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 要:如今隨著新課標要求和初中政治教育的不斷改革,時政教育滲透在初中政治課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通過時事政治,讓學生了解當前國內和世界的時事,對時政有自己的見解,有利于初中政治教育的教學的開展。如今時政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應用仍存在部分問題,需要實行使兩者更有效地結合的措施。因此,對時政教育的滲透在初中政治教育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時政教育;初中政治教育;思想政治
一、時政教育運用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現狀
如今,傳統的初中政治教育存在著不少問題,一部分教師僅是為了考試需要才引入時政教育,甚至在考試前才把時事資料一條一條打印出來,給學生去備考。時政教育滲透在初中政治教育中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其一是教師對時政教育缺乏重視,只是把時政一條條灌輸給學生,沒有為學生分析,引導他們去思考;其二是教師自身對時政教育不夠深入了解,對一些時事可能只是表面上的了解,沒有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理解,從而不能教導學生正確的時政教育,甚至使學生產生誤解等問題。
二、時政教育滲透在初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傳統初中政治教學模式存在著普遍的問題,教學內容大多傾向理論性,且教材上的時政材料具有滯后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枯燥,因而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甚至可能使學生產生一種排斥的消極情緒。然而引入時政教育滲透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師通過講述案例、分析最新發生的國內外的時事熱點、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等時政教育,能有效對政治教材起到詮釋作用,把抽象、概括性強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學生對課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初中教學的有效性。
2.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時政教育屬于德育的一部分,教師引入時政教育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德育。利用時政教育可以增加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從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對社會時事有一定的見解,對初中生本身的人文修養和綜合素質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用積極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三、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滲透時政教育的有效方法
1.突出時政材料的時效性和教育性
在初中政治教學上,教師作為一個知識的傳播者,本身需要不斷學習了解最新的時事,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渠道獲得最新的時政新聞,并根據課本的理論知識將時政新聞運用到教學中。如,我在講“做個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時候,導入最近發生的一則新聞,以此時政作為反面教材,講述社會中貪污現象,這是一種知法犯法行為,不可取,要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
2.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滲透時政教育
初中政治教育從課程內容上而言,學習的理論知識比較枯燥,尤其對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因此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學,盡量避免一味灌輸的教學方式。在課堂外可以通過在黑板上設置時政快報,每一天安排不同的學生來寫新的時政,向大家傳播。還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教師給學生播報時政新聞,將事實引入課堂當中。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演示一些身邊的時政生活,如,最近我們學校所屬的社區舉行人大代表選舉,我叫學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來演繹“區人大代表”的選舉,這種教學方式形式新穎,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通過這種課本劇加深學生對時政生活的理解,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吸收。
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對時政的思考和評論
教師在進行時政教育時,不能完全左右學生的想法,初中生的判斷和辨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對國家制定的政策方針和時政新聞的看法和理解可能會出現偏差和誤解,因此教師應該要引導學生去看待和分析。如,我在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時候,可以課堂上開一個討論會,學生發表對一些行為的看法,在討論時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多鼓勵學生發表看法。教師在進行時政教育時,要引導學生對時政的思考和評論,通過師生互動進行共同探討和分析,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分析能力,開闊他們的視野。
初中政治教育對初中生成長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政治教育的方法,改進如今存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通過時政教育的應用,一方面把理論化的政治教育形象化,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修養。所以,教師要加強時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應彩花.將時政教育滲透進初中政治理論課程[J].課改論壇,2010(07).
[2]李明玉.初中政治教學如何加強時政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2013(18).
[3]許黎莉.淺談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J].新西部,2013(20).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