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
【關鍵詞】 數學教學;算法;多樣化;定義;意義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2—0051—01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其實質是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提倡個性化學習,支持并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熟悉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有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算法多樣化的實施不但有利于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促使學生個性化發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學數學算法多樣化的意義。
一、算法多樣化的定義
由于學生認知水平、思維方式等存在差異,這決定了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是不同的。算法多樣化就是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提出的,它是指在計算教學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題。提倡算法多樣化,就是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成果,盡量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算法多樣化還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的“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理念,它是指班級群體的多樣化,而不是指個體的多樣化。
二、算法多樣化的意義
1.為學生搭建了交流的平臺。不同的學生常常會找到不同的解題策略,這種不同是由學生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能力水平決定的。正是這種差異的存在,為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例如,請學生計算“13×2”,學生采用了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①13+13=26 ②10×2=20 ③13×2=26 ④ 13
3×2=6 × ? 2
20+6=26 26
之后,組織學生說說這些算法有何不同,哪種更簡便。實踐證明,這樣教學,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不再是一個依賴教師的模仿者,而是獨立探索的求知者,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平等地交流自己對數學的理解,有效改變了他們認知方式的單一性。
2.是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尊重。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先天生理遺傳和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由此而導致每個學生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認知基礎和思維方式。這種認知上的差異,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在新知建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表現為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思考,由此產生了不同的算法。教學中如果一味地追求問題的解決,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必然會出現“一言堂”的現象。教學時,教師若及時改變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讓學生大膽地陳述自己的想法,學生必會認真傾聽,最終因受啟發而有所領悟,獲得更多的解題方法……方法層出不窮,思維的火花在教室上空相互撞擊、閃現,推動每一個學生努力地思考、探索、創造,享受成功的喜悅。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惟有創新,才能生存,才能發展。創新就是創造性的破壞,把自己原來的成功與平衡破壞掉,不斷戰勝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如今在計算教學中提倡算法多樣化,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靈感,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潛能。每一種算法都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體現,無論對錯都是學生思維火花的閃現,一種算法就是一種思維過程。算法多樣化體現了思維方式的多樣性,在此過程中可以捕捉到許多學生思維的亮點,從而激發創新靈感,培養創新思維。
4.有利于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重視算法的多樣化和算法的優化,必然要求教師善于發現學生各種想法的可取之處,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陳述自己的想法,及時捕捉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并給予中肯的鼓勵性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