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英
【關鍵詞】 英語教學;信息技術;整合;師生互動;協作精神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2—0057—01
隨著知識經濟、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和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需要大批熟練的外語人才。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的傳遞主要靠教師對學生的硬性灌輸,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不利于創造型人才的培養。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領域最活躍、發展最迅速、影響最廣泛的發明。它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乃至思維方式。它為英語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并帶來了活力。在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學環節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術有助于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信息技術的另一特點就是其集成性,即集圖像、聲音、文字、動畫和數值于一體,將結果綜合地展現在屏幕上,這一特點有利于形成對學習者感官的刺激。在設計課堂練習題時,我用PowerPoint軟件把句型和課文段落設計成幻燈片,通過一定的色彩搭配、配以圖片或動畫效果,把要求學生掌握的重要詞或短語以極其醒目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或者把一個單元中所有重要的詞和短語連接成一篇風趣的短文或把對課文的復述內容設計成填空題,先讓學生填空,然后把正確答案以各種各樣的動態效果顯示在屏幕上,必要時還配以鼓勵性或祝賀性的音響效果,學生不僅在異彩紛呈的課堂練習中記住了知識,而且體驗到了人機交互式學習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悅,可謂寓教于樂,學得開心,記得牢固,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同時,通過網絡了解外國的社會環境、風俗習慣、民族心理、歷史文化等,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很大幫助,教師可根據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將所呈現的學習內容進行收集、加工、分析、處理,整理成多媒體、超文本的學習資源,為學生創設一種直觀形象,生動有趣,便于理解記憶的語言環境和語言交際情景。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動手操作,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與辦法,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二、利用信息技術全面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通過信息技術,我們能在課堂上模擬栩栩如生、豐富多樣的現實生活情景,不僅縮短了教學和現實的距離,給學生提供使用英語交際的機會,而且滿足了他們好奇、好動的心理,學生觸景生情,激發起表達的欲望。這種情境教學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習遷移,使學生在英語交際活動中提高了交際能力。同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結合聲音、動畫等,充分挖掘教學內容的內涵,對于打開學生聯想的閘門,啟發積極的思維,把課文中“靜止”的語言變成“活動”的形象,變單純的說教為“有來有往”的互動教學模式,對發展學生智力、培養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信息技術為實現協作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支持環境,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相互交談、討論,逐步形成獨立獲取知識信息和應用知識信息的能力。并且英語教學本身就存在許多形式的團體協作,尤其是在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在進行模擬交際時,需要與同伴分配角色共同完成;獲取信息時要合作,小組中可以有明確的分工和目標;在利用計算機展示學習成果時,更需要小組成員間的密切合作……在這樣的小組活動中,使得每個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不斷增強,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學生。可以說,協作式是最能體現網絡特性,也最有利于二十一世紀新型人才培養的教學策略之一。
總之,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的整合,以計算機為工具,以網絡為資源,以活動為載體,以語言交際為主線,計算機的交互性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形成學習動機。在此學習環境中他們可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為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提供條件。可以說,英語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教學是培養素質型和創造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將受到越來越多英語教師的鐘愛。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