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
摘要:核算是屬于會計專業課程中在企業實際操作中比較重要的內容,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忽視的現象,并沒有將其重要地位突顯出來,因此本文將主要對核算能力的培養進行闡述,并圍繞實際的核算工作所應具有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以及知識體系的建立這些方面進行研究,以此來進一步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核算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關鍵詞:會計教學;核算能力;培養
1. 引言
會計核算是包含了企業的財務增加、減少的記錄、債券債務的結算、企業資金的記錄以及會計手續的辦理等涉及會計的七大方面,在高職院校中核算也是財務報表、成本的計算以及財務管理等學習的基礎,如果學生不具備一定的核算能力,將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效果,從而也就降低了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質量,因此核算不管是在高職院校的學習中還是在企業的運行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作為高職院校對會計核算能力的培養也就變得格外的重要。
2. 會計實踐核算能力的教學現狀分析
首先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強調的是動手能力的培養,但從目前來看還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技能的培養,在教學中缺乏了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思想。這種教學理論導致了學生只知道核算的基本前提、內容以及操作的步驟等,但到了實際的會計核算工作中,還是對工作比較茫然,需要帶領的師傅進行手把手的教一段時間才能適應。
其次是高職院校和教師的培養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地方,高職院校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在教學中實訓課程和理論課程的分配要達到1:1。但對于會計專業的實習而言,由于很多的會計實務都涉及到企業的機密,所以學生多數實踐的東西都只是皮毛,加上有些高職院校的實習都是學生自己尋找的,能實踐到的知識也是很有限的。
最后是教師方面,一是其會計實踐經驗相比于理論知識較薄弱,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教師也是從學校再到學校,因此在企業中的經驗比較少,所以在培養學生核算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論性。二是教學方式缺乏新穎,與實際相結合的教育較少,完全以課本為藍本,沒有完全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增加就業機率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收集更多與實際相結合的案例和知識,以及教育學生獨立思考,發揮主觀能動性等,從而也就影響了提高學生核算水平的效果。
3. 會計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踐核算能力培養的措施
3.1 確定培養學生會計核算的思路和目標
會計核算與其他專業的培養方式是存在差異性的,因為核算的每個步驟都是緊密圍繞企業的日常運作的,因此培養的思路首先是要學生了解到企業的設立、經營范圍和其經濟業務,對企業有基本的認知后為以后的核算業務處理打下基礎,其次是要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經營行業,其具體的核算也是有所差異的,再次就開始對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進行訓練,其訓練的步驟先是要學生了解核算的具體崗位職責,需要做哪些事情,企業對這個崗位的職能有哪些要求等基本的內容,高職院校根據企業的要求和學生的需求對課程進行安排,最后制定教學評估和考核體系,以起到監控和改進培養方式的目的。對于其目標則是要讓高職院校將以往的培養方式更加專注于實踐能力的提升,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知識運用的連貫性和綜合性,并且在考核學生時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不要遵循以往的死記書本知識,更加重視實際操作性的方法。
3.2 教師根據會計核算的操作流程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
會計核算在社會的很多崗位中都能得到利用和發揮,比如經濟業務的核算,產品成本的計算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但核算企業的經濟往來業務是其主要的任務,一般而言其流程是對憑證的填制、審核到編制,再到核對賬簿、結賬和編制相關的財務報表等方面的內容,所以教師要按照這一流程來進行教學,對其每項環節的重難點進行解析,并結合實際的操作,比如憑證的填寫,這是比較基礎也是比較關鍵的環節,給學生列舉一些經濟往來的業務,讓他們自己填寫,從規范性和正確性的角度來考核,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目的,同時也熟悉流程的操作性過程。
3.3 教師根據培養方向的不同對會計專業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培養方式
核算能力主要是專業性的能力,但是一個優秀的會計核算人才,其實踐能力不能僅限于專業操作性,還要擴寬到社會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判斷能力方面,因為在會計工作中會涉及很多金錢利益的關系,如果沒有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進行核算,又或是不能遵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和操守,又或是當出現問題時,不能給予正確的判斷等情況時,都會對實際核算的結果造成影響,因此教師還需要在授課的過程中注意這些方面的培養,比如以學生為主,多與他們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溝通,多參考他們的意見,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力性和獨立思考的意識,達到擺脫凡事依靠教師的心態的目的,從而讓學生不僅在實踐核算方面是優秀的人才,而且在涉及到關于核算的方方面面都能表現得很優秀。
3.4 高職院校建立科學合理的會計核算教學組織體系
首先從師資力量方面來說,不僅需要是有豐富理論知識,還需要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教師,這樣教師就能知道在企業中到底核算工作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在企業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有些理論結合實際的知識點都可以通過親身的經歷進行授教,這樣效果更加顯著。其次是從教學設施方面來說,要有關于會計核算的模擬訓練室,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填寫或是電腦輸入經濟往來的業務來進行核算的實踐訓練。另外還可以通過模擬訓練,比如設立出納、主管、成本和總賬四個職位,將學生分成幾組,分別進行實際訓練,學生自己進行操作,教師在旁進行協助,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提醒和修正,達到培養實踐能力的效果。最后是準備一些空白的憑證、發票以及支票等關于會計填寫的資料,打印發票的設備,以及進行會計操作的軟件,以便為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和提高實踐能力提供輔助材料,從而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訓環境。
3.5 高職院校組織會計核算的實踐活動
會計核算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得到提升的,加上學校安排的課時和學生學習的時間有限,因此高職院校還要在課余時間組織會計核算的專業活動,達到通過反復的實戰訓練來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比如組織沙盤大賽、會計核算技能競爭等有目的和有趣味性的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對會計核算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另外高職院校多與企業進行聯系,多為學生在企業中實習提供條件,能讓他們在實習中真正學到一些知識,并鍛煉自己的能力,或是將企業中真實的憑證資料,但不涉及商業機密的材料借用到教學中,讓學生們來進行確認、計量和記錄,達到教學與實際的工作相統一的目的。
4. 結語
鑒于會計核算在教學中和企業中的重要性,本文將如何提高學生核算能力作為研究的重點,認為通過確定培養學生會計核算的思路和目標,教師根據會計核算的操作流程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和根據培養方向的不同對會計專業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培養方式,高職院校建立科學合理的會計核算教學組織體系和組織會計核算的實踐活動,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海雯,基于工作過程的會計核算技能培養模式探討[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35-38
[2]劉芳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9(32):47-49
[3]玉水,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著力培養操作技能[J],職業技術,200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