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順



關鍵詞:五年級;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1-0049-03
一、指導思想
基于追求“樸實·靈動·和諧”的教學風格,本課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依據,運用樸實的教學方式,簡簡單單教體育,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開放教學結構,在樸實中生花、生奇、生智慧,張揚學生的個性,追求靈動的教學過程,引領學生習知識、練技能、修品行,學會鍛煉、學會健康、學會做人,提升課程價值,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對其他運動項目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勢中,有站立式起跑和蹲踞式起跑兩種。作為五年級學生已經學習過站立式起跑。站立式起跑中的后腿蹬地,快速擺臂為其核心技術。蹲踞式起跑是在學習站立式起跑之后進行的教學,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后腿蹬地,兩臂迅速擺臂。所以在教學中,緊扣這兩者的相似之處,進行“前承后續”式的教學。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強,富于想象,求知欲和表現欲高,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運動時不怕累、能吃苦。
本課教學對象為(借班)五年級學生。班里學生通過書籍、網絡、電視看過蹲踞式起跑的學生居多,沒有見過的較少,一點不會做的占極少,會做但不正確的占多數,能夠做出正確動作的極少。根據這些了解,教學中先要加強完整示范,讓學生先對蹲踞式起跑有整體感知,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進程對教學要求做相應調整。
本教材的設定是在三年級學習站立式起跑、四年級運用站立式起跑進行跑的各項練習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在三、四年級學習和運用站立式起跑時,學生體會了重心前移能夠使起跑與跑出銜接順暢,從而本節課在學生有了重心前移體會之后再學習蹲踞式起跑。本課處于單元教學體系第1課時。
四、設計亮點
1.扎實。以興趣取向分合作學習小組,利用教學掛圖、學生手中的圖示,明確動作各個標準的分值與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對照標準,讓學生之間相互提醒、相互合作、相互激勵,營造相互鼓勵、相互評價、勇于拼搏、積極進取的團隊氛圍,有效提高“小組”成員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技能教學效果扎實。
2.有趣。課前引導學生閱讀“小貼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中利用學生最熟知的繩子進行多個趣味游戲,寓蹲踞式起跑的分解技術練習于游戲中,使學生消除陌生感,忘卻疲勞。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里進行練習和比賽,即玩中學,學中練,練中賽,不僅無形之中調動了學生積極的學練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快速移動能力,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勝利的喜悅,享受到體育課堂的魅力。
3.個性。學生是鮮活的個體,教學是多變的活動。本教案在動作學習的核心部分,一改以往死板的教學設計,采用個性化的設計,將學生在學練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采用批注的形式,設計了不同的具有個性差異的應對策略。如差異化教學目標,自主調節的讓距跑、追逐跑,圖示中用附加分的要求,為優秀生設置更高練習目標等個性化的教輔手段,這樣就能關注學生的不同差異,施教策略更有針對性。
【點評】:集體握竿跑選自人教版水平二小學四年級的教材,教材內容符合學校體育特色的條件。以集體握竿跑的身體練習為基點,在課中運用集體握竿仰臥起坐的身體素質練習為鏈接,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對問題進行“求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盡可能讓學生掌握采用竹竿進行多種體育鍛煉的方法,使學生知道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能夠舉一反三,教學設計較好的體現出針對性。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特征,組織教學通過教學過程生活化、情趣化方式,以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集體仰臥起坐)、探究性(各種方式的握竿跑)、創造性(快速列車)突出主教材,使學生在集體握竿活動技能的學習與提高中體驗競爭與合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