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杰 王洋
摘 要:美國職業籃球成功的市場運作,成為我國職業籃球改革效仿的典范。與此同時我們也清楚的認識到我國職業籃球運動發展較晚,在改革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分析我國職業籃球存在的問題,借鑒外國職業籃球發展的成功經驗,進而尋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籃球經營模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中國職業籃球在經營、管理、市場開發等發面結合我國國情,不斷的借鑒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關鍵詞:中職籃,美職籃,發展模式
1 結果與分析
1.1 美職籃發展模式分析
1.1.1美職籃發展經營模式
從NBA的成立和原則可以看到:NBA是一個商業機構,而不是政府機構,或者事業單位。NBA是股東投資行為而不是投機行為,NBA原則的中心思想就是必須保證聯盟有最好的老板、最好的球員,并通過長期持續經營以形成規模效益。
1.1.2美職籃發展中營銷模式分析
NBA利用明星球員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對其產品進行宣傳和促銷。免費贈送紀念品或食物,進行促銷。安排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使觀眾愿意再去現場觀看比賽。
1.1.2.1 贊助
NBA與贊助商達成了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雙方都在優勢和資源上投資,很多贊助商是美國500強或全球財富500強企業。合作伙伴以NBA為主題進行推廣活動,并且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成績。
1.1.2.2門票銷售
門票銷售是賽事主辦方最主要的收益渠道之一。門票銷售受到比賽水平,銷售渠道,服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由此指定完善的銷售計劃尤為重要。
1.1.2.3媒體轉播
NBA通過電視將96%的比賽向全國轉播,2003-2004賽季在212個國家用42種語言轉播,將NBA推向世界。同時NBA也是體育電視節目的制造者,對球隊和聯盟進行宣傳。通過衛星直播將比賽包給訂購者,使其從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1.2 中職籃的發展模式分析
1.2.1中職籃發展中經營模式分析
我國CBA聯賽的供給主體為CBA聯賽各參賽俱樂部和CBA聯賽委員會,職業籃球俱樂部是職業籃球競賽產品的供給主體,目前我國CBA職業籃球俱樂部的運營形式主要有:國有企業型、私有企業型、企業與體育局合辦型、贊助型等。
1.2.2中職籃發展中營銷模式分析
1.2.2.1門票銷售
各俱樂部模仿NBA,在門票銷售上做出了改變,增加了門票的種類,拓寬了銷售渠道。福建將門票分為了6個檔次,并且在本俱樂部的網站上開設了訂票中心,開辟了國內籃球聯賽門票銷售的一個新途徑。
1.2.2.2 媒體轉播
在電視轉播上,CBA已經由開始的付費給電視臺進行播放發展到現今的自主經營電視轉播權。在網絡建設方面,籃管中心于1998年與巴斯格博文化咨詢有限公司共同創建了CBA官方網站,對CBA聯賽進行了更為廣泛的宣傳。
1.2.2.3特許產品的開發和銷售
1999年中國籃協市場開發部和國際管理集團公司合作,向全國發行球星卡,全明星紀念品等,并開設了第一家籃球用品專賣店。CBA與運動廠商合作開發產品,但由于自身品牌競爭力低下,生產工藝粗糙,營銷計劃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沒有收到預期的收益。
1.3 中職籃與美職籃發展模式的比較
1.3.1組織機構的比較
1.3.1.1美職籃的球隊均屬私人所有
目前CBA球隊的所有權形式由兩種。第一種是省市體委(部隊)與企業合辦俱樂部,即體委(部隊)出教練、運動員和訓練館,企業出資金。第二種是企業獨資辦俱樂部,俱樂部所有權歸屬該企業。
1.3.1.2權力分配
NBA董事會是NBA聯盟的最高權力部門,它由球隊的老板或老板指定代表組成,每年11月召開一次董事會,如遇到重大事情也可臨時舉行會議。在我國,國家體育總局領導下的中國籃球管理中心是CBA的最高權力部門。
1.3.1.3職責劃分
從內部結構來看,由董事會到職能部門都有詳盡的工作范圍和職責,且層層負責,如果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具體部門乃至個人,所以由1300多人組成的龐大聯盟尤如一部列車一樣有序地運轉著。
1.4 中職籃聯賽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4.1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與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一樣,我國的籃球還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階段,在管理體制方面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夠健全。目前的管理模式是職業聯賽的組織由籃球運動管理中心負責,地方體育部門承辦,各籃球俱樂部出資經營的管理模式。
(2)俱樂部本身的機構設置不夠健全。俱樂部是一個獨立經營的實體,其內部的機構設置應與市場接軌
(3)缺乏懂籃球、懂經營、懂管理的專門人才。據資料顯示,有65%的俱樂部經理人是體育人才,缺乏管理經驗,在俱樂部商業運作過程中關系不順,責權不清,隨意性較大。
1.4.2缺乏合理的競爭機制
(1)選秀制度和轉會制度不健全。這是球市不穩的一個重要因素。
(2)缺乏有效的獎懲和工薪法規體系。由于各個俱樂部之間、俱樂部內部各層次人員之間在獎懲和工薪分配方面的矛盾較為突出,法規體系不健全。
1.4.3籃球市場發展緩慢,發展不平衡
(1)基本觀眾沒有形成。
(2)新聞媒體方面經營不力。
(3)運動競技水平不高,觀賞性不強。
2 結論與建議
2.1 結論
1.通過比較美職籃與中職籃各方面的分析,我們發現,中職籃聯賽董事會的成員構成,是最大程度上統籌和整合中國籃協和各俱樂部的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美職籃和瑞士盈方公司的資本實力和賽事經驗以及人力資源,借助中央電視臺(CCTV-5,即央視體育公司)的高端傳播平臺優勢,在聯賽的發展戰略和規劃商業運作模式和競賽規則等方面,對聯賽發展提出指導性意見,并就重大問題進行決策。
2.2 建議
1.建立規范的籃球市場法規體系和有序、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是我國職業籃球朝著正確健康方向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保障和理順職業籃球聯賽及各俱樂部管理體系的客觀需要。
2.建議增強我國職業聯賽管理人員自身素質和觀念的更新,培養一批有專業體育知識、有一定管理能力和經營能力的人才是進一步培育和拓展我國籃球市場的關鍵所在。
3.針對職業籃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建議從小學到中學建立籃球運動重點學校或傳統學校,每年組織青少年籃球活動,制定并實施青少年籃球發展計劃,組織好中學生、大學生的聯賽,在升學、入隊等方面制定帶有競爭機制的政策,保證優秀青少年運動員能順利進入大學或俱樂部。
參考文獻
[1]胡樹森、盧海濱、孫雷鳴.體育市場營銷理論與實務[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2]舒剛民.中美職業籃球俱樂部發展比較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