短了師生距離。小學低段體育教學,應以游戲為主,使學生在樂中學、學中取樂,實現娛樂性與趣味性的結合。這樣不僅為課堂有序順利進入運動技能狀態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而且達到了教學目的。
2.老書新教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重要過程。教材是固定的內容,教師不僅要按照新課標內容使學生學到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同時延伸課本上的知識。為達到此目的,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作用下,輕松地接受新知識。教學時,教師不要急于講解新授知識的動作要領,而要創設教學情境,依理而據地組織學生,讓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所提問題進行邊整理、邊講解,引出正確的解決方式,使學生自然掌握新內容。
二、明確學生學習方法
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更要指導學生“會學”知識。學生只有透徹掌握學習方法,才能更好地運用知識,達到學習知識的真正目的。
1.學生自覺學習的方法
體育教學中,一些教學工作者存在一個誤區,認為體育教學只是為了增強學生體質,其實不然,體育教學,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覺學習、自覺鍛煉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自練通行,自學得之”的目的。教材只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教師起到的作用應是積極引導學生,取巧得之,要有組織有計劃地組織學習材料,教材要符合各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性,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如學習課文,課前要做好預習課文的工作一樣,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提出不同的疑問要求。學生要按照教師提供的自學提綱獨立思考,經過質疑問難,相互探討,得出結論。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主動了解課文知識、思考課文內容、探討知識疑點等,經過質疑問難,得出結論。學生通過預習,課前主動了解課文知識、思考課文內容、探討知識疑點等。
2.學生課堂練習的方法
體育教學的知識結構雖然相當復雜,但知識間往往存在某種類同或相同的成分。在安排練習時既要考慮學生身體的素質情況,又要考慮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的差異性和間接性,根據不同的內容組織不同的練習方式,在教給學生的練習方法時,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而定。如引導學生嘗試自練體會動作的難易點。啟發學生通過自由組合的小組練,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達到良好的練習效果。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隨時組織自我評價、自我檢驗、對知識點的簡單分析、對課堂教學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動。這種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評價能力,又能給學生創造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競爭、鞏固知識的理想場所,使學生得到幫助和提高。總而言之,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才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的最佳途徑。小學體育教學是對小學生進行身體和心理各方面素質教育的培養,是素質教育教學中重要的組織部分。
小學生正處于知識儲備的開篇時期,通過體育教學,小學生進入更高層次的一個學習階段,可以有效提高自制力、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體育這門課程更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在生活和科學上有良好的銜接,生活科學的交替讓學生在知識儲備的過程中獲益更多。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現實情況有效合理地進行體育興趣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明進.小學體育課組織教學的基本途徑[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7).
[2]陳賢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探析[J].成功(教育),2009(04).
[3]曹炳山.小學體育課教學改革探討[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