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姝
【摘 要】針對目前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的脫節現象,從教學定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等多個方面對高職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進行了創新研究。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 實踐教學 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進步和“效率”“公平”“以人為本”等一系列現代社會價值觀的建立,人力資源管理也在適應中求變,在變化中求新。在此背景下,高校培養的人力資源專業人才與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應采用怎樣的教學模式才能與新時代需要相適應,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如何與未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職業要求相適應,成為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重新調整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定位思考,并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研究與實踐。
1 教學定位與思考
在人力資源管理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已習慣了傳統的教師角色定位,即教師是管理者、講授者和解釋者。然而,這種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模式將導致填鴨式的教學結果:課堂教學主次顛倒,學生成為被動的聽眾,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也不利于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拋棄固有的模式,將教師角色轉換為組織者、服務者、合作者和協調者,而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大膽嘗試親驗性教學法,為學生創造一種能有效表達自己想法、容納別人想法的氛圍,從而形成整體互動的課堂。
2 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2.1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迄今為止運用較為成功的教學方法,它貼近生活和實際.是管理理論經驗的有效融合;它使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去思考問題,拉近了教學與實際的距離,讓學生在校時就開始儲備實際工作的必要素質、知識結構和操作能力。因此,需要結合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特點,在高職的課程教學中引進案例教學。在實踐中,案例覆蓋要合理,對應各章內容均應有相關案例。選取的案例要有代表性與分析價值,能夠反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真實情景。這些案例可以給予學生在將來的實際工作中處理復雜事件的借鑒方法。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時可以事先布置案例,讓學生在課堂或課后進行思考,查閱資料,撰寫分析報告,再由教師精心安排,組織課堂討論或辯論,最后得出相關結論。如在勞資關系協商與談判技能模塊教學中,教師可選取若干企業勞資糾紛的典型案例,設置相應情景,指導學生扮演勞資雙方,組織學生協商談判,從而使案例教學更具有實踐性。
2.2情景模擬教學
情景模擬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仿真的實踐平臺,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自覺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綜合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因而具有很大的實踐性。同時,情景模擬教學還具有動態性的特征。在情景模擬教學中,學生自始至終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起組織、指導的作用;學生們需要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需要相互討論、表達和溝通,需要把書上的靜止知識變得活靈活現,把抽象理論變得豐滿有形,這種全程的參與能夠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能力。
2.3 專家講座
邀請專業人士講解人力資源管理內容。在教學課程的組織中,可以針對相關章節的內容,留出2~4課時的時間,請本地知名企業或行政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資深人員到課堂講解相關內容。專業人士實際的工作方法與從業經驗可以讓學生對人力資源管理有比較深的認識,從而拉近理論與實際的距離。
2.4實踐教學
建立人力資源專業實驗室,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教師可在實驗室里通過創新教學內容所需要的接近實際工作或生活的場景,讓學生在其中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解決和處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實踐能力。如在開展編制工作說明書教學時,可以向學生講解有關工作分析的程序、方法和內容等理論知識,然后發給學生有關從企業橫向合作項目中收集來的工作崗位信息資料,通過小組形式分析資料、討論,再給學生幾種工作說明書格式,學生試著編寫企業某個實際崗位的工作說明書。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工作分析有了實實在在的感受,也鍛煉了他們的專業實踐能力。
3 多元化教學手段
3.1有效利用多媒體
為了擴大課堂教學信息量,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可以通過多媒體系統應用教師事先編制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課件教學,這相比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模式,節省了時間,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引導學生上網閱讀有關專家學者論文,從中吸取先進的理念與實際操作思路,為豐富學生的理論框架打下基礎。同時,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有選擇地推薦學生到人力資源相關網站查找資料與選擇案例,并在案例分析課上加以簡單分析與點評,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3.2選擇適當的人力資源管理軟件
在選擇人力資源管理軟件時,應首先考慮其通用性,選擇未來2~3年內國內企業仍能使用的、市場前景好的軟件。其次,選擇的人力資源管理軟件應具有人力資源專業應用和基礎應用的解決方案,能夠結合我國企業的實際管理現狀,幫助企業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可以引入多種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模塊,讓學生體會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方式,體會軟件與理論的差異,使學生能以理論為依據,熟練掌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的操作方法。
3.3建立課程互動教學網站
為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和鞏固其所學內容,可以通過建設本課程的專業學習網站,實施課程網上教學,方便學生課后復習與預習。專業學習網站應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網上案例庫、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網上互動教學主頁及相關輔助鏈接(習題庫、資料庫、網上考試系統)等。通過建立專業的學習網站,使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能夠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增強學生課后預習、復習、自習的能力,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主動權。
3.4設立網上案例論壇
設立網上論壇,使網上案例討論成為可能,為學生與多方人士交流案例、分析心得、了解企業的經營運作提供了平臺。學生在瀏覽相關章節的案例后可到論壇上與大家進行案例分析交流,這樣既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又可以克服學生無工作經驗導致案例分析不深入的弊端。同時,還可以做一些管理方面的改進,如每月規定一個時間,聘請一位有相關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的人士做版主,引導大家就有關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討論。網上論壇的方式可以使對此感興趣的學生理論與能力得到提高。
4.多種管理方法
績效考核科學與否對于教師積極性的發揮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一般來說,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還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因此,在對教師績效進行考核時,要設置科學、合理、有效的考核指標進行考核。對于教學效果好的教師要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對于那些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效果差又不愿意調整的教師要進行批評和懲罰。只有教師的付出得到肯定和回報時,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才能被有效激發。
【參考文獻】
[1]王珊.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思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3(6).
[2]王學松.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