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生長效果進行了調查,杉木光皮樺混林木經過10年的經營管理,現林木生長效果良好。結果顯示:其林木生長不同,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的林分生長量比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分生長量生長較好,混交林的平均樹高,比純林的平均樹高分別大1432%、65%,平均胸徑分別粗1942%、1185%,單株材積平均分別大5714%、2947%,蓄積量平均分別多5534%、2761%。土壤肥力均有提高,N、P、K分別增大273%、180%,800%、385%,507%、357%。
關鍵詞:杉木光皮樺;混交造林;生長效果;調查分析
收稿日期:20130615
作者簡介:劉惠芳(1988—),女,福建泉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森林培育研究工作。中圖分類號:S7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1009503
1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 (Lamb.)Hook)是我國南方主要的用材林樹種,也是福建省泉州市主要的商品林樹種,其樹生長快,產量高,材質好,用途廣。但由于泉州地區有部分林地立地條件較差,土壤貧瘠干旱,自肥能力差,杉木多代生長不良,造成林木生長量下降,林地生態環境惡化,林分抗逆性差,致使林地地力衰退。
光皮樺(Eetula luminifera H.WINKL)是南方鄉土闊葉樹優質用材林樹種,能耐干旱瘠薄土壤,根系發達,生長快速。其樹樹冠龐大,枝葉茂盛,枯枝落葉物多,在林地內可減少降雨徑流,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尤其枯枝落葉物腐爛后,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002年,泉州市林業局為了發展林業生產,提高林分生長量,發揮林種多樣性,改善林地地力,改變森林生態環境。在安溪竹園國有林場站期工區馬鞍格山,技術指導營造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10 hm2。2012年11月,筆者為了研究多代杉木的生長量,充分發揮林木生態效益,對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混交林生長狀況,土壤肥力進行調查比較,為今后營造混交林生長效果,經營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2調查材料與方法
2.1調查地的概況
調查地設于福建安溪竹園國有林場站期工區馬鞍格山,位于東經117°42′2″,北緯24°30′17″,面積10 hm2(其中杉木光皮樺混交林3.4 hm2,杉木純林3.3 hm2,光皮樺純林3.3 hm2,)。此地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型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氣候暖和,雨水充足,年平均氣溫19 ℃,降雨量1800 mm,空氣相對濕度82 ℃左右,1月份平均氣溫13 ℃,極低溫-1 ℃,7月份平均氣溫26 ℃,極高溫36 ℃,全年≥10 ℃,活動積溫7000 ℃,無霜期328 d。調查地的海拔高度433~456 m,坡位中部,坡向東南,坡度為20°。土壤為酸性黃紅壤,土層腐殖質層一般,肥力中等,pH值4.6~5.5,屬Ⅱ立地級,適宜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林木生長。
2.2野外調查與室內分析
2012年10月份,在10年生的各種林分中選擇坡度、坡向、海拔等立地條件因子大致基本相同的地塊設立臨時樣地,樣地面積25.8 m×25.8 m,每種類型的林分各設立3塊樣地。調查林分因子林木生長量和土壤肥力。
2.2.1林分溫濕度檢測
2012年10月12日11:00~14:00,在3塊樣地不同的林分內及林分外,隨機設臨時標準地對照,各選擇2個觀測點,觀測氣溫、濕度等小氣候因子。
2.2.2生長量調查測定
對樣地內的樹木進行每木每木檢測(測定樹高、胸徑和冠幅),按福建省林木二元材積公式計算每個樹種平均木單株材積,再按各樹種平均木單株材積乘以相應樹種的單位面積株數計算各林分單位面積蓄積量。二元材積計算公式為:
2.2.3土壤采樣與測定
在各樣地內根據地形走向,按S型路線分別挖出土層深度0~40cm的土壤采樣剖面各3個,用容積100cm3的環刀分層(0~20cm、21~40cm),采集原狀土,同時采集0~40的混合土樣約500g,帶回室內按森林土壤國際分析方法測定土壤理化性質指標。
3調查結果分析
3.1不同林分溫濕度分析
杉木光皮樺兩樹種混交的林分內平均溫度比杉木、光皮樺純林內平均溫度低0.3~0.8 ℃,而相對濕度則比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內濕度分別提高0.5~1.0 ℃。這說明,杉木針葉樹種與光皮樺闊葉樹樹種混交,能改善林內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尤其杉木喜陰,幼林生長時期,在濕潤土壤里生長,林分能提前郁閉,所以針闊葉兩樹種混交可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木生長量。
3.2不同類型林分生長狀況對比分析
從表1顯示,不同類型林分生長狀況對比,杉木光皮樺混交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為2241株,而杉木純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為2190株,光皮樺純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為2130株,混交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比純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分別多51~111株,郁閉度分別大211~777%。這說明10年生的混交林林木生長枝葉茂密,每公頃株樹比純林多,郁閉度大,林木生長良好。
從表2顯示,不同林分生長量對比,10年生的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生長效果均優于杉木、光皮樺純林,兩種樹種杉木光皮樺混交的林分平均樹高分別比杉木、光皮樺純林樹高分別提高14.32%、6.5%,平均胸徑分別提高19.42%、11.85%,平均冠幅增加18.50%、7.17%,平均單株材積分別提高57.14%、29.47%,蓄積量分別增加55.34%、27.47%。可見,針葉樹杉木與闊葉樹光皮樺兩種樹種混交造林,林木生長較快,林分枝葉茂盛,林木蓄積量高。
3.3林地調查的分析
杉木采伐跡地營造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試驗。對不同的林分進行經營管理,采用單株擴穴撫育除草,施肥,能促進樹冠下土壤發酵,增加林地土壤肥力,可提高N、P、K的養分,改變土壤理化性質。
3.3.1土壤肥力的分析
3.3.2土壤物理性質的分析
從表4顯示的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質調查結果,不論是0~20cm還是0~40m土層,杉木光皮樺混交的林地各項物理性狀均優于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地。以0~20cm土層為例,杉木光皮樺混交林地的土壤容重,比杉木、光皮樺純林林地的土壤容重分別減少091%和183%,而通氣度分別提高022%和523%,最大持水量分別提高189%和485%,毛管持水量分別提高145%和469%,田間持水量分別提高106%和126%,毛管孔隙度分別提高281%和063%,非毛管孔隙度分別提高331%和401%,總孔隙度分別提高097%和297%。土壤孔隙度能反映土壤的持水量,結果表明,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的林地地表層涵養水源功能,比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地地表層涵養水源能力強,能更好地保持林地水土。endprint
摘要:對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生長效果進行了調查,杉木光皮樺混林木經過10年的經營管理,現林木生長效果良好。結果顯示:其林木生長不同,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的林分生長量比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分生長量生長較好,混交林的平均樹高,比純林的平均樹高分別大1432%、65%,平均胸徑分別粗1942%、1185%,單株材積平均分別大5714%、2947%,蓄積量平均分別多5534%、2761%。土壤肥力均有提高,N、P、K分別增大273%、180%,800%、385%,507%、357%。
關鍵詞:杉木光皮樺;混交造林;生長效果;調查分析
收稿日期:20130615
作者簡介:劉惠芳(1988—),女,福建泉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森林培育研究工作。中圖分類號:S7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1009503
1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 (Lamb.)Hook)是我國南方主要的用材林樹種,也是福建省泉州市主要的商品林樹種,其樹生長快,產量高,材質好,用途廣。但由于泉州地區有部分林地立地條件較差,土壤貧瘠干旱,自肥能力差,杉木多代生長不良,造成林木生長量下降,林地生態環境惡化,林分抗逆性差,致使林地地力衰退。
光皮樺(Eetula luminifera H.WINKL)是南方鄉土闊葉樹優質用材林樹種,能耐干旱瘠薄土壤,根系發達,生長快速。其樹樹冠龐大,枝葉茂盛,枯枝落葉物多,在林地內可減少降雨徑流,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尤其枯枝落葉物腐爛后,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002年,泉州市林業局為了發展林業生產,提高林分生長量,發揮林種多樣性,改善林地地力,改變森林生態環境。在安溪竹園國有林場站期工區馬鞍格山,技術指導營造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10 hm2。2012年11月,筆者為了研究多代杉木的生長量,充分發揮林木生態效益,對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混交林生長狀況,土壤肥力進行調查比較,為今后營造混交林生長效果,經營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2調查材料與方法
2.1調查地的概況
調查地設于福建安溪竹園國有林場站期工區馬鞍格山,位于東經117°42′2″,北緯24°30′17″,面積10 hm2(其中杉木光皮樺混交林3.4 hm2,杉木純林3.3 hm2,光皮樺純林3.3 hm2,)。此地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型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氣候暖和,雨水充足,年平均氣溫19 ℃,降雨量1800 mm,空氣相對濕度82 ℃左右,1月份平均氣溫13 ℃,極低溫-1 ℃,7月份平均氣溫26 ℃,極高溫36 ℃,全年≥10 ℃,活動積溫7000 ℃,無霜期328 d。調查地的海拔高度433~456 m,坡位中部,坡向東南,坡度為20°。土壤為酸性黃紅壤,土層腐殖質層一般,肥力中等,pH值4.6~5.5,屬Ⅱ立地級,適宜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林木生長。
2.2野外調查與室內分析
2012年10月份,在10年生的各種林分中選擇坡度、坡向、海拔等立地條件因子大致基本相同的地塊設立臨時樣地,樣地面積25.8 m×25.8 m,每種類型的林分各設立3塊樣地。調查林分因子林木生長量和土壤肥力。
2.2.1林分溫濕度檢測
2012年10月12日11:00~14:00,在3塊樣地不同的林分內及林分外,隨機設臨時標準地對照,各選擇2個觀測點,觀測氣溫、濕度等小氣候因子。
2.2.2生長量調查測定
對樣地內的樹木進行每木每木檢測(測定樹高、胸徑和冠幅),按福建省林木二元材積公式計算每個樹種平均木單株材積,再按各樹種平均木單株材積乘以相應樹種的單位面積株數計算各林分單位面積蓄積量。二元材積計算公式為:
2.2.3土壤采樣與測定
在各樣地內根據地形走向,按S型路線分別挖出土層深度0~40cm的土壤采樣剖面各3個,用容積100cm3的環刀分層(0~20cm、21~40cm),采集原狀土,同時采集0~40的混合土樣約500g,帶回室內按森林土壤國際分析方法測定土壤理化性質指標。
3調查結果分析
3.1不同林分溫濕度分析
杉木光皮樺兩樹種混交的林分內平均溫度比杉木、光皮樺純林內平均溫度低0.3~0.8 ℃,而相對濕度則比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內濕度分別提高0.5~1.0 ℃。這說明,杉木針葉樹種與光皮樺闊葉樹樹種混交,能改善林內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尤其杉木喜陰,幼林生長時期,在濕潤土壤里生長,林分能提前郁閉,所以針闊葉兩樹種混交可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木生長量。
3.2不同類型林分生長狀況對比分析
從表1顯示,不同類型林分生長狀況對比,杉木光皮樺混交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為2241株,而杉木純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為2190株,光皮樺純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為2130株,混交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比純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分別多51~111株,郁閉度分別大211~777%。這說明10年生的混交林林木生長枝葉茂密,每公頃株樹比純林多,郁閉度大,林木生長良好。
從表2顯示,不同林分生長量對比,10年生的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生長效果均優于杉木、光皮樺純林,兩種樹種杉木光皮樺混交的林分平均樹高分別比杉木、光皮樺純林樹高分別提高14.32%、6.5%,平均胸徑分別提高19.42%、11.85%,平均冠幅增加18.50%、7.17%,平均單株材積分別提高57.14%、29.47%,蓄積量分別增加55.34%、27.47%。可見,針葉樹杉木與闊葉樹光皮樺兩種樹種混交造林,林木生長較快,林分枝葉茂盛,林木蓄積量高。
3.3林地調查的分析
杉木采伐跡地營造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試驗。對不同的林分進行經營管理,采用單株擴穴撫育除草,施肥,能促進樹冠下土壤發酵,增加林地土壤肥力,可提高N、P、K的養分,改變土壤理化性質。
3.3.1土壤肥力的分析
3.3.2土壤物理性質的分析
從表4顯示的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質調查結果,不論是0~20cm還是0~40m土層,杉木光皮樺混交的林地各項物理性狀均優于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地。以0~20cm土層為例,杉木光皮樺混交林地的土壤容重,比杉木、光皮樺純林林地的土壤容重分別減少091%和183%,而通氣度分別提高022%和523%,最大持水量分別提高189%和485%,毛管持水量分別提高145%和469%,田間持水量分別提高106%和126%,毛管孔隙度分別提高281%和063%,非毛管孔隙度分別提高331%和401%,總孔隙度分別提高097%和297%。土壤孔隙度能反映土壤的持水量,結果表明,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的林地地表層涵養水源功能,比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地地表層涵養水源能力強,能更好地保持林地水土。endprint
摘要:對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生長效果進行了調查,杉木光皮樺混林木經過10年的經營管理,現林木生長效果良好。結果顯示:其林木生長不同,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的林分生長量比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分生長量生長較好,混交林的平均樹高,比純林的平均樹高分別大1432%、65%,平均胸徑分別粗1942%、1185%,單株材積平均分別大5714%、2947%,蓄積量平均分別多5534%、2761%。土壤肥力均有提高,N、P、K分別增大273%、180%,800%、385%,507%、357%。
關鍵詞:杉木光皮樺;混交造林;生長效果;調查分析
收稿日期:20130615
作者簡介:劉惠芳(1988—),女,福建泉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森林培育研究工作。中圖分類號:S7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1009503
1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 (Lamb.)Hook)是我國南方主要的用材林樹種,也是福建省泉州市主要的商品林樹種,其樹生長快,產量高,材質好,用途廣。但由于泉州地區有部分林地立地條件較差,土壤貧瘠干旱,自肥能力差,杉木多代生長不良,造成林木生長量下降,林地生態環境惡化,林分抗逆性差,致使林地地力衰退。
光皮樺(Eetula luminifera H.WINKL)是南方鄉土闊葉樹優質用材林樹種,能耐干旱瘠薄土壤,根系發達,生長快速。其樹樹冠龐大,枝葉茂盛,枯枝落葉物多,在林地內可減少降雨徑流,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尤其枯枝落葉物腐爛后,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002年,泉州市林業局為了發展林業生產,提高林分生長量,發揮林種多樣性,改善林地地力,改變森林生態環境。在安溪竹園國有林場站期工區馬鞍格山,技術指導營造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10 hm2。2012年11月,筆者為了研究多代杉木的生長量,充分發揮林木生態效益,對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混交林生長狀況,土壤肥力進行調查比較,為今后營造混交林生長效果,經營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2調查材料與方法
2.1調查地的概況
調查地設于福建安溪竹園國有林場站期工區馬鞍格山,位于東經117°42′2″,北緯24°30′17″,面積10 hm2(其中杉木光皮樺混交林3.4 hm2,杉木純林3.3 hm2,光皮樺純林3.3 hm2,)。此地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型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氣候暖和,雨水充足,年平均氣溫19 ℃,降雨量1800 mm,空氣相對濕度82 ℃左右,1月份平均氣溫13 ℃,極低溫-1 ℃,7月份平均氣溫26 ℃,極高溫36 ℃,全年≥10 ℃,活動積溫7000 ℃,無霜期328 d。調查地的海拔高度433~456 m,坡位中部,坡向東南,坡度為20°。土壤為酸性黃紅壤,土層腐殖質層一般,肥力中等,pH值4.6~5.5,屬Ⅱ立地級,適宜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林木生長。
2.2野外調查與室內分析
2012年10月份,在10年生的各種林分中選擇坡度、坡向、海拔等立地條件因子大致基本相同的地塊設立臨時樣地,樣地面積25.8 m×25.8 m,每種類型的林分各設立3塊樣地。調查林分因子林木生長量和土壤肥力。
2.2.1林分溫濕度檢測
2012年10月12日11:00~14:00,在3塊樣地不同的林分內及林分外,隨機設臨時標準地對照,各選擇2個觀測點,觀測氣溫、濕度等小氣候因子。
2.2.2生長量調查測定
對樣地內的樹木進行每木每木檢測(測定樹高、胸徑和冠幅),按福建省林木二元材積公式計算每個樹種平均木單株材積,再按各樹種平均木單株材積乘以相應樹種的單位面積株數計算各林分單位面積蓄積量。二元材積計算公式為:
2.2.3土壤采樣與測定
在各樣地內根據地形走向,按S型路線分別挖出土層深度0~40cm的土壤采樣剖面各3個,用容積100cm3的環刀分層(0~20cm、21~40cm),采集原狀土,同時采集0~40的混合土樣約500g,帶回室內按森林土壤國際分析方法測定土壤理化性質指標。
3調查結果分析
3.1不同林分溫濕度分析
杉木光皮樺兩樹種混交的林分內平均溫度比杉木、光皮樺純林內平均溫度低0.3~0.8 ℃,而相對濕度則比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內濕度分別提高0.5~1.0 ℃。這說明,杉木針葉樹種與光皮樺闊葉樹樹種混交,能改善林內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尤其杉木喜陰,幼林生長時期,在濕潤土壤里生長,林分能提前郁閉,所以針闊葉兩樹種混交可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木生長量。
3.2不同類型林分生長狀況對比分析
從表1顯示,不同類型林分生長狀況對比,杉木光皮樺混交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為2241株,而杉木純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為2190株,光皮樺純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為2130株,混交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比純林每公頃生長的林木分別多51~111株,郁閉度分別大211~777%。這說明10年生的混交林林木生長枝葉茂密,每公頃株樹比純林多,郁閉度大,林木生長良好。
從表2顯示,不同林分生長量對比,10年生的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生長效果均優于杉木、光皮樺純林,兩種樹種杉木光皮樺混交的林分平均樹高分別比杉木、光皮樺純林樹高分別提高14.32%、6.5%,平均胸徑分別提高19.42%、11.85%,平均冠幅增加18.50%、7.17%,平均單株材積分別提高57.14%、29.47%,蓄積量分別增加55.34%、27.47%。可見,針葉樹杉木與闊葉樹光皮樺兩種樹種混交造林,林木生長較快,林分枝葉茂盛,林木蓄積量高。
3.3林地調查的分析
杉木采伐跡地營造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試驗。對不同的林分進行經營管理,采用單株擴穴撫育除草,施肥,能促進樹冠下土壤發酵,增加林地土壤肥力,可提高N、P、K的養分,改變土壤理化性質。
3.3.1土壤肥力的分析
3.3.2土壤物理性質的分析
從表4顯示的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純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質調查結果,不論是0~20cm還是0~40m土層,杉木光皮樺混交的林地各項物理性狀均優于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地。以0~20cm土層為例,杉木光皮樺混交林地的土壤容重,比杉木、光皮樺純林林地的土壤容重分別減少091%和183%,而通氣度分別提高022%和523%,最大持水量分別提高189%和485%,毛管持水量分別提高145%和469%,田間持水量分別提高106%和126%,毛管孔隙度分別提高281%和063%,非毛管孔隙度分別提高331%和401%,總孔隙度分別提高097%和297%。土壤孔隙度能反映土壤的持水量,結果表明,杉木光皮樺混交林的林地地表層涵養水源功能,比杉木、光皮樺純林的林地地表層涵養水源能力強,能更好地保持林地水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