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彬
【摘要】 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兩組, 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泮托拉唑鈉。觀察組給予常規治療+泮托拉唑鈉+血凝酶。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3.33%(P<0.05)。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少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 兩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上升(P<0.01), 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顯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狀況。
【關鍵詞】 泮托拉唑鈉;血凝酶;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發生病變而導致的出血[1], 發病迅速?;颊咄ǔ橛醒萘繙p少, 從而導致急性周圍循環衰竭, 病死率高達10%~12%[2]。在本研究中, 作者采用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取得較佳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診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年齡18~70歲,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齡(48.5±8.3)歲;出血程度:輕度出血占23.33%(7/30), 中度出血占56.67%(17/30), 重度出血占20.00%(6/30);疾病類型:急性胃黏膜病變占6.67%(2/30),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占40.00%(12/30), 胃潰瘍占53.33%(16/30)。對照組患者30例, 男17例, 女13例, 平均年齡(49.7±8.6)歲;出血程度:輕度出血占26.67%(8/30), 中度出血占53.33%(16/30), 重度出血占20.00%(6/30);疾病類型:急性胃黏膜病變占10.00%(3/30),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占43.33%(13/30), 胃潰瘍占46.67%(14/30)。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胃腸減壓、補充血容量、禁飲禁食及抑制胃酸等常規治療, 同時給予40 mg注射用泮托拉唑鈉(青島國大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4110), 將其加入10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 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式的基礎上加用2 U血凝酶(蓬萊諾康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1840)靜脈滴注, 2次/d。兩組療程均為5 d。
1. 3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文獻[3]制定標準:顯效:患者用藥后24 h內停止出血。有效:患者用藥后48 h內停止出血。無效:患者用藥后48 h出血仍未停止??傆行?顯效率+有效率。出血停止標準[4]:經治療后患者無嘔血、黑便癥狀, 腸鳴音恢復正常, 心率及血壓趨于穩定。復查胃鏡出血停止。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的7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20, P<0.05)。見表1。
2. 2 輸血量及止血時間 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 3 血紅蛋白 治療后, 兩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上升,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 兩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較高, 其病因主要包括出血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文獻還認為[5], 上消化道出血常見誘因可能包括酗酒、飲食不當、藥物影響等。作者認為, 在診療過程中應盡早明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以便針對不同病因制訂不同治療方案。作者還認為, 胃酸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著關鍵作用, 因而治療上消化出血應以抑制胃酸分泌為主。相關文獻報道[6], 質子泵抑制劑(PPIs)是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基石。質子泵抑制劑是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最先進的一類藥物, 它通過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門螺桿菌快速治愈潰瘍, 目前市場上的代表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埃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
泮托拉唑鈉是一種新型的胃壁細胞質子泵抑制劑, 其穩定性要優于奧美拉唑等藥物, 能特異性地抑制壁細胞頂端膜構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漿內的管狀泡上的H+-K+-ATP酶, 引起該酶不可逆性的抑制, 從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本品不僅能非競爭性抑制促胃液素、組胺、膽堿引起的胃酸分泌, 而且能抑制不受膽堿或H2受體阻斷劑影響的部分基礎胃酸分泌。注射用血凝酶是由巴西矛頭蝮蛇的蛇毒中分離提純的血凝酶, 具有止血快速, 無明顯不良反應的特點, 而且還不會影響患者血液中凝血酶含量。在本次研究中, 對照組采用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觀察組給予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結果顯示, 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總有效率為高于對照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總有效率, 而且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要少于對照組(P<0.01)。提示泮托拉唑鈉、血凝酶聯合用藥較單純應用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佳。作者認為這可能是血凝酶能夠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起到聚集作用, 具有止血和凝血的雙重功效的緣故。
參考文獻
[1] 李英, 黃華, 李未華.白眉蛇毒血凝酶與泮托拉唑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0, 19(5): 467-468.
[2] 張斌永.泮托拉唑聯合凝血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31例療效觀察.哈爾濱醫藥, 2010, 30(1):16-17.
[3] 陳少文.奧美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科學, 2013, 3(2):67-68.
[4] 王磊, 趙培西, 朱彥榮, 等.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0, 10(1):42-44.
[5] 謝戰杰, 王子鴻, 鄔弋.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構成及相關因素研究.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2014, 22(1):27-29.
[6] 江曉華.泮托拉唑聯合凝血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贛南醫學院學報, 2007, 27(6):925.
[收稿日期:2014-08-20]
【摘要】 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兩組, 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泮托拉唑鈉。觀察組給予常規治療+泮托拉唑鈉+血凝酶。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3.33%(P<0.05)。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少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 兩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上升(P<0.01), 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顯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狀況。
【關鍵詞】 泮托拉唑鈉;血凝酶;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發生病變而導致的出血[1], 發病迅速?;颊咄ǔ橛醒萘繙p少, 從而導致急性周圍循環衰竭, 病死率高達10%~12%[2]。在本研究中, 作者采用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取得較佳療效?,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診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年齡18~70歲,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齡(48.5±8.3)歲;出血程度:輕度出血占23.33%(7/30), 中度出血占56.67%(17/30), 重度出血占20.00%(6/30);疾病類型:急性胃黏膜病變占6.67%(2/30),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占40.00%(12/30), 胃潰瘍占53.33%(16/30)。對照組患者30例, 男17例, 女13例, 平均年齡(49.7±8.6)歲;出血程度:輕度出血占26.67%(8/30), 中度出血占53.33%(16/30), 重度出血占20.00%(6/30);疾病類型:急性胃黏膜病變占10.00%(3/30),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占43.33%(13/30), 胃潰瘍占46.67%(14/30)。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胃腸減壓、補充血容量、禁飲禁食及抑制胃酸等常規治療, 同時給予40 mg注射用泮托拉唑鈉(青島國大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4110), 將其加入10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 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式的基礎上加用2 U血凝酶(蓬萊諾康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1840)靜脈滴注, 2次/d。兩組療程均為5 d。
1. 3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文獻[3]制定標準:顯效:患者用藥后24 h內停止出血。有效:患者用藥后48 h內停止出血。無效:患者用藥后48 h出血仍未停止。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出血停止標準[4]:經治療后患者無嘔血、黑便癥狀, 腸鳴音恢復正常, 心率及血壓趨于穩定。復查胃鏡出血停止。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的7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20, P<0.05)。見表1。
2. 2 輸血量及止血時間 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 3 血紅蛋白 治療后, 兩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上升,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 兩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較高, 其病因主要包括出血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文獻還認為[5], 上消化道出血常見誘因可能包括酗酒、飲食不當、藥物影響等。作者認為, 在診療過程中應盡早明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以便針對不同病因制訂不同治療方案。作者還認為, 胃酸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著關鍵作用, 因而治療上消化出血應以抑制胃酸分泌為主。相關文獻報道[6], 質子泵抑制劑(PPIs)是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基石。質子泵抑制劑是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最先進的一類藥物, 它通過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門螺桿菌快速治愈潰瘍, 目前市場上的代表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埃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
泮托拉唑鈉是一種新型的胃壁細胞質子泵抑制劑, 其穩定性要優于奧美拉唑等藥物, 能特異性地抑制壁細胞頂端膜構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漿內的管狀泡上的H+-K+-ATP酶, 引起該酶不可逆性的抑制, 從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本品不僅能非競爭性抑制促胃液素、組胺、膽堿引起的胃酸分泌, 而且能抑制不受膽堿或H2受體阻斷劑影響的部分基礎胃酸分泌。注射用血凝酶是由巴西矛頭蝮蛇的蛇毒中分離提純的血凝酶, 具有止血快速, 無明顯不良反應的特點, 而且還不會影響患者血液中凝血酶含量。在本次研究中, 對照組采用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觀察組給予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結果顯示, 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總有效率為高于對照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總有效率, 而且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要少于對照組(P<0.01)。提示泮托拉唑鈉、血凝酶聯合用藥較單純應用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佳。作者認為這可能是血凝酶能夠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起到聚集作用, 具有止血和凝血的雙重功效的緣故。
參考文獻
[1] 李英, 黃華, 李未華.白眉蛇毒血凝酶與泮托拉唑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0, 19(5): 467-468.
[2] 張斌永.泮托拉唑聯合凝血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31例療效觀察.哈爾濱醫藥, 2010, 30(1):16-17.
[3] 陳少文.奧美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科學, 2013, 3(2):67-68.
[4] 王磊, 趙培西, 朱彥榮, 等.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0, 10(1):42-44.
[5] 謝戰杰, 王子鴻, 鄔弋.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構成及相關因素研究.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2014, 22(1):27-29.
[6] 江曉華.泮托拉唑聯合凝血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贛南醫學院學報, 2007, 27(6):925.
[收稿日期:2014-08-20]
【摘要】 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兩組, 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泮托拉唑鈉。觀察組給予常規治療+泮托拉唑鈉+血凝酶。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3.33%(P<0.05)。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少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 兩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上升(P<0.01), 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顯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狀況。
【關鍵詞】 泮托拉唑鈉;血凝酶;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發生病變而導致的出血[1], 發病迅速。患者通常會伴有血容量減少, 從而導致急性周圍循環衰竭, 病死率高達10%~12%[2]。在本研究中, 作者采用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取得較佳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診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年齡18~70歲,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齡(48.5±8.3)歲;出血程度:輕度出血占23.33%(7/30), 中度出血占56.67%(17/30), 重度出血占20.00%(6/30);疾病類型:急性胃黏膜病變占6.67%(2/30),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占40.00%(12/30), 胃潰瘍占53.33%(16/30)。對照組患者30例, 男17例, 女13例, 平均年齡(49.7±8.6)歲;出血程度:輕度出血占26.67%(8/30), 中度出血占53.33%(16/30), 重度出血占20.00%(6/30);疾病類型:急性胃黏膜病變占10.00%(3/30),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占43.33%(13/30), 胃潰瘍占46.67%(14/30)。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胃腸減壓、補充血容量、禁飲禁食及抑制胃酸等常規治療, 同時給予40 mg注射用泮托拉唑鈉(青島國大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4110), 將其加入10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 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式的基礎上加用2 U血凝酶(蓬萊諾康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1840)靜脈滴注, 2次/d。兩組療程均為5 d。
1. 3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文獻[3]制定標準:顯效:患者用藥后24 h內停止出血。有效:患者用藥后48 h內停止出血。無效:患者用藥后48 h出血仍未停止。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出血停止標準[4]:經治療后患者無嘔血、黑便癥狀, 腸鳴音恢復正常, 心率及血壓趨于穩定。復查胃鏡出血停止。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總有效率為93.33%, 高于對照組的7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20, P<0.05)。見表1。
2. 2 輸血量及止血時間 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 3 血紅蛋白 治療后, 兩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上升,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 兩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較高, 其病因主要包括出血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文獻還認為[5], 上消化道出血常見誘因可能包括酗酒、飲食不當、藥物影響等。作者認為, 在診療過程中應盡早明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以便針對不同病因制訂不同治療方案。作者還認為, 胃酸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著關鍵作用, 因而治療上消化出血應以抑制胃酸分泌為主。相關文獻報道[6], 質子泵抑制劑(PPIs)是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基石。質子泵抑制劑是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最先進的一類藥物, 它通過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門螺桿菌快速治愈潰瘍, 目前市場上的代表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埃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
泮托拉唑鈉是一種新型的胃壁細胞質子泵抑制劑, 其穩定性要優于奧美拉唑等藥物, 能特異性地抑制壁細胞頂端膜構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漿內的管狀泡上的H+-K+-ATP酶, 引起該酶不可逆性的抑制, 從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本品不僅能非競爭性抑制促胃液素、組胺、膽堿引起的胃酸分泌, 而且能抑制不受膽堿或H2受體阻斷劑影響的部分基礎胃酸分泌。注射用血凝酶是由巴西矛頭蝮蛇的蛇毒中分離提純的血凝酶, 具有止血快速, 無明顯不良反應的特點, 而且還不會影響患者血液中凝血酶含量。在本次研究中, 對照組采用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觀察組給予泮托拉唑鈉聯合血凝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結果顯示, 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總有效率為高于對照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總有效率, 而且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要少于對照組(P<0.01)。提示泮托拉唑鈉、血凝酶聯合用藥較單純應用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佳。作者認為這可能是血凝酶能夠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起到聚集作用, 具有止血和凝血的雙重功效的緣故。
參考文獻
[1] 李英, 黃華, 李未華.白眉蛇毒血凝酶與泮托拉唑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0, 19(5): 467-468.
[2] 張斌永.泮托拉唑聯合凝血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31例療效觀察.哈爾濱醫藥, 2010, 30(1):16-17.
[3] 陳少文.奧美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科學, 2013, 3(2):67-68.
[4] 王磊, 趙培西, 朱彥榮, 等.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0, 10(1):42-44.
[5] 謝戰杰, 王子鴻, 鄔弋.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構成及相關因素研究.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2014, 22(1):27-29.
[6] 江曉華.泮托拉唑聯合凝血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贛南醫學院學報, 2007, 27(6):925.
[收稿日期: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