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杰
摘 要:數學是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是基本的思維教育。而培養學生提問意識對于解決數學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換而言之,提問是數學教學的靈魂。本文針對在數學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引發學生提出問題;教授提問技巧;正確評價學生提問進行了細致的論述。高中數學理論性和抽象性更強,所以問題意識是學好數學的基石。
關鍵詞:數學教學;培養;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65-01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由此可見培養學生問題意是數學教學課堂中的重中之重。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是重要的環節提問意味著有疑問,有疑問才會去思考。有問題是思維意識的導向。沒有疑問,思維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古人云:“大疑則有大進,小疑則小進,無疑則不進。”數學是思維科學,而問題是數學的核心,所以培養問題意識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并且有問題意識是發現新方法、獲取新知識的起點。那么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成為當今學者探討的熱的之一,而本文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進行了綜合性闡述。
一、創造良好的課堂民主氛圍,使學生敢于發問
營造良好輕松愉悅的民主課堂氛圍對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尤為重要。羅杰斯認為,只有一個人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前提下,他的創造力才能發揮出最佳表現和進展。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至關重要的要使學生在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充分自由發揮個人意見和觀點,消除學生緊張情緒和心理壓力。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一把鑰匙,是開啟學生思維潛能的前提。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該提倡學生可以隨時發表言論。在學生七嘴八舌提出問題和在相互討論中回答問題聲中,會感到學習激情在涌動。教師個人行為影響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友善的態度,慈愛的笑容,鼓勵的目光,都會給學生以鼓舞,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使其自然而然的融入課堂的氛圍中,自覺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要平等對待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參與學生進行課堂問題探討、交流,而不要以權威者進行指揮論斷。教師在課堂中,要尊重學生個人想法和觀點。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應給與肯定言語和贊許的目光。
二、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提問
教學設計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使學生積極發問,教師就要精通教材,整合教材精華信息,設計高效教學計劃,通過有效的點撥,引導學生去感悟、去體會,打破原有認知,喚醒思維意識,激發潛能,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并提出問題,并進行深入探究。問題源于情景,好的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產生認知矛盾,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引導學生質疑并提出問題。所以教師教學設計重點應該放數學情景設計上。應將問題置于情景設計中,作為教學設計精髓。 積極鼓勵學生運用已儲備知識去解釋新現象和規律,在認知矛盾沖突中,激發學生質疑能力,進而強化學生問題意識。在課堂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因地制宜設計疑問,引起學生的質疑。例如,對于二次函數的關系式:y=ax2+bx+c(a≠0)如果條件中的a等于0時,那么它還是不是二次函數了,引發學生提出疑問。只有不斷地啟發式教育,使學生在不斷熏陶中培養積極提問意識。教師在教學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善于觀察,啟發學生展開聯想、深入思考、轉化為問題,自主發問。
三、授予質疑方法,使學生善于提問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學生培養問題意識,不但要使學生敢于發問、想問,而且還要讓學生學會怎么提問。教師應當授予學生提問的技巧,讓學生知道怎么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會事半功倍。數學是邏輯思維較為嚴謹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發揮學生主動性,讓學生主動積極思考,由傳統教學模式向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模式轉變,努力營造適合探究的課堂氛圍,試著使學生處于發現數學問題,然后自己通過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會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而且會使學生在發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再發現和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滿足感和成功體驗,不僅輕松的接受了所學的知識,而且理解深刻,還會增強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給以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足夠活動的空間,更多自我表現和交流的機會,較多的體驗嘗試成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究者。
四、適時評價,使學生樂于發問
教師在評價學生問題,應堅持積極的評價原則。在評價過程中要有“對事不對人”的評價態度。每個學生的思維是獨一無二,所以學生的提問也是五花八門的,針對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是稀奇古怪,荒謬可笑甚至是無厘頭的,也不應當予以批評和嘲笑,應該善意的引導和啟發;對于不善于提出問題同學提問,應當稱贊其勇氣可嘉,幫助其分析問題,增強自信心,調動質疑積極性;對于善于提問的同學,應積極鼓勵探索,大膽嘗試,用于創新,品嘗提問的樂趣,激發質疑的熱情。因個人思維差異,難免提問水準也就高低各異,教師應承認差異并加以鼓勵,但并不加以評論和區別對待,教師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指引,使學生對有價值問題、無價值問題有清晰明確認識。對于提出見地性問題,應給予肯定,并鼓勵學生提出更好更見解性的問題,會激勵學生不斷的再發現、再創造。
綜上所述,教師努力創建良好的課堂民主氛圍,優化問題質量,將學生導向積極的思維狀態,讓學生自己質疑,發現問題,從而產生學習意向。學生質疑的能力授予是教師教學之根本。學生思維意識有明確的方向,才能獲取質疑的能力,才能提出有效的問題。才能更有效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為獲得更好數學成績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姚本先.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教育研究1995(10)
[2] 韋秋寧.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大江周刊2011(4)
[3] 張衛霞.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