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秀
摘 要:談起老師這個職業似乎就能讓人想起三尺講臺,講臺、粉筆、板擦這些具體的東西因為與老師形影不離,在學生的腦海中已經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但是如果讓學生走向講臺,偶爾在講臺上過一把“老師癮”,是否對于學生學習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小學數學,是學生用數字丈量人生的開始,為學生提供走向講臺的機會,站在老師的角度激發數學興趣。
關鍵詞:師生替換;小學數學;數學興趣
講臺在學生的記憶中是權威的存在,這一點在小學生的認知中尤其突出,老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這三尺講臺上為學生答疑解惑、講授知識。數學課堂上,黑板上滿滿的公式,各種各樣的例題練習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起音樂課、自然課、勞動課這些科目來說,數學課就顯得相當枯燥了,數字與數字之間讓人頭腦發熱、精神萎靡,所以,數學興趣一直是數學老師注重培養的東西。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老師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學生的眼光看待數學,創造出來許多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比如,用實物來講解立體圖形,用實際操作硬幣來計算概率,用畫圖方式來表現題意,用生活實例來融入數學要點等。都是將生活中的實際物品或者與生活有關的真實情景和數學結合起來,讓小學生更形象、具體地理解每一節數學課的知識,這些方法其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只有建立起濃厚的數學興趣,才能在課堂上做到專心致志,課后做到查漏補缺,對每一個知識點都事無巨細,長此以往的堅持,數學成績將會取得很大的進步,對于數學學習也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本文重點介紹一種新的興趣激勵方法,即讓學生代替老師走向數學講臺。老師在課后經常會留一些作業或者在課上留一些例題來讓學生練習,之后對于答案往往是老師直接在黑板上講解或公布,這樣的一個過程仍舊無法擺脫枯燥,只是非常刻板地讓學生去對答案,如果能夠積極鼓勵學生或者是指定學生走向講臺,以老師的身份向下面的同學講解習題,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方法,方法的對錯也由同學們來指出甚至是提出意見,最后再由老師整理歸納,做出最后結論。這樣一來,不僅使同學們有動力去思考,驅使同學們在短時間內激發最大的能力去解答數學題,也有益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站在講臺上面對自己的同學,大膽地講出自己的方法,如果方法巧妙或者有想法,老師應該在一旁給予鼓勵,如果方法有錯,老師也可以借此給予學生激勵,長此以往,同學們對數學的自主思考能力就會漸漸地養成,而對數學的興趣也會借由想展現自己這種動力驅使而逐漸培養起來,讓學生走向講臺,有機會成為講臺的主人公,大膽積極地表現自己,在數學的殿堂里讓思維碰撞出火花,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和競爭,整個課堂會充滿活力,老師也會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以最充沛的精力完成教學任務。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切實保證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千萬不能因為讓學生“上臺講課”而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因此,老師在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時,務必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不能照抄照搬,“拿來就用”,不然不僅不能提高數學的教學水平,反而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降低。
綜上所述,“讓學生代替老師走向數學講臺”是利用了小學生對講臺的獵奇心理以及對數學的敬畏感,在老師協助、同學交流的過程中解出數學難題的興趣激勵方法。教師如果能夠單獨開辟出課間時間讓同學們以這種方式享受數學、感悟數學,定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對于學生的數學興趣以及自我能力的展現都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當興趣融入數學,當數學迸發激情,學生心中的數學之壤也將開出燦爛之花。
參考文獻:
[1]張穎.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云南教育,2000(22).
[2]尤麗麗.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J].快樂閱讀,2013(06).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