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案導學法就是借助學案引發學生的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這種方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最大效益。
關鍵詞:導學;設計;思考;解決
如何將導學案的理念滲透到高中化學教學中去,提高課堂教
學的有效性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由“教師教”變為“自己學”,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是高中化學教師關注的焦點。筆者就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設計合理有效的導學案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分析如下。
一、導目標,讓學生明確預習的內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
學習目標對應于教學目標,學習目標對學生的自學有很強的導向功能,使學生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學習活動圍繞著目標展開。
【案例】《氧化還原反應》(第1課時)
學習目標:1.通過自學初步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2.能從不同角度正確地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并認識其本質和特征。
3.通過自主探究找出四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
學習重點: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來理解氧化還原
反應。
學習目標要力求具體、準確,給學生有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二、導重點,讓學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學案設計要有啟發性,提出環環相扣的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做適當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案例】關于強堿弱酸鹽CH3COONa溶液顯堿性原因的探究(學案中可以設計如下問題鏈來引導學生探究)。
①溶液中的陰陽離子有哪些?
②CH3COONa溶液成什么性?
③溶液顯堿性是由哪種離子引起的呢?為什么該離子會引起這種變化?
由于作了“逐級”分解,降低了難度,學生可以通過對上述有一定梯度性問題的分析,自己解決一些疑難問題。
三、導生疑,讓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學生對疑點和難點問題不能自行解決時,就需要我們及時加
以點撥,并給以適當的補充;我們的點撥應重在方法、技巧上,而不是知識的直接灌入上。
【案例】在《原電池》學案中,為了能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構成原電池的條件,設計一練習題:
判斷下列哪些裝置能構成原電池。為什么?若能構成原電池,請判定出原電池正負極。
這樣設計既可以鞏固基礎知識,又能起到歸納知識的作用。上課時再利用學生通過學案中的思考問題獲得的信息,讓學生自己講過程、講思路、講結果。通過這種民主寬松的學習氣氛,課堂才真正活躍起來,學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經過獨立思考的見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導習得,構建所學內容的內在組織關系
化學學科相比其他理科而言,知識的零散性較強,系統性較差,學生不易將所學內容記得扎實,不易形成系統化。所以,歸納小結法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學生構建所學內容的內在組織關系,通過知識的結構化促進知識的內化。在學案中設計歸納小結活動,引導學生對自學的內容進行整理,可以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
五、導檢測,促進學生監控、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
自學檢測的設計是為了檢測學生通過自學的達標情況,不同于課堂練習,而要緊扣預習目標,注意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落實。不要過分追求難度、綜合性;依據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性,采取分層次設計題目,使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
總之,導學案的合理設計和高效使用,能從根本上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建立新型的教與學的關系,也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實施分層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葉勇強.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與學生互動實驗的重要性[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04).
作者簡介:趙玉梅,1978年9月出生,女,本科,就職于甘肅金昌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