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靜靜
【摘要】二語學習越早越好似乎早已成為一條定律,然而成人學習二語的需求卻逐年增長。尤其是在一些特殊英語用途如商務英語、旅游英語、醫學英語等方面,越來越多的成人需要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眾所周知成人在第二語言學習方面較兒童有較大的劣勢,然而這些劣勢表現在哪里,成人在二語學習上是否也存在一些優勢?本文在此主要探究成人在二語學習上表現出的優勢和劣勢,并在此基礎上給成人二語教育提出一些相關建議。
【關鍵詞】二語習得 特殊用途英語 成人二語習得
一、引言
“二語的學習越早越好”似乎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絕大多數人認為第二語言的學習就要從小抓起,年齡越大似乎二語的學習效果就越差。國內外眾多的研究成果如關鍵期假設,敏感期假設等確實也表明了年齡小的學習者在二語學習方面比成人有不容質疑的優勢。那么,成人在二語學習方面有哪些方面的劣勢,除了劣勢之外成人二語學習者是否也存在優勢?本文主要圍繞成人二語學習者在二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特征來探討他們在二語習得中的優勢與劣勢,并根據相關提出給成人二語學習者授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為教成人二語的教師提供一點參考。
二、成人二語習得的劣勢
1.關鍵期假設(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CPH)。談及二語習得年齡問題,關鍵期假設是核心概念之一。它最早由Lenneberg (1967)提出。根據此假設,一旦錯過2歲到青春期這一段語言習得的關鍵時期,隨著大腦單側化,學習者就不再具備自然高效地習得的能力,外語學習事倍功半且難以達到與本族語者相當的水平(native-like proficiency)(文秋芳,2010)。
語言學家通過大量對移民的二語習得的研究來證明此假設的正確性。很多研究表明,那些青春期到來之前的移民者往往二語能力接近母語使用者,而成年之后的移民則很難達到這種水平。還有研究表明,移民的二語水平高低與他在這個國家居住的時間長短并不成正比,而是與他移民時的年齡相關。盡管學界對關鍵期這一假設的正確性爭議不斷,甚至有些學者提出“敏感期假設”想代替關鍵期假設,不容質疑的是,在二語習得上,年齡小的學習者在生理上較成人具有優勢。
2.社會情感屏障。Krashen 在他的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中指出僅僅聽懂第二語言是二語習得發生過程中必需但不是最有效的條件,習得者不僅需要聽懂第二語言而且也要對之持“開放”的心態。Dulay和Burt (1977) 就此假設了“社會—情感屏障”的存在,擁有較強屏障的習得者,由于較少的輸入被允許進入他們的語言習得機制,往往習得較少。根據Krashen的情感屏障假設,一些特定的如緊張感,自我懷疑或僅僅是覺得無聊等消極情緒就會阻礙二語習得進程。它們作為一種在說話者和聽話者間的屏障來減少聽話者能理解的語言輸入,這些負面情緒會阻止有效的語言輸入進程。成人較兒童來說,比較注重面子,顧慮的東西也很多,因此他們在學習二語的過程中具有更強的焦慮感和緊張感,擔心自己學得不好等等,因此成人的情感屏障較高。這些障礙阻止了習得者去獲取大量的可理解語言輸入,導致了成人的二語習得效果的降低。
3.輸入條件。關于兒童第二語言習得的日記式研究幾乎一致表明,兒童是成功的語言習得者,而成人則不一定是。Hatch 對此作了如下解釋:兒童能做他需要做的事,而談話的話題范圍卻與成人的不同。兒童成功習得語言也許是因為她們需要交際的類型范圍小,成人不太成功是因為交際是以成人水平要求的,他們必須在很廣的話題范圍內去讀、寫、說并理解語言,需要參加要求理解人際交際規則的交際活動,因此很難充分利用語言輸入學好語音和語法等。兒童在自然的二語環境中時,由于交流的大多都是同齡人,兒童的語言使用的語法較為簡單,內容也不復雜,話題少,且兒童間會使用很多的身體語言,能讓兒童在這種狀態下較容易地理解對方的語言,并很自然地習得。然而成人在自然的二語環境下,所接觸的話題廣,語法復雜,語速快等等,給成人在理解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此習得效果差。
4.文化價值取向。姚鳳華在她的成人二語習得利弊談中也提到,成人二語習得還受到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外語界的一個共識是:母語與目標語兩種文化之間的距離越遠,目標語就越難學。有學者比較了三個民族主體習得屬于西方文化的二語的情況:母語和二語同屬于西方文化的“近距離團體”習得成績最好;來自中東和非洲的常接觸西方文化的中距離團體習得者成績次之;而來自亞洲的“遠距離團體”習得成績最差。兒童由于年齡小,對文化方面的理解不深,因此受文化價值取向影響小。而成人已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文化價值取向,因此受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較大。
三、成人二語習得的優勢
上述成人習得二語的劣勢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觀存在的,那么成人在二語習得上就只有劣勢沒有優勢嗎?成人就永遠無法達到母語使用者水平了嗎?答案是否定的。Krashen指出成年人同樣可以學好二語,而且如果習得和使用二語的時間一定,成人比兒童進步得更快。Ellis認為兒童和成人在二語習得上各有優勢。生活中成功的成人二語習得者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他們成功習得二語的關鍵點在哪里?他們又具有怎么樣的優勢?
1.邏輯分析能力。 成人的主要優勢之一體現在他們具有邏輯分析能力。成人思維方式已經基本完善,語言意識較強。心理和認知能力的成熟使得成人具有較強的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因此較為容易地處理復雜的、深層的語言形式和內容,所以成人二語習得者的集中點和強項多在語法規則、句子結構等表達方式。且成人學生大多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對社會事物的認識和看法也更為全面,且日常生活知識豐富,這些對他們在掌握二語閱讀和寫作方面具有莫大的幫助。1928年美國心理學家Thorndike做了一個實驗,他將八歲到三十五歲的人分組進行世界語的教學實驗,用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教材進行教學。結果年齡最小的一組學生比成人學生多用了一倍的時間卻少學了一般的內容。endprint
2.自我監控能力。同時,成人在二語學習過程中,自我監控力強。成人會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進行分析改正,并根據自己的特點在不同時期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進行自主學習,具有較強的主動性。特別是在以課堂授課的形式下,兒童主要進行的是被動學習,缺乏自主性,而成人則目的性強,根據自身需要認識到學習二語的必要性,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尤其是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成人會進行心理調節,激勵自己不斷堅持等等,這些特點都是兒童所不具備的。
3.二語學習初級階段進步快。成人學習者在二語學習的初始階段進步較兒童快。Florander、Jensen、Mlov研究結果顯示,被試者在丹麥學習英語(外語)80個課時后,年齡大的組考試成績最好。在學習320個課時之后,年齡大的一組仍然成績最好,但組與組之間的差距卻減少了。年齡小的被試者開始趕了上來,甚至有可能超過年齡大的一組。結果表明,在二語學習的初始階段,成人的學習較兒童具有一定優勢。
四、成人的二語教學
在了解了成人在二語習得上的劣勢和優勢之后,在二語教學上教師應該揚長避短,營造一個合適的環境讓成人學習者盡量避免他們的劣勢,發揮他們的優勢,達到更加高效的學習效率。因此,根據以上提出的劣勢和優勢,筆者在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降低學生的情感屏障。教師應該盡量營造出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降低學生的焦慮感和緊張感。以鼓勵為主的形式,鼓勵學生多開口。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成人這一群體的面子問題,盡量不要采取直接糾錯的方式,可以使用重復,重述,澄清請求,引導等形式的糾錯方式,同時,對于一些需要進行語言解釋的錯誤還可以進行課后糾錯,這樣就能在給學生們糾正錯誤的同時還能充分估計到他們的“面子”,減少學生在出現錯誤后產生的羞愧感,降低情感屏障,加強學生二語學習的效率。
2.注重目標語國家的文化教育。由于成人的二語習得還受他們的文化價值取向影響,因此,教師在傳授二語語言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目的語國家文化知識的灌輸。只有在充分了解一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價值觀之后,學生們對母語國家和目標語國家的文化差異才會有所了解。這種由于對二語國家文化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感和排斥感就會有所減緩,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逐漸了解并接受目標語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因此由于文化價值取向導致成人二語習得困難的劣勢也逐漸減緩。
3.使用母語進行教學。對兒童來說,在自然的二語條件下習得是最有效果的;然而,成人的“學得”較“習得”要強。如果直接用二語進行“浸入式”課堂教學,由于水平限制,成人們有效的吸收是很小的,并且,一旦學生長期聽不懂,他們必定會覺得課程無聊,對自己的二語水平愈加懷疑,對自己成功習得二語的信心也逐漸降低,這些又都會導致情感屏障的升高,繼而進一步阻礙了二語習得效率。
4.教學內容側重于語法、翻譯法和交際法為主。雖然成人由于生理原因在語言發音等方面較兒童弱,但由于成人豐富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以及他們的邏輯思維分析能力,他們在語法,閱讀、翻譯等的學習方面能自己進行分析,掌握相關內容規則,并靈活運用。
五、結論
成人和兒童相比雖然在二語學習中有許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劣勢,但成人憑借本事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經驗以及基本完善的邏輯思維能力,在二語學習上也擁有一定優勢。在成人二語課堂上,老師們需要充分考慮到成人學生的優勢和劣勢,適當合理安排課程和授課模式,讓成人學生們揚長避短,讓更多的成人成為成功的二語學習者。
參考文獻:
[1]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Krashen, D.K.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 Inc.,1981.
[3]陳莉,張秀麗.學習外語越早越好嗎?——年齡與外語學習[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6):16-17.
[4]陸效用.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和“一條龍”英語學習[J].外語界,2004(1):62-68.
[5]劉振前.第二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研究評述[J].當代語言學, 2003(2):158-172.
[6]苗德全,王群.年齡對成人二語習得的影響[J].2008(6):179.
[7]王鴻雁.二語習得中的年齡差異與語言教學[J].國外外語教學,2002(3):7-10.
[8]文秋芳.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9]姚鳳華.成人二語習得利弊談[J].繼續教育研究,2011(1):139-140.
[10]張海琰.對語言學中“關鍵期假說”理論的評述與思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3):190-1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