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第一生產力,班主任在關注學生學習的同時,更要注重道德教育,德育不僅是終身教育,還是其他所有教育的助推器。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師必須要和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在這一過程中不妨多借助故事的展現力、吸引力和推動力,讓故事說話,變枯燥嚴厲的說教為生動溫和的滲透,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故事;德育;師生
中國有句古話: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和學生之間產生真正的共鳴時,學生才會認同你的觀點和做法。所以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師必須要和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一、用故事以情動人,打動學生
利用故事將學生的這種情感挖掘出來,喚醒他們的心靈,讓他們能夠以積極的思想、感恩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學習。
汶川地震中,有多少感人的場面,有多少動人的故事,我將它們一一收集整理,放在班級的網頁里,當主題班會“珍愛生命、學會感恩”開始時,我沒有任何的說教,只是讓學生瀏覽一個個故事,讓他們對汶川地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因為心靈的震撼,全班一片沉寂。之后我的發言,順利將學生引入如何珍愛生命,如何感恩父母的討論中。這一過程中,學生意識到了生命的可貴,親情的溫暖,不少學生潸然淚下。學生的感動正是由故事本身和他們的心靈產生了共鳴,也只有感人的故事才能展現出這樣的魅力。
二、用故事以理服人,感化學生
班主任一味采取居高臨下、上綱上線的說教,非但起不了教育作用,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影響班主任在班級中的威信,也會影響班級工作的正常開展。
我們學校每年都要進行緊急疏散演練,用于應對校內的突發事件,每次學校領導都要求班主任要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認真對待演練。但是學生有時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學生在樓道內你推我搡、有的邊走邊說笑……鑒于以往的經驗教訓,我沒有在演練中出現問題后才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這樣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是在演練前通過故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給學生講了美國1549號航班在哈德遜河成功迫降的例子。這架客機起飛不久就發生重大險情,數分鐘后迫降,在經歷了12分鐘的緊張時間后,156人除了一名乘客骨折外,事故沒有造成人員死亡。美國人稱此次迫降是奇跡。我給學生敘述整個故事之后,讓學生談談感受,學生都能道出一二,比如,機長臨危不亂,選擇了理想的迫降場所;全體乘客行動有序,在迫降的那一刻沒有亂作一團,各自爭相逃命……當學生說出這些之后,我讓他們繼續思考,為什么在當時如此緊張的時刻,所有的人都能保持鎮靜,做到行動有序呢?正是因為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常識深入人心,所以當他們真正面對危險時,他們能夠立刻進入狀態,進入應急機制,從而將不良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經過這樣一個故事的鋪墊,學生從故事本身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安全預演呢?當學生從心底認同學校的這一做法時,他們自然會認真對待了。在預演過程中,我們班的學生都表現出了快速、冷靜、嚴肅的態度。
故事在幫助師生之間的溝通方面確實起著很大的作用,那么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故事的選擇要多傾向于積極的、成功的故事
在進行學生德育時,并非能夠信手拈來,在廣聞、廣讀的基礎上,要將故事內容進行分類細化。在選擇故事的時候,最好多用積極向上、有成功正面影響的例子。
2.故事的呈現形式要豐富多樣
如果故事能有美文、美圖、音頻、視頻加以輔助呈現,那么,更容易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教育感化的作用。
3.故事之后的引導很重要
講故事為的是讓學生糾正自身的不足之處,產生心理上的觸動,從而改善他們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一定要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切忌盲目講故事,否則,故事講了不少,但學生并未能在故事中獲得收獲,那么教育也就起不到效果了。
參考文獻:
張萬祥.班主任專業成長的途徑[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凌娟,女,1985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常州市潞城中學,研究方向: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