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源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三個層面提供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行動指南。如何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國企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引領和精神支柱,是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課題。必須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推進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作用,把握基本要求,探索現實路徑,以核心價值體系凝聚人心,形成強大合力,推進國企改革發展取得實效。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企改革;基本要求;現實路徑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7-0019-02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個字包含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目標,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和內在規律。國有企業屬于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36年的實踐證明,改革必須有先進的思想引領和強大的精神支柱。企業是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承載者和實踐者,其改革發展離不開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引領。
一、充分認清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推進國企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
1.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企增強歷史擔當、發揮經濟主導作用的內在要求。中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由于國有企業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對整個社會經濟主體的價值取向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特別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時期,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經營活動、歷史擔當、社會貢獻、自主創新等等都發揮著排頭兵和生力軍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全面概括的對國家、社會、公民的遵循價值原則和道德規范,為國有企業正確貫徹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提供了思想指引。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增強國有企業規范經營決策、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發展重任的內在需要。
2.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強化國企責任意識、推進機制體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新時期的國企改革更加深化、更加貼近市場。在基本經濟制度層面,仍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在體制形態上,發展混和所有制經濟,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在管理方式上,國資監管系統從管企業向管資產轉變。國有企業改革沒有成功經驗照抄,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特別在產權多元化改革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和困難,面臨各種各樣的矛盾與沖突,以及個人與集體利益的對抗。國有企業的改革如何保持正確的方向,保持與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一致,保持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實現國家層面與社會層面、個人層面價值觀的統一。
3.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正能量、推進企業健康穩定和諧發展的精神支柱。人民群眾是推進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廣大員工的道德品行修養、精神境界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了整個企業的主流文化。一個充滿正能量、發展持續上升的企業,必然離不開健康、向上、積極、主動的主流文化和正確價值觀。反之一個員工群體怨聲載道、戾氣十足、矛盾重重的企業,必然走不長遠。
國有企業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員工的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自覺提高道德品行修養和精神境界,培養愛國、愛企、敬業意識,讓廣大員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才能經歷得住改革發展大風大浪,保持持續穩定和諧發展。
二、牢牢把握國企改革發展進程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
1.必須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國家、社會與個人的內在統一,“它通過塑造國家形象、彰顯制度精神來獲得人們的認同,并用以引導、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根本的、強有力的價值導向和理想信念,從而影響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各個方面。” [1]
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在推進企業發展和國有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確的發展戰略目標為企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也是實現國家經濟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同樣,有了明確的發展戰略目標,企業就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團結一致為實現新跨越、新夢想而共同奮斗。因此,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必須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注重長期發展與短期效益相結合,突出主業與輔業相促進,物質與精神文明兩手抓,才能使國有企業能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需要,沿著正確的方向全面健康發展。
2.必須倡導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作為社會經濟的主導,國有企業因受部分政策體制的影響,發展存在諸多問題與弊端。比如,國有企業總體呈現“大而不強”的情況。比如,在盲目追求大規模、大集團、大發展的同時,往往造成產能過剩、資源浪費、重復建設等惡劣現象,甚至不以犧牲國家和社會的環境為代價。同樣,在國有企業的管理過程,過多的行政、命令干涉,使得企業往往增加了諸多的人為因素,對市場的反應遲鈍、業務處理流程緩慢,錯失大量的發展機遇,背離了市場發展規律。而以行政管理模式為主的企業,滋生產業壟斷,在守法經營、公平競爭、講誠信守約等方面并沒有發揮好帶頭和主導作用,也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講社會責任、講社會效益,講守法經營、講公平競爭、講誠信守約,正是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中需要大力倡導和努力實踐的。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切實落實到國有企業經濟行為與價值導向有機統一,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上來。在國有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應兼顧效率與公平,兼顧社會責任和價值,不僅是經濟發展主導者,更是社會責任落實主導者。endprint
3.必須落實思想教育與制度保障兩手抓。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重視思想教育。通過宣傳、學習、教育,讓廣大員工認識、把握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把三個層面、二十四個字的基本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到企業的規章制度,以是否實踐了核心價值觀作為衡量企業健康運作和規范經營、員工尊章守紀和建功立業的重要標準。通過思想教育與制度約束讓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值觀有效落實并發揮積極作用。
三、積極探索國有企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路徑
1.堅持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國企改革發展的各個環節緊密結合。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要求,貫穿到企業改革發展的各個領域,體現在經營、管理、黨建、日常工作和生活等各個方面,落實到各項舉措中。
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戰略目標制定時,圍繞“中國夢”的奮斗目標,立足現實,注重長遠,深刻認識社會和市場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把握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制定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目標和規劃,努力實現為國家做貢獻、企業有發展、員工有福利的有機統一。
在市場開拓和生產經營過程中,要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和客戶需要,謀求轉型升級和科學發展。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以實際出發,總結成功做法和有益經驗,發揮一切聰明才智,推進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產品創新和業務創新,要大力倡導守法經營、公平競爭和誠實守信。在提高經濟效率的同時杜絕唯利是圖、一切向錢看、違規經營、投機取巧、不正當競爭等消極現象的產生。要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不道德手段和行為。
在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和把握好國家產權多元化改革的政策方針,為充分擴大企業資本功能,做大做強企業為目標,尋找切實符合企業實際的改制方式和途徑。要避免為改制而改制的政績工程,或因改制影響企業長遠發展,或以犧牲廣大員工利益為代價,或改制不徹底造成越改越差的情況,要保持改制過程中的公開、公平、公正,以及有序、有效的推進和落實。
2.堅持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承企業文化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傳承了中華民族的仁、義、禮、智、信等幾千年的價值觀,又賦予了新時期、新社會的現代先進的價值理念。以核心價值觀為指引,進一步豐富企業文化內涵,特別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彰顯企業主流價值,鼓勵良好風氣,傳遞正能量。引導廣大員工純正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充分利用各級黨組織、工會為平臺,通過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員工的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自覺提高道德品行修養和精神境界,培養愛國、愛企、敬業意識,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把思想統一到干事業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實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
3.堅持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維護企業和諧穩定緊密結合。國有企業發展普遍存在“大而不強”的缺點,轉型升級,推進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是面臨的重要任務。這更要求國有企業,杜絕盲目追求經營規模和集團化作戰,切實提高經營效率、經濟效率,并兼顧好社會效益。要切實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契機,追求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同時,找準企業愿景與員工理想的共同點,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的交匯點,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個人發展愿景的相統一。以共同的目標激勵廣大員工為實現與企業的共同夢想,完善自身職業生涯,實現自我價值而奮斗。企業的改革發展要符合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符合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要把員工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機制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和諧穩定的企業,才能充分發揚員工才智,團結一切力量,匯聚一切智慧,推進企業不斷做強做大。
參考文獻:
[1] 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6.
[責任編輯 吳高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