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敏
摘要: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動力不足的現象。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對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100名大二學生學習動力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學習動力現狀及主要影響因素,提出應對策略即需要學生個人、學校、家庭和社會四個方面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關鍵詞: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現狀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12-0163-03
學習動力是維持和推動學生自覺并主動學習的內在力量。學生學習動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學習效率,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應當引起職業教育者更多的關注。筆者以高職大二學生為調研對象,分析影響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的因素,并提出激發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的對策。
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現狀調查
(一)調查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本研究選取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涉外旅游、會計電算化、數控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計算機網絡技術六個專業共100名“90后”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該100名學生均為大二學生。采用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運用計算機Excel對調查問卷的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90后”高職大二學生的學習動力現狀。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高職學生的學習動力現狀。表1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36%的學生認為學歷很重要,是找工作的敲門磚,38%的學生認為學歷和能力一樣重要,在校期間應以學業和能力的提高為主要任務。但有44%的學生偶爾有過逃課的經歷,經常逃課的學生達到10%。36%的學生認為和大一時相比,學習動力沒什么變化,26%的學生認為沒有大一時學習努力。42%的學生不上自習,只有8%的學生平均每天上自習的時間達到4小時以上,大部分學生的課余時間主要花費在上網、打游戲和看電影上,而學習排在最后,學生的課余時間被除了學習之外的其他活動所占據。
2.高職學生的學習動力來源。下頁表2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高職學生的主要壓力來自于為未來擔憂,擔心以后找不到工作。其次壓力來自于考證,目前“雙證書”是很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重要的內容,要求學生在畢業前必須獲得至少一項與該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還有8%的學生的學習動力是為了實現父母的期望。獎學金還沒有在高職學生中起到激發學習動力的作用。
3.影響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的主要因素。表3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影響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學校、社會和家庭四個因素。其中,網絡游戲、看電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人生規劃,懶惰,有目標但沒有毅力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內部因素;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外部因素;同時,認為學校所學的知識無用,就業前景不好,對專業課不感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力。
從表4的第1個問題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數高職學生對所學的專業感興趣偏低,只有22%的學生表示很感興趣。通過對部分學生進行訪談得知,是否由自己選擇所讀專業,對學生在校時的學習狀況有較大的影響。凡是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或在父母提出參考并指導下選擇專業的學生,進入大學后一般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學習;而由父母代替子女做決定,或是經學校調劑的學生,進校后學習的積極性不強。表4的第2個問題顯示,40%的學生通常生病或家里有事時缺課,但36%的學生因早上睡懶覺起不來而缺課,說明這部分學生的自制力較差。表4的第3個問題,即在對期末考試成績的要求上,64%的學生希望盡量考得高一些,24%的學生會盡最大能力,高低無所謂,但是也有10%的學生存在及格就行的錯誤觀念。從表4的第4個問題可以看出,56%的學生對未來有過短期規劃,能夠對短期、長期的發展都有規劃的學生達到30%,但是通過訪談發現,雖然能夠制定未來規劃,但是由于缺乏學校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和指導,很多學生畢業后都未能完全實現其職業規劃。
表5的調查數據結果表明,學校的主流校園文化、各項管理制度和教學質量也是影響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學生認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富有吸引力的課堂會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所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課程建設是當前高職院校面對的重要任務。
表6的調查數據結果表明,52%的高職學生認為:就業前景不好,使其有更加努力學習以便畢業后能找到工作的意識。對于當今社會的“啃老”和“拼爹”現象,一半以上的學生持有不贊成的態度,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獨立和進取的精神。
下頁表7的調查數據結果表明,家庭環境也是影響學生學習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72%的學生認為要努力學習,以后能為家里分擔經濟壓力。但有20%的學生認為家庭環境對其學習沒有影響,他們認為影響其學習動力的因素主要在于自己和學校,與家庭無關。
高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通過分析調查數據發現,影響學生學習動力的因素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高職學生自身的問題。目前“90后”高職學生還沒有改變傳統的學習習慣,自制力差,學習目標不明確,對大學該學什么、為了什么學、學完做什么都很迷茫,缺乏人生規劃、主動學習意識、競爭意識。
二是學校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國有相當部分的高職院校處于建設的起點階段,在辦學理念、教學師資、人才培養、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訓條件等軟、硬件方面均處在構建、改革和提高的層面上。校園文化氛圍不夠濃厚,學校考勤制度不嚴格,考試過于輕松,師資力量及水平不足,缺少“雙師型”教師等問題導致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對學習沒有動力。
三是家庭教育匱乏。近年來,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為子女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讓許多高職生衣食無憂,甚至不用擔心就業問題,使學生缺乏危機感和責任感。有的學生由于家在外地,父母又忙于工作,與學校聯系較少,不能及時了解子女在校內的學習和思想動態;有的家庭認為子女上大學了,應該放開不管了,凡事由子女自己決定,導致對子女的教育和引導不夠。endprint
四是社會環境的影響。目前,社會上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的認可度不高,和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對口率較低,學生對于就業前景擔憂,同時各種不良的社會風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導致部分學生產生了“學也沒有用”的錯誤觀念。
提高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的策略
一是注重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提升學生內動力。高職院校要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工作,組織學生開展有關將來從事工作的知識能力素質的各種實踐活動,如大一注重入學專業教育、大二注重考證指導、大三加強就業指導,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在校和未來走向社會的方向,轉變就業觀念,激發學習動力,制定學習目標,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專業水平、提高職業認知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增強自主學習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
二是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強化學生的德育工作,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學校要嚴格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在學生出勤、遵守紀律等方面加大考核和獎懲力度。通過美麗校園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加強行為養成教育,加強自律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和考風考紀教育。班主任要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工作全面細致,與學生勤溝通。對于學習動力不足的學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愛,多鼓勵,少批評,幫助學生排除厭學情緒,多給他們獲得成功的機會,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三是積極開展各類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高職院校應全面調動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活動的積極性。學校可通過選修課、知識講座、專業技能競賽、科技文體節、技能展示月及社會實踐活動等第二課堂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學習專業內外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綜合素質。
四是提高教師職業修養和專業教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任課教師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方面應注重教師師德建設,激勵教師鉆研業務,提升教師的項目研發能力、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依托企業需求和學生職業發展,鼓勵教師深入課程改革,改進教學方法、成績考核方式,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因材施教,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是建立家校聯系制度。對于學習動力不足的學生,激勵工作僅靠學校和教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獲取家長的全力配合。可建立家校聯系制度,如用校訊通、電話等形式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同時鼓勵家長主動向班主任反映子女情況,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個性和思想動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雙管齊下,共同找出提高高職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符建利.高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調查及教育方法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12).
[2]王長文.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力問題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
[3]王喜紅.基于校本研究的高職學生學習動力調查[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2(10).
(責任編輯:付安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