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玲
摘 要:本文對非英語專業視聽說課與傳統大學英語聽力課中學生的能動性及學習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綜合國內研究數據,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視聽說課中,課堂教學的主體為學生,教師的職能轉變為指導、講授、合作與監督,以輔助學生獲取更多知識,從而達到學生聽、說、理解及英語實踐等綜合能力提高的目的;同時,學生被動跟隨教師、教學僅局限于先進教學設備等不利因素也存在于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
關鍵詞:網絡環境;視聽說課;能動性;對比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358-01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歷經十幾年,其中將傳統的聽力課堂成功與現代多媒體相結合應為最成功的典范之一。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課堂使學生充分體驗現代化技術帶來的愉悅感的同時,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更自覺、自主、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體驗學習的過程,從而真正實現學生在真實場景下感受語言。當然,被動式的接受、快節奏的授課方式,在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弊端。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網絡,指導、幫助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掌握課程知識、提高聽說實踐能力,是多媒體網絡教學的核心目標。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幫助、或通過相互協作、交流實現的知識獲得更具意義。創建理想化的學習情境,有助于課堂教學和知識習得的高效進行,以及學生主動性和自主性的提高。主觀能動性(即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夠更有效的推動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增進師生互動、完善學習過程。本文對傳統大學英語聽力課堂及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進行跟蹤調查,涉及課堂教學及課外教學兩方面,進行對比研究,并為多媒體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教學提出可行性策略。
綜合國內相關研究,結合筆者教授2012級和2014級非英語專業學生時總結的相關數據,對比分析兩種不同教學環境下的聽力課與視聽說課的教學過程和成效。
一、傳統聽力課堂
教師在傳統聽力課堂上大多扮演著講授者的角色,遵循以往授課模式: 單詞、句式和課文講解,提問學生回答問題,不管答對與答錯,教師第一反應都是重復一遍正確答案,繼而分析講解其正確與否的原因,但似乎學生并不努力找出問題的關鍵,僅關注答案的對與錯,所以師生之間互動較少。學生對課堂活動興趣不大。部分學生上課前已經將上課內容自學完。經過訪談得知原因有三: ①擔心老師上課提問回答不上。②提前預習課程可以更好地鞏固課上練習。③認為課
堂內容單調,自己先學完,課上可以做其他試題,被發現也有理由解釋。總體來講,學生積極性不高,但絕大多數人能夠專心聽講,課后訪談后發現有很多學生認為聽力課就是為考試準備的,為了取得好成績就要努力聽課。
二、多媒體視聽說課堂
課堂教學設備豐富,包括PPT、投影儀、視頻等; 教學方式多樣,如學生小組合作做Presentation、學生跟讀和重復所聽語句、單詞速記速測、視頻中人物性格分析討論等。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多樣,如: 設計者、指導者、合作者、評論者、監督者、幫助者等。學生操練時間約占三分之一,教師仍然占用大部分課堂時間。個別學生坐在實驗室最后排做與課堂無關之事。“三分之二的學生有積極努力學習的態度,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方式都會專注學習,剩下的一部分學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老師上課做什么都與其無關。再者,教師總是擔心沒有講解學生不會懂。”
調查表明,不同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課堂活動參與度差別明顯。談及對英語視聽說課的看法,多數認為應以學生為中心,側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借助多媒體、網絡教學給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由教師監控并指導。
聽是人類認識活動的基本形式,說是人類表達思想的基本行為。大學英語視聽說課是高校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聽說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多媒體網絡教學課堂以學生為中心,運用多媒體作為載體,對學生進行視聽說綜合技能培養。學生作為認知主體,成為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而教師是其幫助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與促進者。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體現了不斷發展的趨勢,也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過程,提高了學生學習和實踐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改革中,上述這些優勢卻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主要問題有: ( 1) 過多依賴多媒體教學設備,圖文并茂有時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錯置了教學重點與難點。(2) 削弱了部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媒體教學強調學生必須從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成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三、過多屏幕聲像刺激導致學生視覺疲勞
影響信息輸入;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本末倒置。( 4) 軟件開放性不夠。用戶對軟件生產者絕對依賴,無法創新與改進。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教師不僅應該重新審視課堂教學方法與策略,而且要使自己的角色得到充分發揮。教師角色應為促進者、咨詢者和提供資源者。教師應該從專業和心理等方面把握課堂及學生。學生也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轉變角色,實現自主學習。多媒體網絡下的大學英語視聽說課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充分發揮其優勢,揚長避短,才能最終推動網絡多媒體外語教學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堅林.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下計算機網絡與外語課程的有機結合[J].外語電化教學,2006(6).
[2] 馮覺華,崔惠樸.多媒體輔助大學英語教學實驗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6( 4).
[3]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教育技術研究,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