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紅 段桂山
摘 ? ?要: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小學教師要開放識字資源、運用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靈活利用校內資源,在生活中識字,教給學生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培養學生識字能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 小學語文 ? ?低年級 ? ?識字教學 ? ?識字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讓學生體驗到識字的快樂”。課堂是學生識字的主要陣地。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不但識字量很大,而且內容比較枯燥乏味。我校地處農村地區,各種設備不完善,教師教生字不僅教得吃力,學生也學得辛苦,而且學完就忘。學生大多來自各個村屯,家長素質普遍不高,學生學習生字只在課堂,盡管偶爾從電視節目中認識一些字,但相對城區孩子,相差甚遠。這幾年教材識字量成倍增加,識字成了學生的老大難問題,新入學的學生學起來更吃力,尤其是“學困生”,課堂上記起來吃力,課后又容易忘。為此,我一直在研究、探索多樣的、高效率的識字教學方法,以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快樂有效地識字,我進行了以下嘗試,收到了較好效果。
一、打造高效課堂
1.形式多樣,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使枯燥的生字課堂活躍起來,利用游戲形式,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游戲是孩子們喜歡的活動形式,他們喜歡模仿和表現。在教學中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游戲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抽象的文字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例如:用生字卡做游戲找朋友游戲——每人拿著音節和生字找朋友;猜謎語——說出字的特征,其他學生猜;擊掌傳字——擊掌一下將生字傳下去;“換衣服”——給一個字連續換幾個形旁,讓同學讀字音、釋其義,造句“請”;“當醫生治病”——出示含有錯別字的詞句,讓學生扮醫生“治病”。利用生字卡片制作漢字部件,進行拼字游戲。如摘蘋果等游戲,將這些兒童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從而對識字產生濃厚興趣。
2.教給識字方法,逐步加大難度。
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才能有效識字。上新課前布置學生將生字做成卡片,小組在課堂上進行識字交流,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加一加,熟字加偏旁:青—請,支—枝,果—課;減一減,熟字減偏旁:讀—賣,板—反,種—中;換一換,熟字換偏旁:請—清情晴蜻,拍—怕,樣—洋;熟字相加:原+心=愿,月+月=朋;形近字比較:己—已—巳,千—干,方—萬,今—令;同音字比較:久—就,課—刻,星—心—新;反義詞比較:多—少,快—慢,大—小;做動作識字:眨(讓學生眨眼睛),跑(讓學生來跑);偏旁聯想記字:提、饑吃、喝、打(想想偏旁跟字義有什么關系)。鼓勵學生觀察字的字形特點猜字謎,如:“牽,困”牛兒躲在屋頂上,抬頭看天少一畫;“困”四四方方一間房一根木頭放中央。利用開展“讀字找字”的游戲鞏固,由老師說出一個生字,學生一邊跟讀一邊在生字卡片上找到該字;由老師出示一個生字的讀音讓學生認讀,并在字卡中找出該字。在識記了生字之后,讓學生豐富字卡內容,給生字擴詞,用所組的詞寫一句話,使漢字的識記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得以鞏固,同時學生在用字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3.組織猜謎語、編故事識字法識字。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興趣,為了能讓識字教學過程變得活潑有趣,我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語給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如:“原”小白到工廠里上班。“筆”上邊竹子下邊毛,寫字畫畫離不了。
利用編故事識字。編故事識字法是把字的各部分聯系起來,發揮想象編成小故事幫助學生識記生字的方法。例如:學習“左、右”兩個字時。學生編出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邊人在大口吃東西,真不公平。教學“解”字時,學生編出“一個人花了一角錢,買了一把刀,殺了一頭牛……”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給識字課堂帶來樂趣。
4.尋找規律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努力做到讓學生挖掘識字的方法和規律,培養識字能力,體驗識字樂趣,從而對識字產生興趣。在認識同一類偏旁時,如:反犬旁的字多與運動有關,月字旁的字多與人體器官有關,提手旁的字多與動作有關,鼓勵學生探索它們的秘密,發現它們的共同點,揭示識字的規律,舉一反三,在學習中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結合動作演示法識字。有時候,動作演示不僅能幫助孩子理解字義,而且能使他們理解字形,在教學“看”字時,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如:學習“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動作,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學起來不費力氣,還很踴躍,在不知不覺中,學生清楚記住了“看”、“跑”的音、形、義。
二、創造識字環境
1.開發與利用識字資源。
(1)充分利用校內資源識字。
教室是學生的學習場地,每個學生都要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后面黑板上,大家一起讀讀認認,學生都特別激動好奇,每個人把自己的名字介紹給別人,并輪流發放學生的作業本,動員學生認識全班學生的名字。學習園地上把全班人名貼出來,讓同學們看看今天誰得到了小星星,借這個機會認識很多字,而且印象比較深。這樣,學生在很短的時間里都認識了全班同學的名字,識字量大增。
黑板報也是學生認生字的好場地,每月一次的板報內容,用圖文并茂的板報吸引學生,每次出完讓他們試著讀一讀,在讀中可以互相幫助識字,讓他們在讀讀看看中認識更多字,讓教室成為學生識字的樂園。校園中也能讓孩子們認識很多字,識字學校的環境,校園的文化為學生識字提供了優良的學習教材,整個校園就是一個識字樂園:學校、班級、各科室的名稱、宣傳標語、校風、校訓、墻上的一些墻報、校園宣傳展示板等。課后,孩子們三五成群地漫步于校園之中,邊走邊識字,或者幾人湊在一起,背背校風、校訓,認認宣傳欄中的漢字等,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認識更多的漢字。
(2)在生活中識字。
借助生活中的實物、圖片等識字,家長會上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學生在家里識字,因為家里也有很多現成的實物,如:門、窗、電視機、洗衣機、碗、筷等,讓家長在上面貼上字卡,讓孩子們看到后讀給家長聽。收集商標識字,商品包裝特別精美,每種商品都有商標用處材料保質期等。商標設計都很獨特,構圖精巧,色彩鮮艷,孩子們都喜歡看,而且從電視、報紙、廣告牌、商店里隨時隨處都可以看到,是孩子們識字不可多得的載體。引導孩子主動收集各種商標,讓孩子們在玩中識字。除了上述幾種之外,電視、電腦也是一種很好的識字資源。孩子們雙休日、節假日多數喜歡看電視、玩電腦,鼓勵孩子在娛樂放松的同時能識字。在每單元的學習園地的展示臺中進行展示,小組評比,每單元評比出“識字小博士”,孩子們樂此不疲。除了上述幾種之外,電視、電腦也是很好的識字資源。
(3)課內課外相結合,擴大閱讀量,通過閱讀識字。
書籍也是孩子識字的源泉。讓家長給孩子多買書籍,引導孩子進行課內、課外閱讀。讀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故事,鼓勵孩子自己閱讀,告訴孩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時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試著查字典,并把自己通過閱讀新認識的字制成卡片,拿到學校里跟小組內的同伴一起認讀。
2.激勵學生主動識字。
為班級的每個學生建立識字檔案袋,讓學生隨時把包裝盒、包裝袋、商標、報紙等上面已經認識的字剪下來,搜集在識字檔案袋中。讓學生隨時把認識的字制成卡片,裝入檔案袋中。進行每周一次的“識字小能手”評選活動,并給予獎勵,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舉行“我會讀”識字展示會。提倡識字與口語交際活動有機結合,讀識不分開。“我會讀”識字展示會就是一種展示性閱讀活動,學生在“小小展示臺”上閱讀自己會讀的故事、詩歌及笑話等。鼓勵孩子多識字,幫助孩子早閱讀。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充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鼓勵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多渠道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變“苦學”為“樂學”,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能力。
參考文獻:
[1]馬秋芬.盡情游戲快樂識字——小學低年級“游戲識字”教學的嘗試[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7(05).
[2]周家鈐.小學低年級學生輕松識字教學談[J].新課程(教師),2008(02).
[3]張永強.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05).
[4]張茜.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語文天地,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