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玉+李澤清+于歡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這一時代的到來推進了會計核算的改革。傳統核算模式逐漸被取代,計算機核算被大多數企業廣泛應用。然而很多企業的會計核算仍延續著傳統模式的工作原理和流程。本文主要從當前會計核算傳統模式分析出發,闡述了信息化對會計核算的要求和作用并提出了如何在信息化時代下構建多維會計核算模式。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多維會計核算;探討
經濟的發展使得各項技術突飛猛進,計算機技術的快速崛起也使得社會步入了信息化時代。在信息化時代下,會計核算模式逐漸由傳統的人工核算方式轉變為計算機核算模式。雖然目前計算機核算模式被大多數企業廣泛應用,但是傳統模式下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核算觀念仍然被一些企業沿用,這就不能從根本上進行會計核算模式改革,會計管理上一些弊端問題也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一、傳統會計核算模式分析
1.一維會計核算模式簡述
會計核算是指以貨幣為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反映。會計核算能夠清楚記錄會計主體的一切經濟活動的費用開銷,如會計工作中的記賬、算賬、報賬等過程。良好的會計核算模式能夠提高會計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
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大多采用的是一維模式,它是以會計科目為基礎的核算模式。會計科目是會計核算中的重要內容,它能夠對會計對象有效分類,形成不同級別、不同系列的會計科目。盡管會計科目屬于同一系列,但上下級之間仍然存在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不同系列的會計科目也會通過“會計恒等式”產生一定的關系。因此,會計科目是會計核算的基礎,沒有這一基礎,就不能有效的進行會計事項,如進行各項會計信息記錄和提供各項會計信息。
會計科目的設置具有嚴格的程序,分類、分組都是按照一定原則和規律進行的。根據相對穩定性原則,各單位設置會計科目時,要使不同時期的會計核算指標具有可比性,故會計科目一經設定,是不能夠隨意更改的,更不能打亂已經組合好的科目順序。因此,企業會計核算必須要根據已經設定好的會計科目、遵循會計制度進行組織核算,會計報告的制定也必須通過固化的核算模式完成。
2.一維會計核算模式存在的問題
(1)管理會計信息需求不能得到滿足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站穩腳跟并取得長遠發展,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而信息的收集、管理對企業來說也越來越重要。很多企業為了更好地進行管理,更好地服務客戶,開始設立不同的部門,行使不同的職能。同時要對產品進行有效分類,地區也要劃分明確,不同的部門還要負責不同的客戶,這樣才能更加精確和有效的進行會計核算管理。但是,在一維會計核算模式下,由于會計科目制定較為嚴格,會計制度、會計準則也都較為統一、固定,企業要想有效地進行會計信息管理就必須通過在現有會計科目下設置二級科目的方式來實現,但這樣難免會造成會計科目的繁多、冗長。在會計核算模式與企業會計信息需求管理的矛盾沖突下,企業大多數會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則進行管理,這樣企業對管理會計信息的需求就得不到很好的滿足。
(2)不能提供多樣化的會計信息
在一維會計核算模式下,進行核算時將會計信息的使用者看成是一個整體,對同一種會計事項會選擇同一種會計政策和會計計量屬性,因此提供的會計信息也都是一樣的。但在實際會計信息管理中,其使用者并非同一整體,如債權人、管理者、投資者等等。而且各個使用者的會計信息需求也并不相同,但一維會計核算模式卻不能很好的滿足各方利益的需求,不能提供多樣化的會計信息。
(3)核算時效滯后
會計核算時效指的是通過會計核算產生的信息時間與提供信息時間的間隔。會計核算時效是關系到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企業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信息數據,就不能及時處理業務,解決問題。核算時效越高,會計信息的經濟價值越高。反之,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就會大大減弱,不利于企業進行及時有力的決斷。但是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的核算時效較為滯后,不能及時地將會計信息傳達、反饋出去,給企業會計管理及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4)核算深度不夠
會計核算深度是指會計核算指標的詳細程度以及關聯程度。傳統核算模式的核算手段較為落后,不能提供足夠詳細的核算結果,并且各個報表之間的關聯度也不夠,不能形成有機整體,即核算深度較差。這給企業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
二、信息化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1.信息化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會計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核算模式信息化會提高其時效性、共享性、互動性。企業想要實現高效、精確的進行會計核算的愿望,更長遠、更穩定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要改革現有核算模式,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加快改革步伐,與時俱進、開拓進取。
(1)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時效性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核算取代了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在互聯網和高端設備的配備下,企業各部門以及企業內外的會計信息能及時有效地對接,實現了各方面數據的及時共享。同時各種會計信息、各項會計報告等都能快速且真實地反映到會計管理部門,這大大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時效性。
(2)促進了會計核算的靈活性
在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下,采用的是實時核算方式,只能在定時、定點下進行核算,而不能隨機進行核算,缺乏靈活性。而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則會大大提高其靈活度,不僅能夠實行實時核算方式,也可以采用隨機核算方式。在隨機核算方式下,根據會計信息管理的需求就可以隨時對各種電子賬簿進行加工,以便更好地進行會計核算工作。而信息化會計核算體系保留了原有的定時核算方式,也可以保障會計信息處理的原則性,避免出現信息混亂的狀態。
(3)會計核算范圍增加endprint
會計核算范圍包括指標的覆蓋范圍以及核算尺度。在傳統的會計核算中,核算指標只停留在實物量和價值量方面,沒有進一步的擴展,而信息化環境下卻改變了這一現狀,除了核算尺度有所擴寬,其指標也由單一性轉變為多樣性。由傳統的貨幣記賬本轉變為多套賬簿,以此來滿足企業管理的會計信息需求。
(4)增加了會計核算深度
傳統的會計核算深度不夠,核算指標的詳細程度以及關聯程度較低,不能形成統一的整體。而信息化會計核算體系增加了其核算深度,由于計算機的工作效率比手工效率高出很多,因此其核算指標的詳細程度也大大提高。傳統會計核算關聯程度不夠,報表缺乏整理,各項指標缺乏關聯。在計算機會計核算體系下,可以利用三維結構的棋盤式報表體系來解決這一問題,不僅能夠快速制定好所需要的報表,而且還能使各個報表有機的統一起來,各項指標的反映更加全面。
(5)核算模式有所創新
傳統會計核算模式較為單一,不能實現多樣化模式共存。但在信息化環境中,在保留基本會計核算原理和會計準則下,核算模式有了突破式的飛躍。核算模式有所創新,無論在總賬核算、明細核算還是在序時核算、會計報表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良,能同時實現多種核算模式共存,以滿足不同使用者不同層次的需求。
2.信息化會計核算的特征
(1)智能性
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主要依靠的是計算機系統、數據庫系統以及網絡系統構建的,信息技術大大增加了會計信息的處理數量,增強了數據處理分析能力,能夠自動實現各項工作的操作,如自動登記賬簿、自動生成報表。除了基本的核算功能外,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同時還具備管理功能,其智能性較高。
(2)集成性
集成性是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與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相比最大的優勢。它能夠將錯綜復雜的信息數據整合到一起,方便會計信息管理。還可以將企業活動的各個流程、各個環節集成到一起,有效管理。除此之外,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還可以將企業的管理活動與其他關聯單位的相關環節進行集成,提高工作效率。
(3)實時性
在信息化環境下,會計核算模式具備實時性。會計信息系統能夠將最新數據長傳到服務器,等待會計核算系統處理。同時對數據的處理過程也是及時有效的,能夠保障信息動態真實,更好地反映出財務狀況。最后制定的會計報告也是實時的,數據一旦處理完畢就會有效生產會計報告,方便會計核算。
(4)開放性
信息化會計核算體系具有開放性,及時洞悉外部環境的最新動態,保持信息數據的真實、新鮮。能夠時常與外界保持聯系,使企業內外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通過網絡各取所需,保障信息交換暢通無阻,有效實現會計信息的共享。
三、多維會計核算模式的構建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會計核算體系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要想解決當前會計核算體系的不足,要想進一步滿足信息化會計核算的要求,就必須構建多維會計核算模式,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會計核算效率,提升企業競爭力。
多維會計核算模式指的是具有多維度會計事項信息,提供多維度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計量,從而產生多維度的會計報告的核算模式。它是在信息化環境下應運而生的,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提高會計核算效率的有效模式,需大力發展。
1.多維度會計事項信息
多維會計核算模式是與傳統的一維會計模式相對而言的,所謂“多維”就是多角度、多層次、多維度。多維會計模式更加全面、具體,會計信息呈現多維立體形式。以往的傳統會計模式是以會計科目為主的一維會計核算模式,該種模式只能提供單一的記錄,多維會計模式除了提供更多的形式記錄,還有效的將各種記錄、各種信息數據統一起來,相互聯系又獨立存在。各種維度信息能夠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方便會計核算管理,即使增減維度信息也不會對整體信息數據造成影響。在會計科目的設立上也與以往不同,只需要記錄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科目,而不需要再增加額外科目。
多維會計核算模式體現了信息化核算模式的優點,其會計信息的錄入呈現多樣化特點,而不像以往的會計核算模式那么單一,只是單純的靠會計人員手工錄入。多維會計核算模式的信息來源較廣,且分散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會計人員只需要錄入重要的會計科目、會計政策以及會計計量屬性等專業信息,其他信息數據是由其他人員進行錄入的。不同的部門行使自己的職能,承擔其各自部門的職責。如果是銷售信息,那么關于產品的信息資源就需要由銷售部門的員工進行錄入。如果是材料的采購信息就要由公司采購部進行錄入。所有錄入的信息都是一個統一的數據庫,方便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管理和會計核算。
2.多維度會計政策與會計計量屬性
在一維會計核算模式下,同一會計事項只可選擇一種會計政策和會計計量屬性,不能很好地滿足不同的會計信息需求。而多維會計核算模式卻與之相反,同一會計事項的不同計量屬性可以在不同的維度中同時記錄。并且選擇一個計量屬性后,又可以添加多種會計政策,這樣可以為不同層次、不同利益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滿足他們對會計信息的需求。
3.多維度會計報告
多維會計核算模式下,會計科目可以與其他的管理信息有效分開,作為一個單獨的維度,不需要增加其他明細科目,僅在會計制度的要求下設置。這樣在單獨的會計科目和其他管理信息的核算下可以得到各種口徑的會計報告。同時各種信息資源也都是最有效、最原始的數據,如果有人為因素更改的節點也會保留各種判斷的多維度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和多種會計計量能夠滿足不同層級的需求,各利益的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適合的會計事項信息維、會計政策以及會計計量,從而生成自己需要的會計報告。
多維會計核算模式下的會計報告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多種選擇,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會計報告,使企業會計信息的獲得更加方便、有效。endprint
4.構建多維會計核算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雖然多維會計核算模式與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相比,其運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在構建該種模式體系時還應注意相關問題的探究。比如,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下,雖然信息數據更快速、更詳細的被收集、提取,但是在大量的信息數據面前也不乏許多垃圾信息,在會計信息領域也不例外。因此,在構建多維會計核算模式時,要注意提取有效信息,保障信息的“綠色性”。
多維會計核算模式突破傳統的核算體系,為會計人員提供了更多會計政策和會計計量選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各大利益方的會計信息需求,但同時也損害了一些管理層的利益。因此,多維會計核算技術模式的實現與管理者的利益問題也是值得人們深究的問題。
最后,在構建多維會計核算體系時,還應注意網絡安全問題。會計信息作為企業的重要機密,一旦泄密企業將會受到無法控制的損失。因此,在構建多維會計核算模式時,應采取相關技術措施來提高網絡安全系數,如對會計信息化系統進行權限設置和定期維護,以保障會計信息的準確和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
綜上所述,多維會計核算模式更能提高會計管理的工作效率,構建多維會計核算模式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產物,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我們應勇于改革,構建安全有效的多維會計核算模式,更好地適應當前信息化社會。
參考文獻:
[1]夏宗偉,黃麗文.多維管理會計及其應用研究探討[J].商業會計,2011(12).
[2]李志明.多維度預算管理的實踐和應用[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2(6).
[3]劉鴻.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會計核算模式的現狀探討[J].財會研究,2013(32).
[4]程偉.信息化與會計核算模式相關性研究[J].中國科技財富,2012(25).
[5]楊風玲.關于在我國會計行業普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思考[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刊,2011(22).
[6]廖洪,馬倩.信息化是會計核算的必然發展趨勢[J].財會月刊(綜合),2012(12).
[7]趙麗芳,張曉娟.我國管理型會計模式選擇及構成要素分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1(6).
[8]趙虎.企業傳統會計核算模式與信息化改革分析[J].經管空間,2012(33).
[9]夏宏霞.企業會計核算模式的改革芻議[J].財會研究,2013(23).
[10]任曉紅.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對財務會計的影響[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