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玲
摘 要: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英語教學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應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由“要他學”變成“他要學”,課堂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是很值得我們研究探索的。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學觀和教學手段,以便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00-01
一、詞匯教學方法
1、聽說領先,形音結合。詞匯教學一定要貫徹聽說領先的原則,按照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在初中年級,特別是一年級,一定要貫徹聽說領先的教學原則。因此,詞匯教學也一定要首先是聽。即教師在教單詞時,先讓學生聽,讓學生去辨音,教師所展示的不是課本里的文字,而是每個詞是由幾個音素、幾個音節構成,重音在什么地方,這樣才能從聽的意義上掌握詞匯。其次,“多數單詞的拼寫都是符合讀音規則的……只要把單詞讀準了,根據讀音規則就可以把單詞拼正確”(程世祿等,1996:93)。因此,在詞匯教學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統一與結合,使學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對應的形聯系起來,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對應的一定的音聯系起來,通過反復練習在大腦中建立起來一類一類詞的音、形模式聯系,如讓學生把長元音[i:]和she, see, sea, piece等單詞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組合的形聯系起來。這就解決了學生掌握詞匯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拼寫單詞。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2、重視語境。注重語境是進行詞匯教學取得實效的基本原則。《英語課程標準》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了各級目標要求。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教師就要創設有意義
的課堂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體會詞的意義、搭配和用法。教師在教學中要大量的反復使用新舊詞匯,同時要注意在語篇中教單詞,學單詞,用單詞,注意詞匯的各種功能。
3、單詞記憶與游戲相結合。很多學生都跟筆者抱怨單詞記不住,背完就忘,然后就要老師來傳授一點記憶的訣竅了。筆者就給他們舉例:car,汽車認識不?scar,那就是死汽車,把筆者的臉刮了,留了一道疤,scarf,把疤覆蓋住,那就是絲巾的作用了。學生們在大笑之余,也開始用類似的方法來記單詞了!又比如,筆者把全班學生分成四組,讓他們競賽,從A-Z帶頭的說出吃的單詞來。哪組說的越多,哪組就是勝利!于是學生們全民參與,熱鬧非凡,動字典,電子詞典,以前的筆記等等,說了一大堆的單詞,比賽結束之后,筆者找了其中幾個生僻單詞問他們是否還記得,80%的人都能準確說出它們的中文意思,那么筆者的比賽也就算達到要求了。
二、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首先應大力提倡并實行“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把傳授知識的過程當做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庫,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注重學習水平層次和個性差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一生的學習活動至關重要英語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按照教材體系和學生認識水平,使學生養成如下幾方面的學習習慣:語音為首的聽說習慣、按時預習新課習慣、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習慣、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習慣、聽說讀寫齊頭并進習慣、及時復習所學知識習慣等。
三、重視課外時間對英語的學習
1、多接觸英語。要學好英語,僅僅靠45分鐘的課堂學習還遠遠不夠,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外多花時間去練習聽、說、讀、寫。鼓勵學生每天都要聽錄音,模仿純正的英語,培養聽力,一天閱讀一篇英語短文,每周寫一篇作文,多看英文電視。另外,還可設計一些競賽活動,如聽寫、朗誦、唱歌、猜謎語等比賽。通過這些生動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使課外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
2﹑合作學習。為了共同提高,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成績,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當組長,負責安排協調本組活動。各個小組的成績基本均衡,這有利于在小組間進行比賽。采用一幫一的方式,互相提高。首先,教師應與優秀生進行思想交流,消除他們對后進生的歧視。要引導他們樂為人師,主動向同組的后進生伸出援助之手,以全體同學共同進步為目標,要毫無保留地介紹自已的學習經驗,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督促他們學習。其次,在安排座位時,應堅持優秀生與后進生相搭配的原則。當后進生遇到問題時,可隨時向優秀生請教,而且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做好表率,這樣他們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也會日益高漲。在期中、期末考試后,對于雙方都有進步的幫扶對子,一定進行表揚,促使他們更加團結互相。通過這種“生教生”的方式,既可以在學生中間掀起“比、學、趕、幫、超”的熱潮,又可以減輕教師的壓力,更能讓各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最大程度地開發。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四、重視寫作技巧的傳授,提高作文水平
1、仔細審題,明確要求。每篇習作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是通過文字給予說明的、有些是通過畫面暗示出來的、還有些是要求用對話形式表達的,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應以精通審題技巧為重點,明確所寫文章的體裁、中心內容、格式及采用的基本時態等。
2、抓住重點,尋求思路。首先擬定提綱。構思好文章的篇章結構安排,主旨大意的表達等,然后按時間、空間或邏輯順序開頭,再圍繞中心內容周密選詞、造句,做好句語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過渡。擬好文章的結尾。
3、語言規范,準確地道。平時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求學生盡量使用學過的、最熟悉的、也有把握的句型結構,重短輕長,就易避難,以寫準確、通順為最基本要求。在寫作中盡量避免繁、難的句式,多采用簡單句來表達意思。但為了使文章可讀性強,可以適當地使用復合句,復合句要注意連詞的正確使用及從句時態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