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鯉
摘 要:數學課堂教學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把現代信息技術做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運用信息技術制作章前圖,創設生動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運用信息技術想象演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應用信息技術擴大課堂容量,加快信息反饋,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數學教學;信息技術;激發興趣;突破難點;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325-0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做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根據這些要求,筆者結合自己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一點經驗總結于下。
一、創設豐富多彩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生動、形象、直觀的課件,把那些學生還沒有認識到或比較抽象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情趣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就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1、利用章前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科書的毎章都有一個章前圖,并且配有文字說明。這些圖片的背景包含著本章學生將要學習的重要知識和本章將要研究的問題密切相關,有些圖形還包含有一定 的人文價值。但是這些圖形都集中在一頁上面,而且還有文字,學生閱讀起來視覺效果不好。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重新制作這些圖片,根據需要一張一張的播放給學生觀察,也可以把幾張同類型的放在一起播放。讓學生找出圖形中的主要元素,也就是本章將要學習的主要知識是什么?還可以把章前圖所配的文字制作成聲音,調動學生的聽覺功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章前圖的含義,更好地把握本章將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學生觀察精彩的圖片,聆聽帶有解說詞的聲音,就能更大調動他們的學習欲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創設生動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每一節課基本都是從問題情境引入的。有些問題只是語言敘述,有些有圖形,但是不夠生動形象,容易造成學生理解上的障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使問題情境生動形象,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定義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靠在墻上的梯子 向下滑動的畫面,同時播放文字題目:已知梯子的長為10米,頂端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為8米,如果梯子的頂端下滑了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下滑多少米?也可以播放美麗的花園的圖案,出示題目:已知矩形花園的長35米,寬26米修建同樣寬的兩條互相垂直的道路(兩條道路各與矩形的一條邊平行),剩余部分栽種花草,要使剩余部分的面積為850平方米道路的寬應為多少?再如學習《統計與概率》的知識時,播放魚兒在池塘中游動的畫面、小鳥在森林中活動的畫面、城市中汽車流動的畫面。然后出示問題:怎樣估算池塘中魚的數量?森林中小鳥的數量?城市中汽車的數量?通過這些圖文并茂的問題情境的引入。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效率提高有了保障。
二、運用信息技術想象演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材難點,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借助多媒體教學就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對理解所學知識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調動學生的視聽功能。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地發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這樣對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材難點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進行北師大版七年級“截一個幾何體”一節的教學中,要解決“用平面去截一個正方體,截面的形狀可能是幾邊形?”這一問題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由于七年級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都還不足,所以學生無論用自己的抽象思維去想象,還是用實驗操作(用小刀去截橡皮泥做成的正方體),都不好完成這個問題。但是用電腦動畫來演示,學生認真觀看,就可以很快得出正確的結論。截面的形狀可能是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
三、擴大課堂容量,加快信息反饋,提高課堂效率
在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有時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寫出一個題目,畫出圖形。有些圖形還畫不標準。有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不僅能畫出標準而美麗的圖形,而且還能展示學生的作品,也能節省時間,讓師生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更多的內容。例如在進行《統計》和《函數》知識教學時,學生要根據圖形回答問題,在教學中如果只是教師在黑板上畫圖,讓學生認識、學習的話,一節課只能畫兩三個圖形,而且還畫的不標準,耽擱寶貴的課堂時間。如果能夠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利用多媒體制作好與學習有關的圖表,那么呈現出的學習內容簡潔,反饋學習過程方便,學生學的又多又快又好。教師在課堂上也輕松自如,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數學教學中,還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或課的類型,制作填空、填圖、填表以及選擇、判斷、改錯、解答等各種類型的習題。而且還可以根據知識的針對性、對比性、綜合性進行知識的歸納、分類、比較、概括、總結等。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初中數學每章結束后的“回顧與思考”都可以按照上述的方法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