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杭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以及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變化,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采取開放式教學模式對現代教育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并且這一方式已經被廣大初中學校所接受。本文主要對初中音樂實施開放性教學進行了一些思考分析,論述了有關方面的問題,并就初中音樂課堂如何實施開放性教學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音樂;開放性;教學;思考
現階段,一些地區中學音樂教學中仍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上面彈唱,學生在下面跟唱,這樣的音樂教學會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在初中校園環境中幾乎看不到學生舞動的身影與愉快的歌唱聲,大多數教師都試圖改變這樣的現狀,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本文就開放式教學形式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實施進行了一些分析與討論。
一、初中音樂開放性教學實施的要求
(一)重視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施開放性首先應該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并且要對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與豐富性進行研究,簡單來說,就是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豐富的學習內容與活動。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有效發揮其作用,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這種方式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地發展。
(二)用理論作為指導,開拓學生實踐精神
根據新課標中可以得知,初中音樂課程體現了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標準要求,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使學生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其具備較好的人文素養。因此,音樂教師應該努力的為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展現自我的平臺,重視學生實踐知識的培養。但現階段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單一性弊端顯現明顯。教師應該以理論為指導,并且不斷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學會感受與欣賞音樂。
(三)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初中音樂課堂環境中,教師實施開放性教學時候,應積極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促使學生樹立其良好的創新觀念,繼而使學生思維能夠不斷活躍。因此必須將傳統課堂模式中以教師為主轉換為以學生為主,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音樂潛能,這對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如在聆聽音樂過程中,不同的學生對音樂有不一樣的理解,所以,先入為主的介紹會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因此現階段,就初中音樂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只有不斷的采取積極的開發性教學的策略,才能促使促使學生學習意識不斷得到提升。
二、初中音樂實施開放性教學策略分析
(一)運用開放性的教學方法刺激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
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需要音樂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引導并提升,例如在欣賞《絲綢之路》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環境中設置有關絲綢之路猜謎活動,可以這樣設置謎語:“這是一條從我國渭河流于開始,向西延綿數千里,連接著歐亞非三個大陸的路,能偶促使我國與世界各國交流文化。”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謎題就能夠猜到謎底是絲綢之路,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向學生放映一些絲綢之路圖片,使學生能夠了解絲綢之路實際狀況,上述環節運用開放性教學策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豐富多元化的知識促使學生展開想象翅膀,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發揮,真正意義上發揮初中音樂開放性教學的作用。
(二)結合初中生心理發展特點,舞動起青春的旋律
在實施初中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的過渡階段,如中學七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繽紛舞曲,可以突出學生的特點,重視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處于青春期學生,正是人生階段最美好的時期,他們擁有年輕的臉龐、健康的身體,這一階段中,教師應該使學生舞動青春,促使他們熱愛生活,煥發出人生光彩,有效將學生青春內涵挖掘出來,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課堂環境中不斷快樂的學習,真正發揮音樂課堂的作用,使音樂課堂處于一種開放式學習的狀態,但這種開放式學習狀態不能夠與教師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師在課堂中引導的作用脫離,不然就會造成音樂課堂的混亂,教師在教學時候,一定要時刻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使學生的學習能夠不偏離課程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三)在生活中品味音樂,注重教學的延伸性并聯系實際
在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較為封閉,課堂學習過程中,知識的學習盲目遵從教材的一些內容,并且教師只注重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完成學習內容,缺乏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審美體驗。這種守舊、落后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并且,長期固定模式的教學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音樂學習的興趣,并且這種不善于利用外來教學資源輔助學習的方式也是枯燥、乏味的。
相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積極為學生創設不同學習環境,就會使學生的學習潛能、興趣有效被激發出來,使學生音樂欣賞水平能夠進一步得到提升,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音樂會的欣賞,培養學生審美,并且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類型的音樂比賽,并且教師還可以促使學生按照自身的稀罕進行音樂劇的排演,上述種種方式都能夠促使學生增加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四)以學生為主體,創設開放性音樂學習評價環境
目前初中音樂教學的評價方式方法主要有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且這是初中音樂教學評價中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給予較高關注度,另外定性評價與定量測評是相結合的,在音樂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充分掌握學生音樂興趣愛好、情感反應、交流合作、參與態度等,并且可以采用互評、自評或者他評的方式進行。“班級音樂會”能夠有效體現出評價的民主性,為學生營造出團結、和諧的評價氛圍,通過這種形式,師生之間能夠有效進行交流溝通,是一種較為活潑的形式。
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只要能夠堅定不移的探索開放性教學模式,構建一個有效智慧性課堂環境對于真正落實新課改標準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教師應該在現有的教學基礎上,不斷重塑課堂教學環境,不斷追求音樂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實現既定的教學標準要求。
參考文獻:
[1] 吳競.實施開放性教學,培養學生音樂個性--談初中音樂教學如何實施開放教學[J].文理導航(上旬),2014,(4):98-98.
[2] 鄭一飛.初中音樂課堂開放性教學思路與創新方法[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4,(1):82-82,83.
[3] 朱曉艷.音樂課開放性教學的幾點體會——新課標要求下開放性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