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在課堂上開展“8421”小組學習和學習的微觀指導,用制度和精神的鼓舞,使學生共同合作,共同進步,進而對物理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制度
初中物理因其抽象性強,所以對于初接觸的中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許多學生學起來非常吃力,尤其是女生,能拿到高分者可謂是寥寥無幾。許多學生想學好,但不知道怎樣學,僅靠意志和紀律是很難使這些學生在課堂上有滿意的表現的。“合作學習,生生互動是教學系統中尚待進一步開發的寶貴的人力資源,是教學活動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我通過在班級里開展“8421”小組學習和學習的微觀指導,改變了這種狀況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就我的班級試行情況對這兩例分別講述,不當之處還希望大家見諒。
一、建成小組
中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的自覺性是有限的,是需要檢查督促的。這種督促不是一場大刀闊斧的思想動員,而是平時實實在在的檢查。任何老師都不可能做到時時檢查指導班上的幾十名學生。單獨一個人進行學習,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但如果置身于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大多數時候大多數人的學習狀態都是好的,那么就可以帶動學習暫時消極的人。我在班里建立了學習小組并想方設法發揮小組的作用。
我按“8421”小組分法,把學生按成績優劣互補分成6個大組。我的分法是這樣的:“8”就是每組有8個學生。“4”,也就是將每個大組再按照成績分成兩個小組,每組4人。“2”也就是每兩個人結成一對一的幫扶。
將大組變成小組,小組內再分成兩個2人組。這樣就可以實現最有效率的一對一輔導、討論、檢查。而且兩人的檢查時間、地點、內容也比較好約定。經過2人互檢、4人組組長復檢,能避免學生的應付行為。無論是8人組、4人組還是2人組的互助互查都是為了激發組里的每一個“1”的進步。
二、制度是個筐,精神是凝固劑
小組建好之后,要形成合力就得從組織形式上來約束,用制度來保障。剛開始學生不適應這種學習方式,為此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進行小組合作,并讓學習組長記錄學生的表現情況,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物質上的獎勵。
制度是個筐,精神是凝固劑。沒有精神的團體好比是沒有靈魂的軀體。小組建成之后一定要用精神來鼓舞,想方設法形成小組文化。
用給小組起名字的方法,使學生都有一種團體意識,有一種歸屬感。讓每組的學生給本組起一個組名,如,永不言敗組、求實奮進組、雄鷹組等等。小組的奮斗口號如:永不言棄,奮斗成就未來;為理想而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等等。另外,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紀律等等。這樣小組成員有了合作意識,有了競爭意識,有了精神的鼓舞,小組的活力就會充分體現出來。
三、共同合作同進步
小組合作的基本功能體現在互助和互檢兩方面。互助:學生的互助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一個老師的教育對象是幾十個學生,對一部分學生“因材”了,必然影響另外一部分學生。而小組學習是一對一的,他們彼此知根知底,引導得當,他們很多人可以擔當老師的角色,去教比他們掌握程度低的同學。
在平時的學習中兩人互相幫助,兩人都不會的提交4人小組解決,再不會提交8人小組(相鄰兩個4人組合起來稱為8人組,其中一個4人組的組長成為8人組的組長,另一個4人組的組長成為8人組的副組長。)討論。最終只有極少數的問題會上傳到老師處,老師解決的問題就代表了8人小組共同關注的難題。這樣老師輔導的效率更高。而且在這樣的小組里,每個人都有機會也有義務表達:把自己知道的題目講解給不知道的學生。這就解決了教學中常存在的一個問題:學生聽懂了,考試未必得分;而能將解題思路清楚地表達給別人聽的學生,他必然是對這道題涉及的知識點、解題的思路有了全局的認識并加入自己的思維,這些人必然得分。學習上,思維的超越才是決定性的超越。
互檢的檢查內容包括:(1)基礎知識的過關,比如比熱容的物理意義、電學中的相關等都要求兩人及時檢查并記錄到印制的表格中。(2)練習的完成情況。量方面,在所做到的題目前標上日期,并約定下次檢查時間。質方面,要求做過的題目都要用紅筆自己對照答案打鉤或差,并提問。(3)課堂聽課質量的檢查:主要是檢查課堂筆記并記錄到印制的表格。
四、群策群力見奇效
中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需要更新鮮的學習指導。所以我們得注重挖掘學生當中好的學習方法。有時候老師的學法指導固然全面,卻不適合學生,就算適合,也不一定能讓他們感同身受。我們班用出墻報的畫紙折疊裝訂成了《班級剪貼本》。比如,物理電學的內容越來越抽象,怎么辦?很多人做題不思考就翻答案,怎么辦?許多概念睡起來就忘,怎么辦?等等。學生針對這些學習的困惑各抒己見,我根據班會記錄材料整理出這些好方法,打印貼到剪貼板中。同時他們每天遇到心理或學習困惑也會自己寫在“心情交流站”里,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學生都會在后面跟帖。我們別小看這些“交流會”和“交流站”,學生能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和提問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方法,有些學生善意的一句“我看到你平時都不做筆記,當然會漏掉老師的分析思路了!”比我們老師冥思苦想的“善意批評”更能讓當事人羞愧和警醒。更重要的是通過“交流站”他們知道,原來優秀的學生甚至老師也有過他們這種困惑,這對學生心理的平穩和激發是大有裨益的。“合作學習把生生互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為整個教學過程中一種十分重要的互動方式來加以科學利用,充分開發和利用了教學中的人力資源,為現代教學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無論潛能還是差異,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它們都是亟待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越是人數多的班級,越需要小組合作學習。請飛翔者或奔跑者擔任小組的領頭雁與援助者,讓每一個追趕者或跟隨者都有歸屬感,不再無助。小組學習既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又加強了教學的個別化。因小組的精誠合作,課堂才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效率才能全面提高。同時由師生的雙向交流變為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網狀立體的交流,使物理課堂煥發無限的生機。
參考文獻: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
[2]李雪萍.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09(08).
作者簡介:李小青,女,1973年4月出生,本科,現就職于河南省沁陽市第四中學,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