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敏
摘 要:在實際的教學中,我發現相當一部分中學生的在寫作中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詞匯貧乏,拼寫錯誤多及語法知識膚淺,語篇意識淡薄等。寫作時語言輸出的重要途徑之一,寫作訓練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質量,幫助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增強其學習信心與興趣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初中教育;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208-01
在英語學習中,寫作能力是學生運用書面文字表達思想的能力,它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與聽說和讀的能力密切相關,它既涉及到遣詞造句,又涉及語篇結構分析,因此,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對提高英語水平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教學中,我發現相當一部分中學生的在寫作中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詞匯貧乏,拼寫錯誤多及語法知識膚淺,語篇意識淡薄等。寫作時語言輸出的重要途徑之一,寫作訓練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質量,幫助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增強其學習信心與興趣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寫作的習慣和能力就涉及到教學方針,教學方法的目的和教學質量等于教與學的一系列問題。
一 、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式
要把“舞臺”讓給學生,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過分依賴教師,依賴課本,并以考試為最終目的從而喪失了把握英語學習的機會,禁錮了學生的自主發展。要開發其潛在能力,就必須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首先要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能使用這種語言來進行信息交流,因此,語言知識必須轉化為語言技能,這個轉化過程就是學生進行語言練習與實踐的過程;其次,要使學生明白,語言作為各類信息的載體,充斥著大量的社會知識、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就是說,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必須豐富各種知識,以滿足語言運用的需要?,F行教材給我們提供里大量語篇內容,其中包含了歷史、地理、文化、風俗、風土人情及人際關系等??傊?,要使學生明確他們面臨的是更加開放、發達的未來社會,他們必須用未來的人才標準指導自己的學習。最后,要讓學生意識到改變被動吸收的學習狀態才能最終提高英語的學習成績。應該讓學生明白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道理。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用事實來說服學生。
二、轉變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
故事對學生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它不僅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往往是青少年自發的和主動的學習,這可以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要求與故事所具有的特性兩方面得到解釋。一方面認知好奇心是初中生喜愛故事的原始驅動力,另外故事本身往往具有人物性格鮮明、情節曲折生動的特點,能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強烈的情緒反應,使他們或興奮,或悲傷,或緊張,從而豐富和加深他們的情感體驗,促進其心理發育。但是在運用故事教學法時,教師應注重對故事有所選擇。如果故事大部分的詞句學生理解不了,再精彩的故事也會令學生失去聽或讀的興趣。所以,教師應該選擇精彩易懂、線索清晰的故事, 以便于學生根據故事線索理解、復述或轉述故事。甚至可以將課文內容衍生,教師引導學生在原課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力,衍生出新的故事情節。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仿寫或者續寫故事,這樣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又充滿了樂趣。
三、廣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前提
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沒有大量的有效閱讀活動,沒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不把英語閱讀材料中的語言知識、篇章知識、文化知識等等信息輸入自己的“資料庫”里并不斷對其內化的話,寫作者是不可能寫出內容詳實感人、意義連貫、結構完整,既符合英語語言規范,又符合文化習俗的地道的英語作文的。外語習作的關健是接觸大量可理解、有興趣又相關的詞語。沒有一定量的詞語的輸入,輸出難以產生。在寫作的第一階段,也就是所謂的采集階段,寫作者的主要采集手段就是閱讀。另外,即便是寫作者在寫作中所使用的各種表達技巧,也受到了閱讀活動的極大影響??梢哉f,寫作的過程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飛躍的過程。在這個飛躍過程中,閱讀是它最有力的支撐點。缺少了閱讀活動,寫作活動便無法展開。
四、經常寫作是閱讀的有力促進
寫作是以閱讀為其交際對象的語言實踐活動。寫是為了讀,寫必須考慮讀者的需求。寫作對閱讀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寫作可以有效促進閱讀者對輸入語言知識的內化,從而提高閱讀質量與效果。其二,寫作可以向閱讀者直接反饋閱讀效果,促使閱讀活動更好地發揮效應。閱讀者可以通過自己的(或他人的)作文,看出自己閱讀中方方面面的具體情況,并根據作文中所反映出的閱讀方面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改進方法,使其閱讀活動更順暢地進行。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融為一體,把語篇結構的分析、語言知識的傳授和寫作知識的灌輸以及寫作技能的訓練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相得益彰的統一體,有利于培養學生從宏觀和微觀上把握英語寫作的特點和技巧,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五、圍繞課文綜合訓練,促進寫作
現行初中課文,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的極好材料。一篇課文下來,語音、詞匯、語法、句型、口、筆頭表達等全都有了。所以在課文教學中,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從而為寫作打下基礎:1、聽寫能力的培養教學。我堅持每次上課均聽寫一定量的單詞,要寫出單詞的拼寫形式、詞義解釋、詞類,并全批全改;然后幾課為一單元,定期默寫。2、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教學。課文中出現的動詞要特別注意,因為動詞掌握的好壞是學生能否正確遣詞造句的關鍵。每學到一個動詞,都要學生聯系簡單句5個基本句型考慮組成句子。不斷培養學生動詞決定句型的意識,讓他們一造句子就自然地考慮到選用句型。3、應注意課文中出現的重點詞匯、詞組、例句,均引導學生口頭造句。與此同時,盡量將課堂所學內容記下來。盡管現在各種輔導教材很多,上面同一語言點的例句比比皆是,但我仍要求學生在作口頭操練的同時,盡可能記下由老師或同學口頭造句的每個句子。這也是一種聽寫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用英語記筆記的能力,可以減少板書時間,增大課堂容量,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