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引領的行業變革逐步深入人心,近十年來,信息化直接給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數次沖擊,“信息技術與歷史課程整合”這一命題既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也是廣大老師學生的迫切需求。在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整合實施過程中,由于我國地域之間發展不均衡,導致各地學校信息化教學存在較大差距的現實條件,本文主要探討解決信息技術與歷史課程整合在實踐中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歷史教學;整合
20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相對以往,現代教育技術發生劇烈的變革,《國家基礎教育實施綱要》指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因此在我們的歷史教學中要多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多利用多媒體、網絡教育技術的優勢,開發和制作各式各樣的多媒體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人心,在這一大潮中,我們充分利用迅速普及的信息技術來引導并實現信息時代環境下的歷史師生互動式教學將會十分有利。
一、學校層面的整合建議
學校要籌措資金,加大硬件建設。信息技術教育乃至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的整合都離不開足夠數量的多媒體硬件與軟件設施,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對教育的重視和投資力度,學校應該找準自身定位,迎合當前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主動進行教學改革,樹立現代化教學觀,通過多種渠道引進資金技術信息化教學環境,因地制宜的利用好現代教育技術。
網絡上歷史教學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應該多利用網絡上的大量歷史教學資源。在專業領域上,不少博物館、大學機構、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都在互聯網上致力于為人們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貴的歷史典籍,這些資源往往能對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提供相應的證據以及解構。在歷史普及領域,許多門戶網站,準專業網站都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僅僅是以國內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為例,其歷史頻道的欄目就根據讀者需求分門別類,特別針對大家都很關注的主題設置的專題欄目。有些機構還提供歷史科普性質的視頻等,例如中央電視臺的官方網站設置的科學探索頻道分享了大量關于歷史事件的科普節目。在這些網站的教學資源中,不僅包括大量珍貴的史料以及方便建立歷史情境的陳設介紹,它同時也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在利用網絡以及學校硬件平臺上的歷史信息課程資源時,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整合,首先應該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培訓。《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2年)》指出,要“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只是一種媒介,運用它時必須考慮到實際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要注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所以說促進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是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增強教師的信息意識、提高教師的信息能力。二是鼓勵教師老師在學校已有的各類歷史多媒體學習資源上自主開發所需的教學課件。有條件的話可以將歷史教師與計算機老師一起成立一個課件制作小組,以促進歷史教學軟件的開發,發揮其團體的合作能力。三是鼓勵歷史教師和學生積極地使用網絡上的視聽,影像等多種歷史信息資源,并存入學校的信息共享平臺,方便大家共享并分類管理資源,只有擁有了大量的高質量的信息技術歷史課程資源、教學資源,并實現有機滲透收集,才能更有效地共享和使用。四是可以利用自身的多媒體教室,建設校園網數學化學習環境,如數學化圖書館,為學生提供課余網絡學習的平面。
二、教師層面的整合建議
制作所需課件時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多多利用網上的相關資源選擇自己需要的歷史課件以及多媒體資源來進行再次加工。教師的講授不應該停留在教材內容上,而應該根據教材所傳達的精神,通過多渠道的挖掘多媒體信息材料來充實課堂,讓學生占據教學過程的主導地位,通過多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以及探究式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思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是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料,開展探究性學習。網絡的一大優勢就在于它能夠提供廣泛的學習資源,但是網絡資源很多,過多的網絡資源會讓學生無所適從,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一些非常優秀的網上歷史課程資源,讓學生逐漸學會利用有效的利用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二是利用校園網,進行網上測試。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校園網組建歷史題庫,通過“游戲室”、“趣味問答”、 “測驗室”等,讓學生在網上答題。這種測試不僅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出題和閱卷的勞動強度,而且還可以使教師可以及時的根據測試情況調整課堂教學,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三是開通教師博客,利用利用互聯網博客技術,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將自己教學案例、教案設計、教學心得、教學感悟、課件等上傳發表,是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新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教師之間也能夠互相學習,互相溝通。
三、學生層面的整合建議
對于學生層面而言,學生要主動探究學習,體現其主體地位。要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要改被動接受學習為主動的探索學習,要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要具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查詢歷史資料的能力,應利用老師的推薦的客觀、有效的歷史信息資源,如學校內部的共享知識庫,以及網上的著名歷史網站。通過獲取的歷史信息和知識,主動掌握研習史料的辦法,全面方位的理解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以獲得高效率、高質量的學習,從而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有效的拓展新的歷史課堂教學的空間。
作者簡介:潘菠(1978-9),女,漢族,湖北云夢人,現于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學工處工作,職稱:助教,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主要從事歷史教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