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益捷
【摘 要】體育教育是當前中學開展綜合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學生只有提高了身體素質,有了良好的身體健康保障,才能更好地進行其他科目的學習。短跑是體育諸多項目訓練中的一項,對體育設施的要求小,普及面非常廣,進行有效的短跑訓練對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提高新課標下高中體育的短跑訓練質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體育 ? ?短跑 ? ?訓練 ? ?方法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程標準給中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進行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中要正視的一個關鍵問題。為此必須加強體育教育,展開最基礎的短跑項目的訓練。如此不僅可以使目前中學生孱弱的體質有所改觀,還可以培養中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對其未來發展也大有裨益。
一、高中體育短跑訓練的必要性
1.短跑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短跑是田徑運動中的最基礎項目,體現了人體的基本運動能力。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就有了短跑比賽項目。這是人類對體育活動的初步認識,也是進一步開展其他體育活動的關鍵基礎。每一個人都有必要認識和練習短跑,尤其是當前的高中生,萬不可忽視短跑項目的訓練,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必須具備這一基本技能。
2.短跑是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環境下,中小學校的體育教學相對于文化知識教學還很落后。一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片面側重于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導致中學生的體育鍛煉非常缺乏,其身體素質也在不斷下降。近年來甚至有中學生在體育測評跑步中出現猝死的情況,作為我國未來的建設者,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令人十分憂慮,這不能不說是當前教育的一個弊端。進行體育短跑訓練,可以明顯改善這一情況,有利于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高中體育短跑訓練的原則
1.減少訓練次數,提高訓練效率
在目前的高中教育教學中,師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備戰高考。這一階段所有的學習任務都是為高考服務,但由于高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較低,因此高中學校常常出現學生一天到晚都在教室里學習的現象,甚至一周僅有的幾節體育課也被取消而改為自習。在這樣的學校環境下,要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就必須抓住僅有的幾次訓練機會,提高短跑訓練質量。從學生備戰高考的角度考慮,應該堅持減少訓練次數,提高訓練效率的基本原則。
2.針對學生情況,合理安排訓練
進入高中的學生,由于其接受基礎教育的環境不同,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其身體素質上的差異。這一階段的學生身體素質兩極分化十分嚴重,一些處于城鄉交界處的學校,其生源有農村和城市之別。來自農村的學生在家庭里多承擔一些較重的農活,長期的鍛煉使其身體素質較為良好;來自城市的學生則因為很少接觸到繁重的體力活,故而其身體素質較差。若在訓練中對學生一視同仁,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很可能出現意外,而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又缺乏訓練的興趣,這樣短跑訓練的質量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在組織短跑訓練的過程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針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具體地安排訓練內容的原則。
三、高中體育短跑訓練的方法
1.激發學生短跑訓練的興趣
要提高學生的短跑訓練質量,首先要激發學生短跑訓練的興趣,保證學生的積極參與態度。學生必須在心理上保持對短跑的良好心態,才能促使短跑訓練合理有序進行。對此,要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對短跑訓練沒有畏懼、排斥的心理。一些學生由于生長環境的原因,在體育運動方面一直存在抵觸情緒,不愿意進行相關的體育訓練,若不能改變學生對于短跑的抵觸心理,也就不能收到良好的短跑訓練效果。因而只有健全學生的心理狀態,端正其對于短跑訓練的態度,才能逐步培養起學生對短跑訓練的興趣,進一步開展短跑訓練。
2.加強學生短跑的耐力訓練
目前多數學生在進行短跑運動的過程中,片面看重爆發力,剛開始的狀態非常好,隨后由于身體耐力較弱,速度逐步減慢,導致整體短跑效果不佳。教師要在平常的訓練中要注重對學生短跑耐力的訓練,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千米的耐力跑練習,或通過其他的運動項目,如單足、雙足跳等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鞏固學生的短跑技術,促進學生身體的新陳代謝,最終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學生耐力的訓練,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應認識到耐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而在訓練中逐步增強學生的耐力。
3.合理安排學生短跑訓練的節奏
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短跑訓練的長期性和系統性,對于不同時期學生訓練的節奏要進行合理安排。在短跑訓練之前,要合理制定訓練計劃,使其滿足于高中學生訓練的需要。在短跑訓練中,要將訓練力度和長度統一協調,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訓練節奏。不能出現一曝十寒的訓練現象,否則不僅不能得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還可能對學生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短跑訓練中對節奏的控制,要有對訓練計劃宏觀的認識和科學的把握,這樣才能保證短跑訓練合理有序地完成。
4.提高學生短跑訓練的效率
高中體育短跑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因此要在短跑訓練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訓練效率。教師可以采取放松訓練的方法,在訓練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進行合理調整,促成學生合理運用力量,從而使學生的短跑技能有效提高。教師要通過時間、節奏、力量和速度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以逐步提高學生短跑過程中的協調性,使其各個動作保持自然,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短跑方面的潛力,實現最佳訓練效果。
四、小結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重視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而高中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體育方面的教學。學校要加強學生體育短跑的訓練,切實增強學生體質,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促成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玉利 . 中學生短跑力量的訓練方法[J]. 內江科技. 2008(09).
[2]穆春. 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體育合作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 2009(S2) .
[3]肖治國. 淺議中學短跑的訓練[J].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01) .endprint