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出發,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探究
能力,而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實驗。以高中生物為例,探索實驗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相關策略,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教學目標;學習興趣
教師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學到實用的、能夠立足于社會的東西,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生物是一門貼近生活的、研究生命現象以及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同時也應注意到它是一門以觀察和試驗為主的學科。通過試驗,既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動手和綜合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但目前高中生物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阻礙學生乃至國家經濟的發展,為此,教師必須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感受生物學科的魅力,最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創建實驗環境,加大引導并創設啟發性問題
高中生大多處于16~19歲之間,這個年齡階段的他們自主學
習意識并不強,相反,他們有著很強的童心,為此,教師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試驗過程中去,此外,教師還要在自己能夠掌控的范圍內,為學生創造出更多、更好的試驗情
境。具體表現在兩點,一是在學生試驗中增設一些能夠烘托氣氛的器材,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最終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二是不斷教授學生試驗儀器或者藥品的知識,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這些
儀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傳統生物試驗教學中,教師大多是讓學生照本宣科地進行試驗,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分析相關的試驗步驟,對于試驗中出現的不同現象,教師要找到其內在的聯系,不斷幫助學生發現并解決這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適時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引導性、新穎性的問題。
二、教師應制訂周密的試驗教學計劃
隨著新課程改革程度的不斷加深,高中生物試驗中的材料與季節聯系緊密,這有利于教師在課前就準備并收集相關的試驗材料,
以保證試驗有計劃、適時地展開,最終提高生物試驗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教師可以采取如下教學模式:首先,在課前讓學生先觀看一些與試驗相關的視頻,并預習相關的教材試驗內容,這有利于學生掌握相關的試驗材料、試驗步驟以及試驗內容;其次,教師要及時為學生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生必須對試驗目的、方法、手段、步驟、原理等有初步的了解,它是試驗順利進行的基礎;再次,教師可以挑選一些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上講臺進行試驗演示,師生共同觀看并做出最后的評價;最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試驗,在試驗中教師要進行不斷的巡檢,并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
三、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求知欲
演示試驗是調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
在高中生物中,演示試驗較少,為此,教師應做好每個試驗,做到演示引導的最優化。比如教師在做有關還原糖、蛋白質、脂肪等的試驗時,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上課前,要準備相關的試驗材料、用具以及儀器等,材料可以是生活中我們時時接觸的物品或者原材料,如蘋果、馬鈴薯、雞蛋、牛奶等;其次,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還原的步驟,講述最終的鑒定方法并將知識、理論、概念等告知學生;最后,教師要讓學生自覺觀察試驗并記錄最終結果。當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然后讓他們預測自己所選材料中存在的有機物,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四、不斷培養學生使用儀器、器具、藥品的能力
在試驗中,學生必須熟悉相關儀器、器具、藥品的使用,否則在試驗中學生就會出現盲目、不明確使用方法等現象。比如,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常常不能確定是要選用高倍鏡還是低倍鏡,大多時候,他們是根據自己的感覺選擇高倍鏡,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他們不了解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不知道自己在看得更清晰的同時看到的面積會不斷縮小,而倍數越高,他們就只能觀察那些材料厚度很薄的物品;其次,他們對觀察對象本身的了解不夠,不能根據觀察對象的表面現象看其本質,最終合理選用高倍鏡或者是低倍鏡。高中生在生物試驗中會用到一些藥品,而這些藥品有著不同的功能,學生如果不能合理使用,會給自己乃至同伴帶來巨大威脅,為此,必須提高學生對物品的使用能力。
綜上所述,生物試驗教學對學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啟發學生、引導學生,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反應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本文就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提升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明民.高中生物探究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2014(5):26.
[2]黃鳳涌.分析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3(4):147.
作者簡介:向國偉,男,1973年2月出生,本科,現為湖南省洞口縣第一中學生物教師,主要研究中學生物實驗性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