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晰
摘 要:對于學生而言,數學是一門極為很重要的學科,在未來發展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所以,學生學習數學應從幼兒園入手,使學生從小就形成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升。
關鍵詞:游戲化;幼兒數學;教學
1 游戲化教學方法的作用
1.1 教學的高效化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而言,在該時期數學的學習正式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所以,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能夠高效地對幼兒園的孩子實施教學,使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若單純從教學方法上進行分析,就是革新了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實踐于幼兒園時期內,為將來的教學方法提供實例借鑒。從教育方面進行分析,幼兒園孩子必須學好數學知識,為其提供堅實的基礎作用,才能在未來學習和工作中更具優勢。所以,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游戲化的高效教學方法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1.2 對孩子課后的學習產生促進作用
在幼兒園階段,孩子幾乎未能掌握課后學習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覺中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能能夠使孩子形成課后學習的良好習慣。當老師對幼兒園的孩子開展游戲化教學方法時,學生會在學校對一些游戲所留戀,此時老師可以告知孩子回家應與父母開展類似游戲,當孩子放學回家與父母做游戲時,父母也會在游戲中項孩子傳授一些數學方面知識,在課后發揮著知識的鞏固和拓展等作用。
2 數學活動游戲化的現狀分析
雖然目前越來越多人逐漸認同了幼兒數學活動游戲化,使得教學實踐工作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推廣,但由于在認識上存在著偏頗,幼教課程價值取向不同、師資力量不平衡以及不完善的專業游戲整合,因此在一些地方開展數學活動游戲化會有一定的問題存在:
2.1 不健全的游戲化教研體系
由于歷史方面的原因,幼兒教育對專業從事該方面研究的人員有所缺乏,造成目前幼兒游戲教學體系出現不健全問題,在組織活動時,容易有枯燥乏味的問題。傳統的游戲與數學活動產生脫節,造成幼兒缺乏對游戲活動的興趣,甚至產生乏味的現象。該情況出現較多的則是小班。
2.2 小學化的幼兒教育
在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數學時五大規定領域課程中的一項。與奇特領域課程相比,數學活動的教學研究處于弱勢狀態,然而,近年來深受小學入學測試的影響,為了應對家長和部分小學,一些幼兒園的數學學習活動逐漸向小學化方向發展,該拔苗助長的方法,不僅使幼兒的求知欲得到激發,而且還影響到幼兒的思維發展。
2.3 同質化的游戲活動
在幼兒數學教育實踐中,游戲活動的創設一般會展現出同質化的現象。在同齡編制平行的班級內,一般數學活動會呈現出相同的活動、游戲以及組織形式。教師核能將各類兒童的個別差異及性別差異得到顧及。同質化幼兒園教育游戲活動的開展,容易使兒童向同質化地兒童個性方向發展。而幼兒園教育的產品時一個活生生的人,并非工廠所生產出的產品,相同模式的同質化教育會將教育對象的個性抹殺,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終身發展。
3 幼兒數學游戲的設計方法
3.1 游戲設計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相適應
由于幼兒所處的年齡階段不同,因此在認知上會有不同的特點表現出來。在進行游戲設計時,我們應對幼兒的認知特點進行充分考慮和尊重,使游戲與幼兒的生活更加貼近。
3.2 設計游戲時應找出幼兒的興趣點
成人的學習活動和學習愿望大多數社會要求逐漸轉化為個體需要的結果,所以他們有明確的學習意志目標。而興趣在幼兒時期時學習的最直接且最有力的動力。教師可以通過幼兒生活中的各種感興趣的事物對幼兒學習和教育進行引導。老師將幼兒對某一現象或事物的興趣點不能熟視無睹,應將幼兒的興趣點抓住,因勢利導,對教育活動進行開展。
3.3 在游戲中做到數學知識的掌握
俗話說“玩具時幼兒的天使,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在游戲和玩耍會逐漸長大和進步,所以深受幼兒的喜愛,因此將數學活動設計為游戲模式,會被幼兒所廣泛接受。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運用多種形式的游戲方法想盡辦法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全身心投入至活動中。只有這樣,枯燥的學習知識才會逐漸轉化為更加有趣的效果,簡單地重復練習也會由于游戲而轉化為生動狀態。小朋友的學習會達到輕松、愉快,從而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3.4 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對數學游戲進行設計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一日活動占據著較大比例,考慮到家長的心理需求,他們除了希望老師對幼兒的生活護理進行關注以外,還應對幼兒的學習進行注重。所以,在游戲設計時,做到幼兒在生活活動中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例如:吃餅干的時候,大多數小朋友關注的是“吃”這一活動,不會對其他更多的東西進行考慮,此時,可通過啟發幼兒動腦筋,通過一定方法讓餅干變為三角形、圓形或正方形。或啟發幼兒對剩下的部分餅干進行想想,看其看上去像什么,孩子會說有的像月亮、像游戲卡、像小鳥等。這樣,在吃餅干的過程中,小朋友們則不再僅關注吃這一活動,不當鞏固了幼兒對圖形有所認識,而且還對幼兒的想象力和動腦筋的習慣進行培養,避免產生浪費餅干的問題。
3.5 在運動中開展數學的學習
有人說,幼兒認識世界是在摸、爬、滾、打中實現的,由于年齡因素,幼兒園孩子更多喜歡的是運動,結合該年齡段的特點,可以結合數學練習和運動開展體育游戲活動,使幼兒在運動中掌握數學,有明顯的收效存在。
(1)改編現有的體育游戲
目前許多體育游戲僅關注的是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由于簡單有趣,深受幼兒的喜愛。若在其中融入數學知識,不僅練習了動作技能,而且又對數學知識進行了鞏固。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可通過改變現有的體育游戲,有效融入數學練習。例如:作為一項傳統的體育游戲,在拍皮球中,可將“1”和“許多”的教學及5以內的點數相結合,可在原有簡單的拍皮球中加入“拍一下”、“拍5下”和“拍許多下”等,讓幼兒練習邊雙腳跳邊回答“跳一下”、“跳5下”以及“跳許多下”。在改編之后,應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對幼兒在體育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產生有利作用。
(2)與需要相結合,對體育游戲進行創編
與數學科的教育計劃現結合,大多數游戲都是在室內由小朋友自己在桌面進行操作的,即通過對一些包含數學練習的室外體育游戲進行創編。由于這樣即能使幼兒戶外活動的需要得到滿足,同時也能開展數學練習。實踐表明,與數學教學需要相結合,對一些易組織的體育游戲進行創編即可。例如:與“大小排序”的教學、圖形教學、“遠近”教學等相結合,對各類室外游戲進行創編。
4 結語
綜上所述,探索幼兒園教學游戲化不僅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而且還關系到教育觀的改革問題,我們應對游戲中的一切可利用教育資源進行挖掘,探索如何將傳授的內容在游戲中實施巧妙滲透,使幼兒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使學習效率得到不斷提升,統一娛樂和學習兩者的關系,確保在游戲中幼兒做到愉快學習且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