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自果
摘 要: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是課堂教學的手段。應該盡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課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方法、習慣,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加強。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93-01
現在的語文課堂正在改變著“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拿閱讀教學來說,內容太多而雜,老師駕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老師累,學生煩,效率低。再者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分析內容多,抓住文本語言,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少。往往削弱了語言文字的感染力,導致語文應用能力差。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向40分鐘要質量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上完一節課后,我們總要習慣問問自己“我教給了學生什么?”,“學生學會了什么?”其實,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么樣新的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什么是務實高效?課堂應該實在一些,要盡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課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方法,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加強。可以說,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是課堂教學的手段。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
一、潛心會文本是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前提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文本”即為教材,課文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在課文之中。而許多教師把文本拋在一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制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上課前才匆匆地看一下教學參考書,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首當應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加以研讀,吃透文本,方可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引導學生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祖國的語言文字。
不少優秀教師課堂沒有華麗,只有樸實;沒有太多精美的課件,只有書本與粉筆,而聽課者卻陶醉其中,跟隨走進了文本。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很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聽者走進文本呢?其中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用心解讀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確解讀文本。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再開發,確定“教什么”,同時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
2、用心解讀文本還應做到多元化地解讀文本。聯系我們的閱讀教學想一想,面對課文,教師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裝滿了教參或自己的看法,這其中就沒有局限性嗎?怎么裝得下孩子的各種心聲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既要讓學生看到紅花,又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因此我們應該秉承一種欣賞并悅納的良好心態尊重學生多元化解讀文本。當然還要鼓勵能超越性地解讀文本,達到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的目的,是教師責無旁貸的。
二、精心設計是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關鍵
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是指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回想特級教師王菘舟老師上的《荷花》一課,整堂課以“美”為主線,設計了三個部分:(一)在呈象感形中發現美。(二)在品詞悟情中感悟美。(三)在移情入境中意會美。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從表象的美到意會的韻,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悟、意會美,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去創造美。整節課一氣呵成,重點突出,在看似簡潔的教學環節中包含著豐富內容。
三、靈活用方法是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保障
如何使課堂效果最佳呢?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
1、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創設愉快的環境可以使學生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投入學習中,并能全神貫注地研究問題,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2、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但討論不是為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老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3、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所以,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要做到: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設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學生答問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要善于變通引導。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并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4、課堂練習鞏固拓展。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使學生增加了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學習的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5、以趣結尾,余音繚繞。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語。它是整堂課的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令人回味無窮。總之,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展的必然,他體現了以人為本,更明確的說是尊重了學生的自主。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能夠心甘情愿的學習,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在歡樂和諧中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