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蕾+梁海濤
摘 要:該文通過對比和分析國內外技術狀態管理情況,得出我國航空發動機行業在技術狀態管理中的問題,提出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航空發動機 技術狀態管理 實施
中圖分類號:V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c)-0183-02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Aero-engine Analyze
WANG Xiaolei LIANG Haitao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yang 110015, China)
Abstract:Through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s, problem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our aero-engine was revealed, and implement approach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batch aero-engine was brought forward.
Key words:aero-engin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mplement
批產發動機指通過技術鑒定、設計定型或生產定型后生產的發動機,含小批試生產發動機。我國的飛機或其它武器裝備普遍使用發動機均為批產發動機。管理好批產發動機的技術狀態對發動機安全、可靠的使用至關重要。目前,國內發生的幾次重大飛行事故,究其原因,大部分因技術狀態管理不善導致。發動機行業也因技術狀態管理不健全,發生嚴重的飛行事故,因此,需根據我國航空發動機研制特點,在發動機行業開展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工作。
1 技術狀態管理現狀
技術狀態管理(又稱構型管理,config uration management),這一概念起源于航空航天國防行業,最早由美國軍方提出并加以推廣。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國防部建立了一個AFSCM標準,定義了研制過程要滿足什么樣的要求,需要記錄哪些信息,雙方的責任等。通過數10年的發展,美國軍方逐漸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標準,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軍方把這些標準進行了整合,發布了一項著名的標準—MIL-STD-973,系統地提出了構型管理也就是技術狀態管理包含的內容。
在國內,技術狀態管理起步較晚。在GB和GJB標準的要求和指導下,一些軍工企業很早已經具有了相關的技術狀態管理概念,大部分企業在7、8年前開始制定內部的技術狀態管理標準規范,并不斷完善,開展了技術狀態管理工作。航空行業通過技術合作并結合自身的特點,形成了技術狀態管理體系,對航空產品實行全壽命周期控制?,F航空行業內部技術狀態管理比較好的集中在飛機行業,部分企業形成具有數字化特點的技術狀態管理技術,編制了全套技術標準和文件,通過貫徹標準、規范流程、打造基于數字化平臺實施PDM管理,實踐技術狀態管理,保持了型號設計、制造、服務數據具有完整性、正確性、唯一性和可追溯性,使型號研制各階段技術狀態明確、清晰、受控,已在直升機行業進行推廣和應用。
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控制起步較飛機部門晚,但在發動機研制過程中,已開展了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工作,對發動機全壽命周期進行控制。初步建立了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體系,重點對發動機研制工程控制。
雖然發動機行業已開展技術狀態工作,但還存在以下問題:對技術狀態管理內涵的理解不到位;已有技術狀態管理文件未構成完整體系,不夠完善,操作性不強,也未得到很好實施;缺乏針對發動機不同階段的管理辦法,沒有專門針對批產和在研發動機的技術狀態管理實施辦法;缺少全行業統一的技術狀態管理實施要求;沒有從全壽命周期的角度控制技術狀態;供應商管控不到位;未完全引入信息化系統。
2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必要性
批產發動機已完成設計定型或生產定型,并配裝飛機等武器裝備。批產發動機的質量、技術狀態情況對發動機安全使用非常重要,因此需開展發動機行業的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但是發動機行業現在還未形成有效的技術狀態管理實施方法,僅依靠GB和GJB管理,沒有較強的針對性。另外,GB和GJB等通用要求,在執行和操作過程存在要求不細化的問題。
3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的實施
每型批產發動機都應成立技術狀態管理委員會,并由發動機技術領域和管理領域代表組成。委員會由總承制單位組織建立,由總承制單位、總設計師單位和主要配套單位主管領導、型號技術負責人及設計、工藝、質量、供應等部門代表組成;總承制單位主管。委員會主要職責制定技術狀態管理計劃并監督實施,監控并確保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工作受控,預審I類技術狀態更改和審批Ⅱ類技術狀態更改,審批嚴重級偏離許可申請,溝通用戶方,將用戶方對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的要求下達實施。
總承制單位做為批產發動機產品的最終交付單位主要責任:負責批產技術狀態管理計劃的編制,負責按設計要求生產產品,及時會簽技術文件并按照文件、圖樣要求完成工藝準備和生產,落實技術文件要求,完成批產發動機相應的工作,確保產品狀態符合要求。并對產品制造技術狀態管理的相關信息,主要包括圖樣加工版本、更改單落實情況、偏離超差情況、工藝要求實現和產品的最終驗收進行控制。
總設計單位負責按照技術狀態管理計劃、程序和規定在批產階段的設計試驗工作,在本單位進行技術狀態標識、控制、記實和審核活動,并在技術狀態跟蹤管理數據庫系統記錄,確保技術狀態可追溯。
配套單位負責本單位產品的技術狀態管理,并按規定提供產品配套信息。產品配套信息主要包括技術協議完成情況、設計變更原因及影響評估、更改單落實情況、偏離超差情況、工藝要求的完成情況、出廠檢查和返廠排故和維修情況等,并按規定反饋相關信息。endprint
按GJB 3206A要求,各型批產發動機均應編制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計劃,并提交用戶方認可。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計劃應規定發動機批產階段參與者的職責、技術狀態管理內容,充分體現批產階段的特點和要求。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標識包括:各技術狀態項及其產品基線包括的所有文件。批產發動機已完成設計定型或生產定型,技術狀態產品基線已經凍結。對于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標識的主要任務:確定技術狀態項,提供經用戶方確認的完整、齊備的技術資料。技術狀態標識的責任主體應為發動機總設計師單位,其它配套單位配合總設計師單位。
技術狀態控制是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活動,主要任務:嚴格控制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的變更,規范偏離許可、讓步和代料控制要求,加強分承制商外包管理控制。
技術狀態變更應遵循論證充分、試驗驗證、各方認可、審批完備、落實到位的原則。產品更改分類原則應嚴與發動機研制階段的分類原則。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變更嚴格執行更改申請制度,申請的內容包括更改原因、對已有產品的影響、已完成的試驗驗證等,并經技術狀態管理委員會和用戶代表的批注。批產發動機更改流程應嚴格按圖1所示流程執行。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應規范偏離許可和讓步以及代料的要求。詳細記錄和分析偏離許可和讓步的原因,代料則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所有的偏離許可和讓步以及代料須經技術狀態管理委員會和用戶代表的批準。偏離許可和讓步以及代料的審批流程可參照更改流程。
對與分承制商,應制定分承制商管理辦法,為保證批產發動機產品質量,分承制商不得再外包第三方。分承制商工藝變更、偏離等都須總承制單位的批準。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記實的主要任務:記錄并報告每一項技術狀態更改從提出到實施的全過程情況;記錄并報告技術狀態的所有偏離許可和讓步的狀況;記錄并維持已交付產品的版本信息及產品升級的信息。
技術狀態記實對掌握批產發動機的技術狀態至關重要。通過技術狀態記實內容,可知道每臺發動機技術狀態,保證了使用、維護和后續的修理的產品質量。
批產發動機已經過設計定型或生產定型,因此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審核任務:對有重大技術方案調整的發動機、轉產、復產的發動機進行功能技術狀態和物理技術狀態重新審核。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實施方法在實施過程應接收相關的部門監督,監督與質量管理體系監督協調一致。監督內容主要為: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文件的編制、更改、審批與發放情況,并將監督信息上報用戶方。
4 結語
該文分析了國內外技術狀態管理情況,查找出國內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的特點和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立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機構和主要職責;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標識、控制、記實和審核的主要任務。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應在發動機行業全面實施。
后續還將繼續學習、借鑒國際先進技術狀態管理方法,開展基于信息化技術狀態管理,探索技術狀態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形成一套適用于我國發動機研制的技術狀態管理模式,提升我國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MIL-STD-973技術狀態管理標準[S].
[2] EIA-649技術狀態管理的國家統一標準[S].
[3] GJB 3206A技術狀態管理[S].
[4] GB/T 1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S].
[5] 周冰.航空技術狀態管理前世今生[OL].(2009-08-20)http://www.emanu.cn/article/tagname/5145.
[6] 張志珍.技術狀態管理實施指南[M].中國計量出版社,1998.endprint
按GJB 3206A要求,各型批產發動機均應編制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計劃,并提交用戶方認可。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計劃應規定發動機批產階段參與者的職責、技術狀態管理內容,充分體現批產階段的特點和要求。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標識包括:各技術狀態項及其產品基線包括的所有文件。批產發動機已完成設計定型或生產定型,技術狀態產品基線已經凍結。對于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標識的主要任務:確定技術狀態項,提供經用戶方確認的完整、齊備的技術資料。技術狀態標識的責任主體應為發動機總設計師單位,其它配套單位配合總設計師單位。
技術狀態控制是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活動,主要任務:嚴格控制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的變更,規范偏離許可、讓步和代料控制要求,加強分承制商外包管理控制。
技術狀態變更應遵循論證充分、試驗驗證、各方認可、審批完備、落實到位的原則。產品更改分類原則應嚴與發動機研制階段的分類原則。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變更嚴格執行更改申請制度,申請的內容包括更改原因、對已有產品的影響、已完成的試驗驗證等,并經技術狀態管理委員會和用戶代表的批注。批產發動機更改流程應嚴格按圖1所示流程執行。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應規范偏離許可和讓步以及代料的要求。詳細記錄和分析偏離許可和讓步的原因,代料則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所有的偏離許可和讓步以及代料須經技術狀態管理委員會和用戶代表的批準。偏離許可和讓步以及代料的審批流程可參照更改流程。
對與分承制商,應制定分承制商管理辦法,為保證批產發動機產品質量,分承制商不得再外包第三方。分承制商工藝變更、偏離等都須總承制單位的批準。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記實的主要任務:記錄并報告每一項技術狀態更改從提出到實施的全過程情況;記錄并報告技術狀態的所有偏離許可和讓步的狀況;記錄并維持已交付產品的版本信息及產品升級的信息。
技術狀態記實對掌握批產發動機的技術狀態至關重要。通過技術狀態記實內容,可知道每臺發動機技術狀態,保證了使用、維護和后續的修理的產品質量。
批產發動機已經過設計定型或生產定型,因此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審核任務:對有重大技術方案調整的發動機、轉產、復產的發動機進行功能技術狀態和物理技術狀態重新審核。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實施方法在實施過程應接收相關的部門監督,監督與質量管理體系監督協調一致。監督內容主要為: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文件的編制、更改、審批與發放情況,并將監督信息上報用戶方。
4 結語
該文分析了國內外技術狀態管理情況,查找出國內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的特點和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立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機構和主要職責;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標識、控制、記實和審核的主要任務。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應在發動機行業全面實施。
后續還將繼續學習、借鑒國際先進技術狀態管理方法,開展基于信息化技術狀態管理,探索技術狀態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形成一套適用于我國發動機研制的技術狀態管理模式,提升我國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MIL-STD-973技術狀態管理標準[S].
[2] EIA-649技術狀態管理的國家統一標準[S].
[3] GJB 3206A技術狀態管理[S].
[4] GB/T 1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S].
[5] 周冰.航空技術狀態管理前世今生[OL].(2009-08-20)http://www.emanu.cn/article/tagname/5145.
[6] 張志珍.技術狀態管理實施指南[M].中國計量出版社,1998.endprint
按GJB 3206A要求,各型批產發動機均應編制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計劃,并提交用戶方認可。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計劃應規定發動機批產階段參與者的職責、技術狀態管理內容,充分體現批產階段的特點和要求。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標識包括:各技術狀態項及其產品基線包括的所有文件。批產發動機已完成設計定型或生產定型,技術狀態產品基線已經凍結。對于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標識的主要任務:確定技術狀態項,提供經用戶方確認的完整、齊備的技術資料。技術狀態標識的責任主體應為發動機總設計師單位,其它配套單位配合總設計師單位。
技術狀態控制是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活動,主要任務:嚴格控制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的變更,規范偏離許可、讓步和代料控制要求,加強分承制商外包管理控制。
技術狀態變更應遵循論證充分、試驗驗證、各方認可、審批完備、落實到位的原則。產品更改分類原則應嚴與發動機研制階段的分類原則。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變更嚴格執行更改申請制度,申請的內容包括更改原因、對已有產品的影響、已完成的試驗驗證等,并經技術狀態管理委員會和用戶代表的批注。批產發動機更改流程應嚴格按圖1所示流程執行。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應規范偏離許可和讓步以及代料的要求。詳細記錄和分析偏離許可和讓步的原因,代料則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所有的偏離許可和讓步以及代料須經技術狀態管理委員會和用戶代表的批準。偏離許可和讓步以及代料的審批流程可參照更改流程。
對與分承制商,應制定分承制商管理辦法,為保證批產發動機產品質量,分承制商不得再外包第三方。分承制商工藝變更、偏離等都須總承制單位的批準。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記實的主要任務:記錄并報告每一項技術狀態更改從提出到實施的全過程情況;記錄并報告技術狀態的所有偏離許可和讓步的狀況;記錄并維持已交付產品的版本信息及產品升級的信息。
技術狀態記實對掌握批產發動機的技術狀態至關重要。通過技術狀態記實內容,可知道每臺發動機技術狀態,保證了使用、維護和后續的修理的產品質量。
批產發動機已經過設計定型或生產定型,因此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審核任務:對有重大技術方案調整的發動機、轉產、復產的發動機進行功能技術狀態和物理技術狀態重新審核。
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實施方法在實施過程應接收相關的部門監督,監督與質量管理體系監督協調一致。監督內容主要為: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文件的編制、更改、審批與發放情況,并將監督信息上報用戶方。
4 結語
該文分析了國內外技術狀態管理情況,查找出國內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的特點和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立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機構和主要職責;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標識、控制、記實和審核的主要任務。批產發動機技術狀態管理應在發動機行業全面實施。
后續還將繼續學習、借鑒國際先進技術狀態管理方法,開展基于信息化技術狀態管理,探索技術狀態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形成一套適用于我國發動機研制的技術狀態管理模式,提升我國發動機行業技術狀態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MIL-STD-973技術狀態管理標準[S].
[2] EIA-649技術狀態管理的國家統一標準[S].
[3] GJB 3206A技術狀態管理[S].
[4] GB/T 1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S].
[5] 周冰.航空技術狀態管理前世今生[OL].(2009-08-20)http://www.emanu.cn/article/tagname/5145.
[6] 張志珍.技術狀態管理實施指南[M].中國計量出版社,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