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使語言學習的過程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關鍵詞:任務;鼓勵;情境;活動
新課改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發掘學生在學習英語上的潛能。通過這樣的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并大膽地說出英語。我通過實踐,總結了下幾點。
一、采用活動教學
新課改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導線,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目的的教學。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的過程中學到生活中有用的知識。比如,在教學三年級動物這一個模塊的時候,我就可以去動物園參觀,老師是導游的角色,向學生介紹動物,并讓學生在講臺上來做相應動作的動物讓其他學生猜,也可以用上你比我猜的活動來充實課堂。我在上單元小結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記住本模塊學習的重點句子或者單詞,就把他們編成一個chant,讓學生通過這樣節奏感強的韻律來幫助學生記憶。最后在歡快、輕松的氣氛中,讓學生得到口頭的練習。
二、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語言學習的最好的一種教學方式,讓學生不知不覺就感知到了語言。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如果老師講多了,反而不好,如果老師盡可能地創設真實環境,學生自然就會感知到語言的存在。比如有一次學生在進辦公室的時候,她就在門外大聲說“報告”,我也用夸張的語氣說“please”。這時,這個學生把全班的本子抱過來遞給我,我真誠地,并放慢語速向她說了句“Thank you.”這時,我也看見她的嘴巴也好像在跟著學習。有一次,我改了作業,把本子遞給她的時候,她連忙向我說了句“Thank you.”我想,這就是情境教學的魅力。就這樣通過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所以,我們不妨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盡可能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既學得快樂,又學得輕松,課堂氣氛就會異常活躍,會讓大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關注每一個學生
鼓勵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情感是課堂教學的“搖籃”。學生的情感往往是隨著老師情感的萌發而產生的。因為以前我就嘗試過,當我身體不舒服時,上課就不太有精神,學生自然狀態也不是很好。所以,教師的情感是學生學習狀態的一面鏡子。我們上課時不能情緒化,不能在你不高興的時就去批評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是老師的美德。創設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以及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鼓勵和鞭策自己的學生是我在課改后的最大變化。我們特別要關注內向的,平常發言少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因為這時候,老師才是學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柱。
四、運用電教媒體,開發學習潛能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教學,能調節學生學習的情緒,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讓有意識的學習和無意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創造多層次的練習機會,開發潛能,使學生既能提高學習效果,又學得輕松愉快。電腦多媒體畫面中強烈的動態效果,將豐富的動畫形象與生動的情節相結合,為學生創造出了一個擺脫母語束縛,視聽結合的語言環境,其內容豐富,語言地道,融生動性、趣味性和故事性為一體,使學生興趣盎然,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自覺性大增。多媒體生動形象,音形兼備,有效地促進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多信息、大容量和高效率,在眾多教學媒體中具有獨特的優勢。當然,選用多媒體必須遵循教學目標需要的原則,只要使用適時,恰到好處,定能獲得英語教學的最佳效果。
總之,新課改能使學生學習主動,對學習英語擁有興趣,聽說讀寫的能力能夠得到大大提高,也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充滿自
信,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宋文君,李春雨,陳艷龍,等.合理使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J].中國電化教育,2001(06).
作者簡介:付燕婷,女,1987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四川省合江縣南通鄉順江小學,研究方向:新課改在小學英語中的滲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