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在大多數教育學家看來,小學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黃金時期。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務必要注重對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傳統的教學思想與方式進行革新,確立創新性的教學原則。主要圍繞創造性思維培養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深入探討。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課堂教學;應用分析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過程,相較于普通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涵蓋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且具備新穎、獨特等特點,是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主要表現。近年來,教育改革工作逐步落實,課堂教學素質化進程日益加快,創造性思維的應用是對傳統教學觀念與模式的繼承與發展。筆者將結合現階段語文教育現狀,對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應用加以分析,并根據個人教學經驗對其進行總結。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目前,大多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多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題海戰術”“填鴨式教學”為主,量化評分的考試是評價教學成果的唯一指標,學校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始終停滯不前,教師成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發散性思維以及自主創造的能力受到繁重課業的束縛,個人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單向傳輸的關系,導致學生自學能力、思想自律與創造能力極度匱乏。從教育價值的層面來看,傳統的教學過于測重教學的社會價值,并未給予學生的個人發展足夠重視。在這一教學背景下,不少學生表現出智商高、理論知識強、實踐能力弱,無法靈活運用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缺乏創造力的狀態。而這一情況,也充分體現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迫切需求。
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應用分析
1.激發學生思維創新的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的時期,教師通過適當的引導與激發,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未知事物的興趣。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部分問題看似簡單明了,教綱答案過于單一。教師可以自擬一些答案并非唯一,而是具有多種可能性的題目。如此一來,學生便可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問題發表不同意見。此時教師應耐心傾聽,并給予鼓勵,并對思考進入瓶頸的學生給予一些點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而形成創造性思維。
2.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較為簡單,但這并不是無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借口。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并利用不同方式去解決問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通過自主探索,充分享受整個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這對學生日后的成長與發展
大有裨益。
3.鼓勵學生勇于創新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需要長期積累與訓練,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首先需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觀察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
節,使學生接觸到更多新鮮事物,豐富學生想象力,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石。其次,是對學生多項思維能力的訓練,實踐證明,大多數學生的思維均會受到常規思維的限制。
4.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
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引導以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結合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與要求,以注重教學活動性質特點為前提,擯棄傳統的權威思想。課余時間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與學生展開互動,使學生獲得展現自我的機會。引導學生對同一問題各抒己見,即使出現錯誤教師也應給予鼓勵,通過引導幫助學生消除緊張心理。
綜上所述,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重大,開展方式與途徑也是層出不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迎合時代發展對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需求。因此,教學策略務必要與時俱進,對現階段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與完善,尋找更多更適合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泳.小學語文教學運用默會知識的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
[2]劉宗林.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激發[D].華中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奚松裕,男,1979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鎮江市揚中市外國語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